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怎么调水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24 12:06:23
水蛭养殖中的调水工作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调水方法和建议:
保持合适的水位
水蛭繁殖是在覆盖物下边的泥土中,而不是在水中繁殖。因此,要确保水位适中,避免水漫过土床导致水蛭卵缺氧死亡。一般水深应保持在60厘米以上,并保持水体透明度在10-20厘米之间。
水质管理
水质指标:水蛭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包括水温、pH值、溶氧量和氨氮含量等。水温应保持在10-40℃之间,pH值在7.5-8.5之间,溶氧量应大于0.7mg/L。
使用微生物制剂: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期间,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浓缩菌液,每月投放一次,以调节水质,增加池中溶氧,消除水体中的氨氮等有害物。
定期消毒:在下水前,使用适量的漂白粉、生石灰等消毒剂对水质进行消毒,以杀死有害细菌和病毒。
保持水质清新
勤换水或保持微流水:通过定期更换部分水体或保持微流水,确保水质清新,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
清理死亡生物:及时清理已死亡的漂浮在水面的螺、蚌尸体,防止水质恶化。
投饵与施肥
投饵:天然饵料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规模养殖可辅投动物血、内脏和淡水鱼虾贝螺类。投喂时应间隔投喂,及时清除剩饵,避免污染水质。
施肥:使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水体肥力,促进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水蛭所需的营养。
应急措施
溶解氧不足:水体溶解氧量高低对水蛭成活率影响很大,低不能低于0.7毫克/升。当出现缺氧时,应通过增氧设备或增加水体流动等方式提高溶氧量。
水质恶化:水质恶化的应急措施包括放去1/2池水,新加1/2调剂好的温水,以快速改善水质。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水蛭养殖池的水质,为其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水蛭的养殖成功率和产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13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