攀鲈怎么养殖
攀鲈的养殖方法如下:
水质管理
攀鲈鱼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养殖池或鱼缸应定期清洗,并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并及时调整。使用过滤设备和曝气装置可以提高水质。
温度和光照
攀鲈鱼适宜生活在24~28℃的环境中,需要保持水温恒定。另外,攀鲈鱼需要适当的光照,可以放置水族灯或自然光线。
饲料投喂
攀鲈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喂食小鱼、小虾、小昆虫、水族饲料、蔬菜等,要投喂多种食物,不可单一。注意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导致水质恶化。
疾病防治
攀鲈鱼也会生病,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肠炎等。需要定期观察鱼的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以定期在水中添加一些抗菌药物或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养殖密度
攀鲈鱼的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一般每平方米养殖10~20尾为宜。如果密度过高,需要增加水流量和供氧量,保持水质清洁。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中需要定期检测水质、投喂饲料、清理鱼缸等。同时要避免噪音和污染对鱼的影响。
繁殖
繁殖期需要给鱼投喂大量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小鱼、昆虫等。繁殖行为多发生在雨季或雨天的夜晚,安静和阴暗的环境是繁殖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产卵分数次产完,每次约产200粒浮性卵,直径大约1毫米。产卵结束后需将亲鱼与鱼卵隔离。繁殖下限水温的要求约23℃,繁殖水温应控制在26至28℃,高于30℃孵化成活率明显会下降,产卵后24小时内~72小时内孵化出鱼苗,孵化出苗时间与孵化成活率受水温影响。
池塘建造
选择水质清新、水源丰富的地方建造池塘,清除池塘淤泥,并用生石灰消毒,设置好进出水口和增氧机,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
饵料生物培养
池塘在使用前要严格清塘消毒。每亩投放150千克发酵有机肥,用以繁殖饵料生物。待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性饵料达到高峰时,及时投放鱼种,以后随着鱼体的长大和水位的升高,要适时、适量追加有机肥。
苗种放养
鱼苗放养密度一般为5000-7000尾/亩;攀鲈适宜单养或与滤食性、草食性的种类混养,不宜与杂食性和肉食性的种类混养。鱼苗可以是当年繁殖的,入池前先在育苗池经标粗培育至3厘米时再开始成鱼养殖。
饲料及投喂
攀鲈的商品鱼养殖,初期驯化是关键。饲养前期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占总投喂量的50%左右;中、后期要加大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的投喂,而减少动物性饲料的投喂,并最终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达到30%以上,营养平衡而全面,且动物性成分要保证。投饵率3-5%,按“四定”原则分早、晚2次投喂。每15-20天抽样测量鱼体生长情况1次,并结合测量情况调整投饵量。
水质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水质的调节。随着鱼体的生长,投饵量的增加,应根据天气及水质情况及时更换新水,每次换水量要超过池塘总水量的30%,整个饲养过程中,要保持水体的pH在6.5-8,氨氮浓度低于0.5毫克/升,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在高密度饲养后期,池塘每天都要注入新水,防止水质恶化。
病害防治
观察和测定水质,定期消毒水体、改良水质,以达到防病之目的。具体疾病如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应有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特定药物进行水处理和内服。
通过上述技术和管理要点,可以有效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03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