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丝竹怎么养殖
琴丝竹的种植方法可以分为盆栽和造林两种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盆栽竹的种植方法:
水分管理
装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以后保持盆土湿润,遵循“干透浇透”的原则,避免积水。
从装盆至成活阶段,要经常向叶片喷水,保持竹叶翠绿。
夏天平均1至2天浇水一次,冬天浇水较少,但要保证盆土湿润,以防“干冻”。
肥料管理
主要以装盆时拌入盆土中的有机肥为主,竹子成活后适当追肥,薄肥勤施。
春夏可水施复合肥。
病虫防治
主要虫害有竹蚜虫、竹介壳虫等,可用杀虫剂喷洒。
主要病害有煤污病、丛枝病等,应加强管理,及时修剪病株。
其他管理
盛夏高温季节,应将盆栽竹移至阴凉处,避免烈日暴晒,大棚要覆盖遮阴网。
严寒冬季,应将盆栽竹移至背风向阳处或室内,大棚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
造林竹的种植方法:
栽竹地选择
选择海拔在1000米以下山坡中下部、溪河两侧、水库周围、房屋四周,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地类种竹。
品种选择
主要选择以生产纸浆竹材为主的竹子品种,如本地慈竹和杂交竹(撑绿竹)。
造林竹苗
可分株造林,也可育苗造林。慈竹全部采用母竹分株造林,撑绿竹可从外地采购分株竹种造林,也可用培育的竹苗造林。竹苗要求每丛不少于3株,苗龄不超过18个月,苗高80厘米以上。
造林密度及规格
撑绿竹、慈竹按3×4米、3×3米规格栽植,亩植56—74丛。
造林方法
栽植前细致整地,按60×60×40厘米规格打坑,造林前施足底肥,每亩施5公斤人畜肥作基肥。
栽植时做到苗正根舒,分层履土踏时,浇足定根水,造林时间选择在1—3月,竹子“休眼期”造林,以在雨水节前后造林最佳。
抚育管理
严禁人畜践踏,造林后连续抚育3年,每年铲抚两次,结合抚育进行补植,施追肥2—3次。
秋冬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人畜肥40—60担,5—6月施尿素肥等速效肥,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用环状沟施。
遇干旱应及时浇灌,久雨造成积水,应及时排水。
总结:
琴丝竹的种植方法包括盆栽和造林两种方式,盆栽竹主要关注水分、肥料、病虫防治和其他管理,而造林竹则更注重栽竹地的选择、品种选择、造林竹苗的准备、造林密度及规格、造林方法以及抚育管理。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琴丝竹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26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