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殖冬菇草菇
养殖冬菇和草菇的方法如下:
草菇的养殖方法:
材料选择与处理
选取新鲜的麦秸、玉米、棉子壳等作为原料。例如,使用麦秆时,先将其用3%-5%石灰水浸泡24小时,然后沥干并拌入石膏、畜禽粪、磷肥和草木灰等建堆发酵。堆制时,堆宽1.2米,堆高1米,长度1米以上,并需适当穿通气孔。堆制好后,需盖膜保湿,培养料含水量应保持在70%,pH值调至9左右。
播种与培养
垄式条播是一种高产方法,先在地面铺一层培养料,宽30-40厘米,厚10厘米,沿周围播一层菌种。麦麸用3%石灰水拌湿后放在菇房内进行二次发酵。在种子中间撒一层10厘米宽的麦麸带,然后按上述方法铺第二层培养料、种植、撒麦麸,最上面铺一层培养料,料面播一层菌种,并覆膜。种植后,保持培养料温度在36℃左右,持续2-4天揭膜。然后,在床面覆盖一层1厘米厚的肥沃砂壤土,并喷1%石灰水保持潮湿,再盖上塑料薄膜。盖土后,室温控制在30℃左右,料温控制在35℃左右,适当透风。第4-5天喷一次菇水,之后适当透风换气,防止喷水后立刻封闭透风口。在正常情况下,种植后6-7天开始有幼菇形成,此时应注意保温保湿,并适当透风透气。棚内保持培养料温度在33-3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保持一定的散射光。平均种植后10天左右就有菇可以采收。
温度与湿度控制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真菌,生长温度范围为20-35℃。在适宜的温度下,草菇生长迅速且产量高。播种前要关注当地气候预报,选择连续晴朗天气进行播种。播种完成后,要保持畦面温度在20-25℃之间,以利于草菇发芽。在草菇生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可通过覆盖薄膜、揭开薄膜等方式调节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草菇生长。草菇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湿度,在播种前要保证土壤湿润,有利于菌种萌发。在草菇生长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湿度在60-80%之间。若湿度过低,会影响草菇的正常生长;若湿度过高,会导致草菇发病或烂根。在调节土壤湿度时,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分管理。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湿;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涝。同时,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采收与后续管理
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播种后10天左右开始出菇。采收时一般在现蕾后2-3天进行,每潮采4-5天,一般能采3-4潮菇,整个采菇期为20-25天。采收时用一手按住生长处的培养料,一手持菇体左右旋转,并轻轻摘下。
冬菇的养殖方法:
场地选择与处理
冬菇可以在菜棚、菇棚、室内、室外、树林下等场所进行栽培。在选择场地后,需要对场地进行处理,包括在大棚内加覆盖物,并在使用前撒石灰粉消毒,老菇棚要进行熏蒸以杀虫灭菌。
原料处理
在菇棚附近挖一个土坑,铺上一层厚塑料膜,然后铺上一层草料,如此反复直到填满。最上层为石灰粉,石灰总量约为草料总量的8%。在草料上面加压沉淀,以防草料上浮。最后,往土坑里灌水,直至没过草料。
播种与管理
将泡过的草料挑出,沥水半小时后入棚。南北向建畦,铺上一层草料,撒上处理过的麸皮,用手整平,稍压实后播第一层种。按每平方米0.75千克的播种量,取出1/3的菌种,掰成拇指肚大小的块,按穴距和行距均为10厘米的规格点播。之后,再铺一层草料和麸皮,把剩余的菌种点播在整个床面上。最后,在床面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21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