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白色公鸡怎么养殖

养殖白色公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白色公鸡怎么养殖

育成前期的饲养管理(6~19周)

保持均匀度和控制体重

公鸡密度应控制在4只/平方米左右,使用小栏(每栏200只左右)饲养以保证均匀度。

每周进行称重,10周龄时再次分栏,对喙不好的公鸡进行修喙。

选种完成后可进行1~3天的限饲,降重150~200克,然后逐渐恢复饲料,更换为低能值饲料。

与母鸡一致采用4~3限饲直至16周,使胸肌逐渐减少,龙骨前端抬高,体重达到标准体重范围,最多不超过标准体重的10%。

注重周增重,保证生殖系统发育和良好体型的培育

13~20周是生殖系统(特别是睾丸)发育的关键时期,体重增长应以周增重为主,避免强行将体重拉回标准,以免损伤睾丸发育。

饲养环境与温度控制

温度:1-7日龄时33-35℃,以后每周逐渐降3℃,后期不能高于25℃,不能低于10℃。

湿度:保持恒定适宜的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合理喂料

开食:不能过早,最好在24小时以后,以防卵黄吸收不良。

饲料:平时要少给勤添,槽中不断料,最好喂颗粒料,颗粒料比粉料增重快。

饮水:保证充足饮水,特别是在出壳24小时内一定要饮足水,以后水槽中不断水,并保证饮水清洁。

公母分群

出壳后进行公母鉴别,公母对饲料要求不同,母鸡45日龄后出售,公鸡在70日龄出售。

密度与通风

密度:1-2周龄每平方米40-30只,3-4周每平方米30-20只,5-6周龄每周每平方米20-15只,7-8周龄每平方米15-10只。

通风: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夏季和10日龄以后,原则是冬密夏稀。

光照

1-3日龄24小时,4-7日龄23小时,8-25日龄每晚开两小时关两小时,25日龄后每天光照要保证在12小时以上。

断喙

出壳后或10-14日龄进行,可采用两种方法:上断二分之一,下断三分之一;上、下均断二分之一,最好用电断喙器断,接种疫苗前、后一天不要断。

混群与分栏

混群一般在20-23周之间进行,混群前要对公鸡进行最后一次选种,公母体重差异不宜过大。

混群后要定期调整料线,保证公鸡料线高度高于母鸡料线,防止母鸡偷吃公鸡料。

疾病防控

注意观察鸡的行为和外观,及时发现可能的疾病症状,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更换垫料,减少病菌滋生的环境。

销售管理

在鸡长到一定大小后,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销售时机。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白色公鸡,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204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