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组织实施

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直接向我部提交工作方案,非教育部直属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同时报送其所属部委教育司(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将推荐的地方所属高校的工作方案汇总后,一并提交给我部。我部组织专家论证,通过论证后即可实施。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组织实施

各高校制定该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项目的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申请、项目实施、项目变更、项目结题等事项的管理,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对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学生要及时终止其项目运行。

各高校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自行组织学生项目评审,报我部备案并对外公布。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我部。验收结果中,必需材料为各项目的总结报告,补充材料为论文、设计、专利以及相关支撑材料。我部将在指定网站公布项目的总结报告。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面向本科生申报,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或是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的情况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创业实践项目结束时,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处理各项事务。

各高校根据该校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的比例,并逐步覆盖该校的各个学科门类。A组和B组高校,要设立一定数量的创业实践项目。

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资金,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订)进行管理。各高校参照制订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负责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的管理。项目经费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项目经费,学校不得截留和挪用,不得提取管理费。

教育部对各高校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行整体评价。每年组织一次分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适度增减下一年度的项目数。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计划”)是一项旨在鼓励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计划。与此类似的还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这两个计划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首先,创新计划和大创的发起机构不同。创新计划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等共同发起的,而大创则是由教育部下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践活动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因此,从组织层面看,两者有所不同。

其次,两者的立项资助标准也有所不同。以2021年为例,创新计划的一等奖项目资助金额为30万元,二等奖为20万元,三等奖为10万元;大创的一等奖项目资助金额为10万元,二等奖为5万元,三等奖为3万元。可以看出,从奖项资助金额上来说,创新计划更具优势。

此外,两者的参与对象也有所不同。创新计划旨在鼓励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而大创则是针对本科生开展的,更加专注于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最后,两者的申报时间和流程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创新计划的申报时间比大创要更早,并且申请材料也更加繁琐。申请者需要填写申请表格、项目计划书、财务预算等材料,并经过多轮审核才能获得资助。而大创则相对简单,在校本科生可以通过学校内部推荐或自主申请参加。

总的来说,尽管创新计划和大创都是旨在鼓励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计划,但它们在组织机构、立项资助标准、参与对象以及申报时间和流程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明显的不同。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0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