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米荠怎么养殖
碎米荠的养殖方法如下:
育苗
穴盘育苗: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昼夜后,用纱布包住每天冲洗1次,每次5分钟,然后摊开放在阴凉处保持湿润。3天后播入穴盘内,5天后种子逐渐萌发,1个月后即可移栽。
整地
地块选择:选择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的沙壤土地块。彻底清除杂草和前茬作物,深耕耙平,做到地块疏松、肥沃、平整。
施肥:每亩施600-800kg腐熟的禽类粪便、15-20kg高分子复合肥,耕翻,深20-35cm,做成宽约100-130cm的场平。
移栽
株行距:一般情况下株距15厘米左右,行距20厘米左右。移栽后及时浇水,有利于幼苗成活。
管理
温度控制:冬季温度保持在15℃以上,并适当通风。大棚栽培时,棚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上,超过28℃要注意通风换气。
水分管理:干旱季节适时浇灌水,雨季及时排水,忌田间长时间积水。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施肥:生长期间保证充足的养分,适时进行浅中耕松土,结合松土在株行距间撒施适量腐熟的高分子复合肥。
病虫害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注意防治虫害。
采收
露地栽培:苗高5-8cm时开始采摘嫩茎叶,以后每隔15-18天采收一次。
大棚栽培:通常在移栽后60天左右即可分批采收,根据植株长势通过调控温度和水肥管理,使其在元旦和春节期间都能采收。
建议
选择合适的地块:确保地块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有利于碎米荠的生长。
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并在生长期间适时追肥,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
温度控制:特别是在冬季和夏季,要注意温度的调控,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植株生长。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特别是在雨季要及时排水。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田间,及时清除杂草和防治虫害,保证植株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步骤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碎米荠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55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