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鲟鱼怎么养殖
黑鲟鱼是一种生长快、耐温范围广、适应性强的鱼类,适合进行网箱养殖和土池养殖。以下是黑鲟鱼养殖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养殖设施
土池养殖
选择小型土池作为后期饲育池或中间培育池,育出的大规格鱼种经室内越冬后再放养到大中型土池中。
土池应具备良好的进排水系统,保持水质清洁,并防止鱼逃逸。
网箱养殖
网箱一般采用双层结构,材料多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网目大小根据鱼的大小而定。
网箱应设置在避风向阳、水面宽阔、水深4米以上、水流畅通、溶氧量高、水质适宜的区域。
养殖准备
池塘条件
池塘规模建议在4亩左右,底质以沙质为佳,设置独立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并安装铁丝网防止鱼逃逸。
池塘附近应有干净水源,最好采用活水养殖。
养殖准备
放养前需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再换清水浸泡几天,确保池塘环境安全。
鱼苗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盐水或石灰水浸泡几分钟,彻底杀菌后清洗放养。
鱼苗放养
放养密度
幼苗培育放养密度为600尾/m²;苗种放养密度为250~300尾/m²,放养规格15~20g/尾。
成鱼养殖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和水温等因素调整,一般每平方米网箱放养80尾重40g左右的鱼种。
放养方法
放养前先放入几尾鱼试水,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将苗种放入,确保鱼苗适应水质和环境。
饲料投喂
饲料类型
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鱼虾等,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等。
也可以使用人工配制饲料,蛋白质含量应达到40%左右,动物蛋白含量在15%以上,脂肪含量在9%以上,碳水化合物含量在30%左右。
投喂方法
放养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前期按体重的5%到7%投喂,后期按4%到5%投喂。
每天投喂3次,时间分早中晚,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保证每条鱼都能吃到饲料。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
鲟鱼对水质要求极高,必须保持清洁无污染,溶解氧含量应≥6mg/L,其他水质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
每天要排出污水,保持池塘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稳定。
增氧措施
养殖过程中要使用增氧机,特别是在水中有氧不足时,要及时增氧,避免鱼浮头或扑腾。
疾病防治
常见病害
鲟鱼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车轮虫病、肿嘴病、斜管虫病等。
车轮虫病可用5%的食盐水或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小时,然后流水饲养。
防治方法
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水质,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按照规程控制放养密度,投喂鲜活饵料。
科学管理
环境控制
根据鲟鱼的生活习性,合理搭建遮阳棚,避免夏季高温导致水温过高。
保持养殖池水深在1.0米至1.8米之间,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
日常操作
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保持水质干净。
定期检测水质,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如使用过滤器、增氧机等设备。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黑鲟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商品鱼的质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225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