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小叶韭菜怎么养殖

小叶韭菜的养殖方法如下:

小叶韭菜怎么养殖

选地:

选择土质疏松、通透性好、肥力适中、有灌水条件的地块,以排水良好、pH为中性的砂壤或中壤为宜。避免低洼易涝和盐碱地。

施足底肥:

细叶韭为多年生植物,栽培要施足底肥,特别是要多施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有机肥。随旋耕施有机肥45000-50000千克/公顷,硝酸磷复合肥750-800千克/公顷。若条件允许,可多施有机肥。

精细整地:

冬前深耕,早春土壤解冻后旋耕耙耱。移植前地块要求耙碎,整平。移栽可用平畦,也可用起垄栽植。平畦栽培要求畦宽适宜,一般为1.2-1.5米,适宜的宽度利于田间管理和花序采摘。长度只要地块平整,便于灌溉均可。垄栽要求60厘米一带,移栽2行。通过试验,采用垄栽效果更佳,不仅便于排涝和提高地温,也便于田间操作,并且通风透光,起垄栽培把土壤表层灌溉改为垄侧渗灌,这样既可避免因表层灌溉造成的地表板结和土壤容重增加,又可减少中耕松土,省工省力,易于田间管理。由于表层疏松,还能起到一定的保墒作用。

适当密植:

平畦移栽行距为30-35厘米,穴距为20-25厘米,每穴20-30株;起垄栽培60厘米一带,垄宽30-35厘米,行距20厘米,穴距20-25厘米,每穴20-30株。栽植深度以不埋没叶鞘为度,一般为4-5厘米。

科学移栽:

细叶韭幼苗移栽一般在第2年春季进行。当株高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移栽。幼苗植株较低时,覆土较浅,不利于根系生长,幼苗成活率下降。如果是成苗移栽,则选择花序收获后雨季移栽,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土壤墒情利于植株成活,积累养分,也有利于移栽后第2年有较高的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利益。无论幼苗或成苗移栽都要随刨随栽,不要长时间堆放,细叶韭苗刨出后,将叶片先端剪去一段,减少叶面蒸发。同时将根系也剪短到5-6厘米,这样更利于移栽时根系放直,防止根系弯曲,不易在以后的田间中耕松土除草时把细叶韭的根锄断影响植株生长。移栽要按计划行距挖穴或开沟,每穴移栽苗,鳞茎要整齐,株间要紧凑。鳞茎顶部覆土4-5厘米,过深植株会生长不旺。每穴作为一个整体,根部四周用土回填压实。

定植当年的管理:

定植当年管理主要是防止土壤板结和杂草危害。为保证植株成活,移栽后立即浇水,促使细叶韭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追施尿素150-200千克/公顷。注意保持土壤湿度和土壤通气性,利于植株成活。以后视土壤墒情浇水,雨季注意排水、松土和清除杂草。土壤封冻前,浇足冻水,以利越冬和翌春嫩芽萌发。

第2年后的管理:

田间清理:杂草及枯薹、枯叶清除是细叶韭人工栽培必须进行的一项作业。若不清除,细叶韭新生叶片,特别是第2年抽出的花薹就会因枯叶、枯薹的影响而弯曲,导致花序接触地面而腐烂或花序上沾土,从而降低花序品质。田间清理一般在第2年早春进行,可用传统农具耧耙清理。田间清理同时可提高地温,促进萌芽,延长细叶韭生育时期。肥水管理:细叶韭返青较早,在土壤尚未完全解冻,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即长出新叶。这时土壤水分较充足,能够满足细叶韭生长需求,不需浇水施肥,但要松土,破除土壤表皮板结,并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当幼苗长至10厘米时随浇水追施尿素150-200千克/公顷,并结合中耕松土施颗粒状过磷酸钙225-230千克/公顷,促进细叶韭根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30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