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鲫怎么养殖
镜鲫的养殖主要包括池塘准备、鱼种放养、养殖模式、饲养管理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池塘条件
鱼池面积建议在0.4公顷以上,水深2.0~3.5米,水源要充足且水质良好。
池埂要牢固,不漏水、不倒塌,并在放养鱼种前进行清整消毒。
鱼种放养
放养规格和数量应根据预期产量、商品鱼规格及池塘条件确定。
-提早放养鱼种是重要措施,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一次放足。
北方地区放养密度为1.2万~2.25万尾/公顷,放养规格为50~150克/尾,可套养10%~30%的鲢、鲫等鱼种。
养殖模式
可采用单养、主养、混养和套养等多种模式。
养殖周期一般为24~36个月,投喂饲料对加速镜鲤“龙科11号”生长非常重要,要保证饲料品质并改进投饲技术。
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要做到经常巡塘,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
投喂量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1%~3%,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鱼的活动情况灵活调节。
4~5月水温较低,应减少投饲量;6~8月是摄食旺盛期,可增加投饲量。投饲技术上要坚持定点、定时、定量、定质的“四定”原则。
水质管理
选择无污染的水质,水中要有足够的钙磷元素和浮游生物。
半个月左右施加一次石灰溶液和磷酸钙,保持水质活肥。
高温时要注意水质变化,及时换水,保持水体清洁,防止病害发生。
病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水霉病、肝胆综合症、红鳃病等,要定时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灭菌。
注意观察鱼群动向,发现死鱼、病鱼及时捞起掩埋,适时开启增氧机。
饲料选择
鲫鱼苗种以天然的小虫、小虾、植物种子为主,体长15厘米后需饲料。
建议选择至少含30%蛋白质的饲料,并提高磷的含量。
饲料直径应小一些,幼鱼阶段每天投喂3-5次,成鱼阶段每天投喂2-3次。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养殖镜鲫,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17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