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菌怎么养殖
蚯蚓菌的养殖方法如下:
平地堆肥养殖法
投料方法:
侧面投料法:将原基料集中一边,空出的地方加入新基料。1-2天后,成蚯蚓逐步转入新基料中,待大部分成蚓进入新基料时,将蚓粪取出过筛。
表面投料法:把基料盖铺在原有已被蚯蚓吃完的饲料上,每10-15天进行一次。当观察到基料已经变成蚯蚓粪时即把新基料撒在原基料上面,厚度以5-10cm为宜。
pH调节:
当pH>9时,通过添加醋酸、食醋或柠檬酸来调节基料过度碱性。
当pH<6时,通过淋水、添加草木灰、磷酸氢钙、磷酸氢二氨或生石灰水来调节基料过度酸性。
当pH=7-9时,通过事务。
养殖床铺设:
发酵处理好的蚯蚓养殖料散温至25度以下,即可铺设养殖床。
养殖床采用“垄”的形式,宽0.8-1.0m×高20cm铺设养殖料,接种蚯蚓后养殖床表层覆盖10cm的废菌糠以防干燥,养殖料厚度约为30cm左右。
采用双垄添料轮养作业或表面累投作业养殖。
蚯蚓采收:
蚯蚓采收前24小时宜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
在养殖床旁边铺1m左右宽的薄膜,备用蚯蚓粪收集堆积。
筛分法:将蚯蚓和养殖料一起装入蚯蚓筛分机或铁丝漏网,滚动或震动漏网,蚯蚓与蚯蚓粪分离,即可收集蚯蚓粪。
菌糠养殖法
原料处理:
将畜禽粪便、杂草、树叶、稻草、麦秸、玉米秸秆等植物类原料粉碎,约0.5-1厘米左右。
将蔬菜、瓜果切成小块。
剔除碎石、瓦砾、金属、玻璃、塑料等有害物质。
发酵条件:
温度:微生物适宜生活温度为15-37度,其中好气性微生物生活的佳温度为22-28度,兼气性微生物生活的佳温度为37度左右,耐热微生物生活的佳温度为50-65度。
原料含水量:含水量控制在40-50%(约1000公斤干物料需要加入400-500公斤水),即堆积后堆底边有少量水流出。
PH值:PH值一般在6.5~8.0为宜。过酸可添加适量的石灰,碱度过大可用水淋洗。
堆制发酵技术:
发酵是将饲料中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通过细菌或酵母分解为简单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有机物经过发酵腐熟,具有细、软、烂、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适口性好等特点。
其他注意事项
养殖箱筐:可用竹、荆条、藤条、木材、塑料等制作箱筐,箱内装料不宜太多,太多的话不利于通风,堆放高度为16cm。
投喂饲料:养殖适宜温度为20-27℃,湿度需要保持在70%-80%,每天进行通风3-4次,当蚯蚓长到商品规格后,就可将大的蚯蚓进行捕捉。
这些方法提供了蚯蚓菌养殖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养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13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