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人工饲养起源于哪个朝代
鹿科动物的祖先最早出现在距今2500万年的第三纪渐新世[3],而梅花鹿可能在上新世晚期起源于我国华北地区,距今300多万年。早在公元 前1400年殷纣王时代,就建筑有“大三里,高千尺”的大鹿苑,开始放养鹿,以供人们观赏狩猎等。1949年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梅花鹿的驯养繁殖,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中医药和保健品生产的需要。
1、梅花鹿是爱好集群的植物,每群由2头数十头不等。但随季候差别,群的构造产生变更,在滋生季候,鹿群的组合是由1头结壮成年雄鹿,1-10多头成年雌鹿、一些亚成体和幼鹿构成,被称为“滋生群”;5-7月间,是梅花鹿产仔季候,临产雄鹿离群到辟静隐藏处产仔。随后自带幼鹿生涯或与其他母子群组合起来,有时多达数十头。被称为“母子群”。非滋生季候稀有头完整是成年雄鹿或成年雌鹿构成的小群,称为“雄鹿群”和“雌鹿群”。
2、梅花鹿重要在晨昏运动,多在离水源不远和食品较多的处所彷徨,运动规模约莫5-15km。
养殖梅花鹿需要办什么手续
鹿体型大小不一,一般雄性有一对角,雌性没有,鹿大多生活在森林中,以树芽和树叶为食。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鹿要怎么养吧。
鹿的档案:
拉丁文学名:Cervus axis
英文名:Erxleben
分类: 哺乳纲、偶蹄目、鹿科
体长: 0.75~2.90米
肩高:0.3~2.20米
体重:9~800公斤
形态:
鹿是偶蹄目的1科,共16属约52种,大多数种类普遍具有的特点是:四肢细长、尾巴较短,雄性体性,大于雌性。通常雄的有角,有的种类雌雄都有角或都无角。
毛色:
大多数种类毛色深暗,从黑色、棕色、**、深红色至淡**不等。但驯鹿会出现白色的个体。
寿命:8~45年不等
保护级别: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地理种群差异:
鹿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共16属约52种,从最大的驼鹿到最小的鼷鹿之间品种丰富。
分布情况:鹿的种类繁多,共16属约52种,全世界除南极洲外均有分布。
物种状况:
大部分种类地方常见,少数种类为濒危物种。其中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生活习性:除驼鹿外大多数种类群居生活。
生活环境: 山地、草原、森林均有分布。
食物种类:树叶、草、果实、种子、地衣、苔藓、灌木、花朵、水草、树皮、嫩枝、树苗。
生理特征:一般春季3~4月发情交配,怀孕期4~10个月,每胎1~3崽。2~3岁性成熟。
经济价值:
所有种类的肉可吃,皮可制革。
其中梅花鹿的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国内已大量进行人工 饲养 ,并进行活鹿取茸(对鹿不会造成伤害)。角是鹿科动物中雄鹿的第二性征(个别属无角,如獐属),同时也是雄鹿之间争夺配偶的武器。角的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2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刚长出来的角叫茸(我们通常叫鹿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1~2岁时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
梅花鹿是鹿科鹿属的1种。因为身上有一些明显的白斑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排列成行而得名。也叫花鹿。梅花鹿分7个亚种,中国有5个亚种。鼻端裸出而呈裂缝状;雄鹿有角,每年约4月脱盘长茸,其角一般到4杈为止,眉杈斜向下伸,第2杈与眉杈相距甚远;冬天毛的颜色为栗棕色,白色斑点不显,尾下部为白色,腹毛淡棕;夏天毛红棕色,有的为暗灰褐色,背部中线地方为黑色,有的至尾部黑色线变细,尾上部黑色,下部白色。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南方,日本,中国的东北、华北、东南和台湾。现今野生梅花鹿数量非常稀少;中国列为一类保护动物。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边缘,一般不进入密林。冬季多在阳坡低凹背风处,春秋则在空旷少树地区活动。夏季喜荫凉,多在阴坡开阔透风的地方,有时为了避免蚊蝇叮咬也到高山草原活动。性机警,晨昏时结群。主要以青草、嫩芽、树叶、沙参等为食。每年8~11月交配,怀孕期7~8个月,4~6月为产仔盛期,每胎1~2仔。
鹿仔要怎么养:
1、产后精心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确保鹿的母仔健康。仔鹿产下后,迅速将仔鹿身上的黏液擦干净,若鹿舍内温度低,最好生火取暖,烤干仔鹿身上的水分,使仔鹿能早站立行走,同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剪耳号,定时送回母鹿群喂乳。在哺乳期,要保持仔鹿的清洁卫生,避免造成仔鹿身上有异味。
2、及时人工哺乳:若母鹿产后因病死亡或产后无乳,乳汁不足等,应及时对仔鹿进行人工哺乳,用牛乳或山羊乳直接喂给仔鹿。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哺乳量应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决定。人工哺乳要耐心细致,饲养员与仔鹿亲近,建立感情,消除仔鹿恐惧感。同时,每次用完哺乳器具后要坚持消毒,以防细菌进入仔鹿消化道,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影响仔鹿生长。
3、哺乳仔鹿早补饲:早补饲能使仔鹿锻炼消化器官的生理机能,提前断乳,仔鹿15-20日龄时就可在保护栏内设小槽,放一些混合精料让其采食,混合精料最好用温水调成粥样,每天补1次,1次投放量以仔鹿正好吃完不剩余为宜,随着仔鹿日龄的增加,补给一些青草、枝叶及优质的青干饲料。仔鹿开始采食精、粗饲料后,舍内应设置水槽,供给充足清洁的饮用水。
4、母仔适时分栏:仔鹿采食趋于正常时再分栏,母仔栏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远,以利母仔呼应,开始分栏时,可将母鹿中午、晚间各集中1次,让仔鹿吃奶,对分栏的仔鹿护理更要耐心细致,动作切忌粗暴,建立亲和感,利于幼鹿驯化培育。
5、精心护理断乳鹿:仔鹿断乳后要按性别、体质、个体情况进行分群饲养。刚断乳后,仔鹿不适应,精神不安,食欲下降,寻找母鹿,饲养要精心,增加饲喂次数,每天喂4-5次,夜间补喂青粗饲料,逐渐减少到每天喂3次;精心调制饲料,可将大豆、玉米煮熟,一部分玉米磨成玉米面,大豆磨成豆浆,按比例混拌,粗饲料选择易消化的栽培牧草、杨树叶等,切短、切碎喂给仔鹿,饮水要充足,清洁卫生,注意矿物质的供给,补喂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添加剂,同时在日粮中加入食盐、骨粉,可防止佝偻病、软骨病的发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梅花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从事梅花鹿养殖,应先向当地派出所或林业部门递交养殖申请,经过国家相关单位批准并颁发证件后,方可从事梅花鹿养殖。
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的养殖,需要具备相关的材料。
(一)《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行政许可事项申请表》;
(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
(三)证明申请单位或个人身份、资格的有效文件或材料;
(四)申请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种源来源证明,包括引种协议书或意向书、有效批准文件、进出口证明书、收容救护处理文书等;
(五)证明其对驯养繁殖固定场所具有相应使用权的有效文件或材料(用于驯养繁殖的固定场所应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和相关规定的要求,经镇街政府同意该场所用于驯养繁殖的同意意见;);
(六)驯养繁殖所需资金来源证明;
(七)野生动物救治及饲养人员技术能力证明(人员、技术保证(资格证书));
(八)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总体规划,及野生动物饲料来源说明材料;
(九)申请驯养繁殖的各种野生动物的固定场所、防逃逸设施、笼舍、隔离墙(网)等,及面积、规格、安全性的说明材料;
(十)申请增加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种类的,需提交原有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和健康状况的说明材料,及已经取得的驯养繁殖许可证复印件和相关批准文件。
扩展资料梅花鹿的鹿场应该选在建在地势较高,干燥,背风向阳且要水源充足,水质干净,排灌良好的地方。因为梅花鹿是一种比较活跃的动物,所以养殖不宜过密,要保证每头梅花鹿至少都有3平方米的空间。
设置运动场,在运动场上铺上水泥或者是木板,有利于粪便的清理。而且梅花鹿擅于跳跃,鹿场周围的围栏至少要在4米以上,防治梅花鹿跳跃逃走。不能在有过牛羊病的地方上建鹿场。
在养殖梅花鹿前就要先考虑好饲料来源的问题,其实在平常而言,很多人工养殖的梅花鹿所需的饲料是很容易解决的。
但是对于养殖户来说,应该尽量以降低养殖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目的,选择当地的、价格低的并且资源充足的饲料,霉变变质的饲料不得饲喂,不能盲目饲喂,否则会适得其反。
注意地方:
1、场址条件:梅花鹿养殖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及排水良好的地方。
2、饲料条件:梅花鹿完全圈养的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公斤,需要粗饲料1750~2000公斤,因此要求一年四季牧草繁茂。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76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