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区域怎么定
确定养殖区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要点:
远离居民区和敏感区域
养殖场应远离城市及人员密集地,一般选择在农村或郊区。确保距离居民区至少500米以上,以减少防疫问题和牲畜粪便气味对居民的影响。
交通便利
养殖场应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又要适当远离公路、铁路、牲畜交易市场、屠宰场及居民区,以利于防疫。要求距交通道路200米以上,距交通干线500米以上。
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
养殖场应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确保生活、生产及畜禽等常年用水。一般井水、泉水、江河流动水都是良好的水源,切勿用工业、垃圾、粪便等污染过的水。
地势与地形
养殖场要建在地势高、干燥、平坦、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质坚实、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场所。山区或丘陵地区应选择稍平坦的向阳坡地,避开风口,保证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地面坡度不超过25%,一般以1%~3%为宜。
土质
建造养殖场的地方,土质要坚实,以干燥、透水性和保温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被无机物、病原菌或有害寄生虫污染的土壤不宜建养殖场。
电力供应
养殖场应建在供电充足的地方,适当靠近输电线路,有供电电源。同时,考虑安装备用发电机组,以备不时之需。
环境容量和法律法规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禽养殖现状及政策规定,制定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的标准和评估指标。评估畜禽养殖现状和需求,了解各地的畜禽养殖规模、结构和特点,为划分畜禽养殖区域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分区管理
畜禽养殖区域一般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禁养区是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规定禁止养殖畜禽的区域;限养区是禁养区和适养区之间的过渡区域,限制养殖数量;适养区是除禁养区、限养区以外的区域,原则上可以作为畜禽养殖可养区。
具体规划
根据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标准和评估指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包括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域、限养区域和适养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可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养殖区域,确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18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