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不执行怎么办
如果法院判决书下来后一直不执行,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申请强制执行
启动程序:当事人应在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等)、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等材料,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需同时提交委托代理手续材料。
法院措施:法院受理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并根据情况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执行对方的财产。在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在保留其家庭生活所必须的费用后,扣留、提取其部分收入。
达成执行和解
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对履行方式、期限等进行重新约定。但如果被执行人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不履行该和解协议的情况,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对原判决生效文书的执行。
申请将被执行人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可根据情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将被执行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信息向其所在单位、征信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机构通报。
追究刑事责任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追究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超过执行时效的处理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应在判决书生效后二年的执行时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人对此提出执行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对是否超过执行时效进行审查,主要审查是否存在执行时效中止、中断等情形。超过执行时效的执行案件,经审查不存在法律规定的执行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则裁定执行案件不予执行。
财产调查与执行
法院执行中会对当事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划拨、变价,清偿应当赔偿的款项和利息。通常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依照规定搜查当事人可执行的财产,但是像一些隐蔽性的财产可能就需要申请人进行举证证明财产的可执行性。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执行的财产,法院将会下达中止执行的裁定,而债权人可以在发现债务人有可执行的财产之后,立即申请恢复执行,并且法院还可以视情对其实施司法拘留。
申请上级法院执行
如果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6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法院经审查,可责令原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责令其他法院执行。
综上所述,面对法院判决书下来后一直不执行的情况,你可以通过申请强制执行、达成执行和解、申请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追究刑事责任等多种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建议积极与法院沟通,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以便法院能够及时有效地执行判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324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