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绣金匾歌词的由来

《绣金匾》的原作者是一个不识字的木匠,他的名字叫汪庭有,庆阳市正宁县人。汪庭有祖籍陕西商南县,两岁时因家乡受灾,举家逃荒,1936年流落到正宁县,在这里落户,学做木活。

绣金匾歌词的由来

他虽然没有念过一天书,但长期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喜欢民歌和秧歌,当地流行的《绣荷包》等民歌他都会唱。1943年,八路军来到正宁,一种崭新的气象让他萌生了编一首歌颂毛主席、八路军的民歌的想法。

他采用陇东《绣荷包》的传统曲调,开始填写新词创作。由于不识字,他边编边唱,编一段,唱一段,记熟了,再编唱第二段,但常常还是编好下一段忘了上一段,后来他每编好一段,马上教村里的孩子唱会,再编下一段,就这样翻来覆去,日日夜夜,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编好了长达十段的歌词。汪庭有新编的《绣荷包》很快在解放区流传开来,诗人艾青听到以后非常赞赏,但他提出《绣荷包》多表达的是男女爱情,给人民领袖、政府、部队应当绣大金匾,这样,《绣荷包》就改成了《绣金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70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