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蛋鸡怎么养
科学的饲养管理
培育优质健壮的雏鸡:注重生长期的体重控制,提高鸡的整齐度。产蛋期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
科学的光照管理:繁殖期结束后,以自然光为主,18周龄时至少给予13小时光照刺激。光照时间和强度在产蛋期不应减少。
适宜的生活环境: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环境干燥。冬季要做好鸡舍保暖和人工补光工作,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3度以上,光照要持续15到16个小时。
养殖区域的选择
养殖场地要建立在远离城区、交通要道及工厂等,防止过于吵闹和污染。最好是建立在深山中,其空气质量好,可进行无公害的绿色养殖。
育雏期管理
根据养殖地区的不同控制好引种的时间,在育雏室要准备好水槽、食槽等,并进行高温消毒。
控制好养殖密度,不宜养殖过密,防止部分雏鸡进食不足。
做好通风工作,提高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在引种的第一个星期内,温度要控制在34度左右,然后每过7天降低1-2度,一直降低维持至20度左右。
青年鸡管理
准备好青年鸡的鸡舍,每个鸡笼饲养只数不得超过10只,并准备好生活用具,进行消毒。
转群时间不宜选择在阴雨天,防止蛋鸡无法及时适应环境。转群后3天左右进行饲喂工作,让蛋鸡自由进食,适当运动,每天饲喂两次饲料。
产蛋期管理
及时打开鸡蛋容器,底部放入适量的软纸,并定期更换。
在固定位置放入饲料,每天两次。
冬季在低温和光照的情况下应补充维生素D,确保不间断、充足的清洁饮用水供应,适当增加绿色蔬菜的饲喂量。
防疫措施
定期对鸡群里进行病毒的抗体检测,避免因为抗体失效给鸡群造成大量感染病毒的现象。
注意鸡群的免疫水平,不能盲目给鸡群乱打疫苗。
一旦鸡群发生感染,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选择高敏药物进行治疗。
科学配料
根据蛋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的配方和投喂量。例如,雏鸡阶段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产蛋期则要增加钙、磷等矿物质的含量。
饮水管理
确保水源无污染,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在夏季高温时,增加饮水的供应量,以满足蛋鸡散热和代谢的需求。
鸡舍环境
控制好鸡舍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条件。雏鸡阶段需要较高的温度,一般在32℃-35℃之间,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温度。湿度应保持在50%-70%的范围内,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细菌滋生或过低引起呼吸道疾病。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蛋鸡的养殖效果,增加产蛋量和蛋重,提高鸡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经济效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246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