鸸鹋鸵鸟怎么养殖
鸸鹋的养殖主要包括场地选择、饲养管理、繁殖孵化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方法:
场地选择与建设
地势与排水:选择地势高、排水便捷、通风良好的区域作为养殖场,场地要铺平沙质土,以便排水和鸵鸟行走。
环境要求:养殖场应避开居住小区和工业区,保持周围环境清静,并有适当的倾斜度,便于排水和通风。
区域划分:养殖场应有系统分区,包括入睡区、运动区、休息室等。运动区要足够大,以便鸵鸟尽情奔跑。
圈舍建设:雏鸵鸟舍应具备自然通风、提温设备,最好坐北朝南,并含有对应的运动场地。成鸟圈栏高2米,面积在500-800平方米左右,围圈尺寸依据饲养相对密度来定。
日常饲养管理
饲养密度:鸸鹋善奔跑,喜群居,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只15~20平方米,繁殖群每只30平方米左右。
饲料与营养:鸸鹋的饲料需根据其生长阶段进行调整。例如,在7到10个月龄时,主要以青饲为主,每天需喂食三次,饲料要切碎,以保证消化吸收。同时,要提供干净、充足的水源,特别是在天气炎热时,要增加饮水量,防止鸸鹋出现脱水或肠胃疾病。
饮水管理:鸸鹋每天需要有1千克左右清洁的饮用水,不能饮用被阳光晒热的水,否则易生病。在夏季保证清洁充足的饮水。
卫生条件:保持饲养环境的整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繁殖孵化
配对方式:在鸸鹋养殖中,“2公配3母”是一种常见的配对方式。这种配对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繁殖成功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经济效益。
孵化期:鸸鹋的孵化期一般是49-51天,最佳孵化温度为36.3℃,相对湿度是40%-50%。鸸鹋孵化室的空气一定要保持新鲜。鸟刚出壳的时候,重370克左右,羽毛没有长全,需要人工保温。保温一般是晚上进行,或者下雨天进行。整个育雏室的温度控制在25℃。
疾病防治
育雏期疾病:在鸵鸟的育雏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主要病害是呼吸道感染,一般都是空气混浊,环境脏乱,地面潮湿等原因所造成的。因此,要保持饲养环境的整洁和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鸸鹋,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高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245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