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哭丧十拜娘奶歌词
福清哭丧十拜娘奶歌词如下:
一拜亲娘受儿拜,受拜孩儿要起来。
二拜亲娘生儿难,生死更见母慈颜。
三拜亲娘留儿难,千留万留始得留。
四拜亲娘育儿难,千辛万苦娘心安。
五拜亲娘寻儿难,寻得归来心始安。
六拜亲娘养儿难,衣食冷暖在心间。
七拜亲娘教儿难,手指初伤痕未干。
八拜亲娘得儿难,十年辛苦不寻常。
九拜亲娘送儿难,道路遥远在脚下。
十拜亲娘想儿难,想儿想到眼睛烂。
老本孝歌开歌头歌词是什么?
陕西孝歌,二十四孝的歌词如下:
提起苦来就叹苦,父母养儿一尺五;养而不知娘受苦,一尺五寸生下地;
抓屎抓尿是娘的,尿湿左边换右边;尿湿右边换胸前,十冬腊月三九天;
娘在河边洗切片,晴天尿湿红日晒;下雨尿湿火烤干,娘的恩情说不完;
披麻戴孝理当然,父母养儿年纪小;养下孩儿如金宝,还要孩儿送娘老;
养儿不报娘孝顺,父母把你养成人;烧茶端水笑旁人,养儿才报娘的恩;
我把苦人来提起,昔日有个孟姜女;二十四孝头上起,父母得病喝茶水;
无有吃过五谷米,东庙跑到西庙里;也许烧香把愿许,张孝为母把凤打;
董云卖身挂富贵,一买棺板制老衣;学成当儿孟姜女,昔日有个范三郎;
他和孟姜女去同床,孟姜女儿好心肠;孝顺女儿沿路哭,无义媳妇守灵堂,
千里烧香孝父母,不免为娘受辛苦;父母在世一口气,又挣钱来又挖地;
死到阴间拿不去,父母在世多功绩;舍不得吃来舍不得穿,积下银钱把地买;
买田置地他甘愿,父母一命归了山;儿女才报娘的愿,头上要戴孝;
身上穿孝衫,积下儿女心不甘;要给亡者过周年,父母在世积行好;
积下儿女也不少,积行他一辈子活到老;远积儿女近积身,人活一世草一春;
积下儿女坐朝恩,他到阴间转人身;父母死了如吹灯,积下儿女一场空;
急忙就把外家请,阎王他把命来要;不及老少一齐叫,不及年幼并年老;
要他一命归阴曹,父母死了是重孝;要给外家把丧报,啼啼哭哭睡不了;
头戴孝来穿孝衫,手拄哭棍到坟原;还要外家把孝换,头周年一过二周年;
还要外家来照看,孝子听说请外家;浑身吓得乱如麻,外家人来了难说话;
我给旁人把话说,他给旁人把脸伤;把他安在上席上,一要猪来二要羊;
一要猪来二要羊,金童玉女要一双;还要道士跑五方,柏木方子枣木盖;
黄表火纸要十捆,还要道士做道场;挡住亡人不能按埋。孝子听说忙跪下;
情愿做个十忘七,只怪我手里没有钱;请一个道士做一天场,早上起来晚上借;
我与邻居把钱借,只怪我手里不方便;你把恩情留当石,好像钢刀割心肝;
孝子跪在二更多,孝子盆来头顶着;你把恩情留与我。柏木方子响了堂;
团香炉黑烧大香,舅舅你把恩情讲;过了不把恩忘。孝子跪在三更天;
腿跪疼来肉跑烂,五娘行孝把青师见;父母石前多献饭,与娘抐过好殓单;
三天么把脸来洗,头发长得过百天;头周年一过二周年,三年一满把孝换;
孝子听说好着气,人生一世都依理;么比谁的娘老子见不得,父母得病给你说;
叫你和他坐一坐,一夜点灯大天光;一家大小不安乐,又喂他吃米又喂他喝;
不免为娘抚养我,父母恩情还不完;请一个阴阳把他看,后辈儿孙做高官;
一习武来二习文,后辈儿孙有功赞;里有粮草外有兵,不坐州来便坐省;
孝子做官出了县,父母得病么有见;要把父母看一眼,昔日有个包文正;
他的官儿做的清,白断阳来夜断阴;做官不忘老母亲,古人都是父母生;
披麻戴孝报娘恩,孝子做官回来了;双手卸下乌纱帽,上前就把灵牌抱;
一烧纸来二上香,怀抱灵牌上京堂;站在京堂泪汪汪,不叫老子便叫娘;
娘怀石头都磨光,好似星星似月亮;父母去世累着你,叫当家来领起;
教你把门户来撑起;父母去世多在家,使你改官不做它,父母三年也不远;
多多买些金纸扎,女婿外甥来谢孝;帮忙享胡都要他,戴过父母一头孝;
害得他三年把钱花,一拿鸡来二拿鸭;五根供香一对蜡,父母三年才过过;
亲戚朋友坐一坐,满堂儿女把孝脱;多多买些金银课,请一个道士忙收脚;
你与亡人把罪免,近日就把清单落;路上买些迷魂药,快快送你归阴曹;
父母三年才过毕,你把恩情记在心;清明早把坟来祭,你是娘的好儿男;
纸吧挂在坟头间,阴间不比在阳间;还要阳间人照看,清明过了七月半;
再把亡人劝一劝,路上莫把粮钱换;路上人儿心肠狠,他的心肠不公平;
置下大称与大斗,一年四季来撸人;与着他日日阴司去,阴司大称把他称;
称勾达勾住他的梁筋,二十四孝叹到头,叹的辛酸泪长流,一烧纸二点酒;
父母把你抓哇大,推碾道磨娘背着;娘在阴间受过苦。阴间受苦赵公明;
峨眉山上去修行,黑脸是焦赞;打破二天门,黑脸是摇齐;
保过刘秀坐龙庭,黑脸尉迟恭;单鞭保朝君,四九三十六古人,看你将郎怎样配。
扩展资料:
陕南孝歌也叫挽歌,是陕南地区传统民间丧礼活动中,以彰显孝贤为主要内容,一人及多人走唱或坐唱式清唱,并配以锣鼓间奏的丧俗演唱形式。其源可溯至春秋战国。
代表曲目有《十二孝》、《二十四孝》、《父母恩情难得报》、《十二古人》、《三十六古人》、《三十六朝纲鉴》、《包公断案》、《曹安杀子》、《五更哭》、《五更单身》、《丈夫一命归西天》等。
老本孝歌开歌头歌词是:
点鼓郎来点鼓郎,好好点鼓我开场。
别的闲言我不唱,我唱孝子把名扬。
大舜耕田为皇帝,闵子卓衣顺后娘。
丁兰刻木为父母,扇枕温食是黄香。
七岁安安来送米,卧冰求鱼是王祥。
孟宗哭竹冬生笋,王衰闻雷泣墓旁。
戏彩娱亲在堂上 ,啮指痛心曾参郎。
江革背母遇贼党 ,弃官寻母朱寿昌。
子路负米把亲养 ,打虎救父是杨香。
尝粪忧心是黔娄 ,文帝为母把药尝。
涤亲溺器黄庭坚 ,陆绩怀秸奉亲娘。
为母埋儿是郭巨 ,周郯取乳上山岗。
姜诗三春两夫妇 ,涌泉跃鱼奉亲娘。
吴猛喂蚊在窗下 ,让父安寝睡在床。
孝歌是我国孝道文化的一种,在我国南部地区普遍流行。当长辈去世以后,在将要下葬的前一夜他的后代要为逝去的长者守夜,就是围着他的棺材拿着香不停的转,谓之转香。这种习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孝道理念。
转香期间要找会唱孝歌的人唱一通夜,内容不限,有为老人歌功颂德的内容,到了夜深时,唱歌的一对男女就故意唱打情骂俏的歌。
以吸引那些帮忙的和一些送礼的客人不睡觉,不至于冷场(农村习俗老人去世葬礼越热闹就越孝敬)有的为了更热闹更吸引人干脆就请两批唱孝歌的人,让其对骂谁骂赢了主人另行有赏。虽然谈不上不文明但也相当有趣。具体曲调为当地的山歌,主要在陕南等地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1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