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蛋鸭怎么养殖
下蛋鸭的养殖方法如下:
精简鸭群
养殖者需要仔细筛选,将体质较弱、生产性能低的鸭子淘汰,留下健康且高产的蛋鸭。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
防寒保暖
确保鸭子在适宜的温度下生活,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和气温骤降的早春。蛋鸭的最佳产蛋温度为10℃至20℃,超过这个范围可能会影响它们的产蛋量。
可以采用周围围草帘、堵住墙洞、修好门窗、增加屋顶保温夹层等措施来减少风的侵袭,保持室内温暖。
在鸭舍地面上铺上厚厚的干草垫,用稻草、麦秸、谷壳或木屑等材料作为垫料,既能保温又能吸湿,保持产蛋区的干燥。定期添加垫料,确保鸭子在寒冷的日子里保持腹部的温暖。
合理饲养密度
每平方米可养9只鸭,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确保室内环境的温暖。
通风管理
在冬季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适时开窗通风,有助于降低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提高鸭群的健康水平。这不仅能提升鸭子的产蛋量,还能提高鸭子的整体健康状况。
选择放牧场地
在早春秧苗转青前,将母鸭赶到水塘、河沟里放牧,让其觅食鱼虾、泥鳅及水生生物。春耕时,可在耕翻后准备栽秧的绿肥田放牧,这种田有较多的草籽、草根、蚯蚓、昆虫等天然饲料可供母鸭采食。栽秧的稻田因为撒有化肥或农药,不宜作为放牧场所。
精心放牧
早春气温偏低,宜晚放牧、早归牧,并逐日延长放牧时间。放牧时要注意水温,下水、上坡要慢行,以防伤及鸭掌。在河网地区利用河道放牧,出牧时宜逆流而上,此时体力足,捕获的食物多。遇到刮风天气应逆风放牧并适当控制鸭群的行走速度,避免风掀鸭羽,使鸭体受凉。来年母鸭因个体大而行动缓慢,饱食后喜伏卧不走,易于蓄积脂肪,影响产蛋,因此要加以控制,尽量使之活动,以增加运动量。产蛋鸭胆小易惊,每次放牧路线变动不应太突然。公鸭在产蛋旺季性欲较为旺盛,因此要注意鸭群中的公母比例,免得鸭群骚乱,影响母鸭产蛋。
适时补喂饲料
产蛋旺季母鸭产蛋强度很大,每天放牧、游走的量也大,采食的活食和青饲料容积大但营养浓度低,一般难以满足产蛋的营养需要。因此,每天应根据鸭子产蛋的多少与鸭群采食状况适时补喂饲料。在气温较低时还应适当补饲谷物等能量饲料,以增强母鸭的御寒能力。
饲料配制及配方
饲料中应包含谷物类(占50%~60%)、饼粕类(占10%~20%)、鱼粉或豆粉(10%~15%)、贝壳粉(1%)、食盐(0.5%)、多种维生素(0.2%~0.5%)等成分。产蛋期参考配方:玉米45%、米糠20%、麸皮6%、豆饼10%、鱼粉10%、菜籽饼6%、贝壳粉1%、骨粉1%、食盐0.5%。
适时开产
蛋鸭开产时间为150日龄前后,控制青饲料,以防撑大肠胃,120日龄后逐渐增加喂食数量,提高饲料质量。
放水
蛋鸭需要定期放水,一般每天放牧1~2次,每次1~2小时,以增强鸭子的体质和消化能力。
公母搭配
合理搭配公母比例,一般每10~20只母鸭搭配1只公鸭,以保持鸭群稳定和减少骚乱。
老鸭补料
对于产蛋后期的老鸭,应适当补充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求和产蛋质量。
光照管理
产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206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