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菌怎么养殖
红菌的养殖方法分为袋栽和床栽两种,具体步骤如下:
袋栽红菌
选场与准备
选择野外依山傍水、土壤肥沃、向阳背风的场地。
畦床宽1.3米左右,床面整成龟背形,四周开好排水沟,上搭荫棚保持“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照度。
接种
待料袋温度降至28℃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将红菇菌种接入袋内的培养基上,并做好棉塞封口。
接种后移入23-25℃的室内发菌培养,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保持空气流通,防止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骤增。发菌培养通常30天左右。
出菇管理
待菌丝发满袋后,将菌袋搬到野外荫棚内脱袋,采取卧式排放于事先经过消毒处理的棚内畦床上,并覆盖腐殖土3-5厘米。
畦床四周用泥土封盖,让菌筒在畦床内继续发菌培养。覆土后一般20天左右即可出菇,此时温度掌握在23-26℃,并进行人为变温差刺激,干湿交替,促进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分化成菇蕾。
床栽红菌
选场与处理
选择阴湿环境,无阳光直射,土壤要相对较湿润,且附近最好有流水。
土壤最好是经过堆肥的黑壤,然后平整成条状的菜地。
铺料与播种
红菇不能像正常的物品播种那样,埋入土里面,而是要将菌种放于经过处理的垫料上面让其自行发育。
垫料一般以秸秆类的物质经过水腐加工形成,如玉米秸秆和水稻秆的混合垫料。先放入水中浸泡至湿透,然后放置于闷热的环境堆腐三天左右,等到其有明显的软腐情况时在移到种植培育基地,覆盖在土上面,约2-3厘米厚即可。
种植管理
播种后看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覆盖土壤,低于15°时可以将土壤围绕菌种呈现出土坑的样式,以达到防寒的效果,且需要在上面覆盖一层保温膜,温度高于25°以上则不需要。
红菇种植的全程要定期检查是否有枯萎的菌种,且湿度要控制在70%以上,能明显的感觉到空气中有水分的存在。等到其生长出菌盖后要时期菌盖能有明显的感觉有水分的存在,少量多次的施水。
红菇收获期一般一个月可以收获两次,持续2-3个月左右。
注意事项
温度控制:红菇对温度要求较高,初期温度控制在20-24度之间,后期温度控制在25-28度之间。
湿度控制:初期湿度保持在70%左右,后期湿度提高到75%左右,最高不超过80%。
垫料选择:垫料应选择优质材料,如豆秆、秸秆等,经过水腐化处理,长度约30-50厘米,覆盖菌种的垫料最好是碎屑,多样化如麦麸等。
通风与防杂菌:保持畦床空气新鲜,定期检查并处理杂菌污染。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红菌,提高成功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25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