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蜈蚣养殖怎么过冬

蜈蚣在冬季会进入冬眠状态以逃避严寒的气候。以下是养殖蜈蚣冬眠的一些关键点:

蜈蚣养殖怎么过冬

冬眠环境

温度:蜈蚣是变温动物,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在霜降前后,当最低气温下降至15°C以下时,蜈蚣开始逐步向深层移动,活动减小,食量减少,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冬眠期间,蜈蚣不吃不动,身体呈现出“S”形或“L”形。

湿度:冬眠期间,环境湿度应控制在60%左右,饲养土的含水量控制在10%左右,俗称“全干越冬”。湿度过大会减弱蜈蚣的耐寒性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土温:蜈蚣钻入土层的深度与气温和土温的高低直接相关。气温和土温越低,钻入土层则越深;气温和土温较高,则钻入土层较浅。在一般气温和土温条件下,多在15-25厘米土层处冬眠;气温和土温低时,可在40-50厘米土层处冬眠。若将土温升高,不仅可以推迟冬眠时间,而且可在土层浅处或土表冬眠。

冬眠管理

防寒保暖:在冬眠期间,应采取措施防止饲养温度大幅下降。例如,在雪天冰冻季节,可以在饲养土上铺盖稻草、加盖泡沫板等保暖物体。

湿度控制:尽管冬眠期间蜈蚣的生理代谢功能低,但仍需注意饲养土湿度的调整,避免干燥导致体内水份散失。

防止鼠害:冬眠蜈蚣无任何抵抗与逃避能力,容易遭受鼠害袭击,因此饲养舍应密闭门窗,并在老鼠可能通过的出入口设置防鼠器具。

人工养殖

转变冬眠环境:在人工养殖时,可以通过适当转变冬眠环境,提升土壤温度,从而推迟和缩短冬眠时间,延伸蜈蚣的活动生长期。

饲料管理:冬眠初期,逐渐减少喂料,并最好在饲料中掺拌具有助消化功能的酶制剂、酵母片等,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冬眠期间蜈蚣不需要喂食。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蜈蚣的冬眠过程,确保它们在冬季能够安全度过,并为来年春季的恢复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363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