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高产怎么养殖
田螺高产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择场地
田螺适应能力强,有活水源的沟、水田、浅水池塘均可放养。
建池养殖,螺池规格一般宽2-3米,长10-15米,池的四周作埂,埂高0.7米,并在四周安栏网防止田螺外逃。
池底铺上20厘米厚的肥泥,注入新水,水面放养水浮莲、小葫芦、红绿萍等供田螺摄食,并在池中插上小竹竿或木条供螺栖息和产卵。
投放种苗
挑选种螺或仔螺、投放入池。
每年4-11月份投苗养殖,雌螺特征为色泽淡褐,壳较薄,体较圆,尾钝,每平方米投放10只雌螺,仔螺则按雌雄2:1的比例投放。
饲养管理
田螺的饵料丰富,水中的微生物、有机质、水生植物幼嫩茎叶等都是它的主要食料。
幼螺生长旺季,每年的4-11月份之间要添喂米糠、麦皮、豆腐渣、熟番薯、小昆虫、小鱼虾以及动物的内脏等,也可以喂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螺体的1.5%左右,每天8-9时喂一次,体积大的饵料应当切碎后投喂。
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约为10天换水一次,水温在30℃以上时,要经常注入新水,加深水位,平时水深保持在30厘米为好,冬季则白天降低水位,增加光照,夜晚加深水位,从而保温。
水质管理
池水要求深20~30厘米,保持微流水,促进水体交换,增加溶氧,有利于田螺的生长。
定期检查水质,pH值过高或过低时,应及时调节水质,保持溶氧充足。
饲料投喂
田螺的食物来源广泛,可以用牛粪、鸡粪、麦麸、豆粕、玉米粉等按照一定比例调配成饲料,投喂量为田螺总量的1%-3%,每2-3天投喂一次。
繁殖管理
田螺繁殖于春末水温升至15℃时开始,4月开始繁殖,7月至8月是繁殖旺盛季节,1-2岁的雌性田螺可产仔20-30个,4岁或以上的雌性田螺可产仔40-50个。
混养方式
可以采用田螺、河蚌、鲢鱼、鳙鱼、泥鳅混养方式,增加水体溶氧,提高养殖效益。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管理,可以实现田螺的高产养殖。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条件和环境,灵活调整养殖技术,以达到最佳养殖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13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