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小鸭子的具体饲养方法

 小鸭子肉质鲜嫩,味美可口,脂肪较少,是传统的滋补食品和野味佳肴。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鸭子的具体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鸭子的具体饲养方法

小鸭子的具体饲养方法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削、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 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即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4-6日龄,温度为24-26C?;7-10日龄,温度为20-23C?;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

小鸭子的饲养要点

 一、营造适宜的野生环境

 建造野鸭场舍,必须符合野鸭的野生习性,应一半搭棚作休息室,一半作露天活动场地。活动场地应是池塘或人工水池。活动场上可栽些树木、草丛,在池塘中培植些藻类,营造一个适宜的野生环境。如果采用养放结合的饲养方法,饲养场地必须选在河道、湖泊旁等水域开阔、草木茂盛的地方。同时,要建造围网和天网。天网高度距水面2米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联成封闭体,以防飞逃。天网与围网孔眼3厘米?3厘米,用尼龙网或绳网均可。一般每100只野鸭饲养面积为60平方米左右。

 二、满足野生食性需要

 雏野鸭开食时,须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鱼粉,几天后可饲喂配合饲料,同时加入适量青绿饲料和小鱼虾、蚌肉、蚯蚓等鲜活动物。饲喂1个月后,要将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降到10%,适当减少鱼粉、豆饼的比例,逐渐增加粗饲料,比例可达20%。同时,每天喂足100克菜叶、苜蓿、青草等青绿饲料,促使野鸭生长骨架,推迟发育。两个月后,须减少粗饲料,将蛋白质饲料提高到18%。并继续增加青绿饲料。

 三、加强驯化管理

 1、精心饲喂雏鸭。

 1~30日龄的雏鸭要严格控温,1~3日龄27℃~29℃;4~6日龄25℃~26℃;7~10日龄24℃~25℃;11日龄以后17℃~19℃。同时,地面要铺松软稻草,并隔栏喂养。雏鸭有堆睡习性,须日夜值班,防止压死、闷死。开食时,要先饮水,保证足够的饮水。每天饮水5~7次。

 2、驯化管理成鸭。

 31~70日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为10~15只,50天后开始学飞,需严格防逃。要安排水盆,提供活动场地和野性栖息物。60~70日龄,要防止野鸭吵棚。野鸭由于体内脂肪增加和生理变化,野性发作,激发飞翔。这时,鸭群表现骚动不安,采食锐减,体重下降,须限制饲喂,增加粗饲料比重,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忌穿鲜亮衣服。同时,要避免外人进入鸭舍惊扰群鸭。驯化半个月后,均会转入正常。

?

养鸡。投资少但是赚钱较多。

目前,鸡与鸡蛋作为我国大多数人群主要的家禽类与蛋类食品,有着悠久的食用习惯,鸡肉与鸡蛋作为家禽类食物是现在大家比较喜欢的食物,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农村散养的土鸡因健康美味和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土鸡蛋,污染少口感好营养高也是人们食用的首选,可现实问题是农村散养户在逐年减少,土鸡产品供不应求,土鸡蛋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供不应求,大规模养殖鸡的肉质和品种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如何提供一种绿色散养鸡的养殖,显得尤为重要。

(1)养鸡养殖空间的建造:选择较为平坦且干燥的地面,然后使用绳网或篱笆栏做成围栏,围栏要注意网孔的密度和篱笆栏的厚度,既不能让鸡逃跑,又要防止老鼠、黄鼠狼等野兽的侵袭,最后顶上覆盖防雨布,防止雨水的侵蚀,养殖空间内部需要覆盖干草用来保温,干草 3个月更换一次,保证内部空间的温度和卫生程度。

(2)养鸡饲养品种的选择:选择无病害、体型小巧、反应灵敏、活泼好动、适应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放养的当地土鸡品种,选择刚刚孵出3-5天的小鸡,保持20-32度温度在家中饲养至100克左右,饲养时间一般为7天,然后将100克左右的小鸡放置在养殖空间内方便饲养;

(3)对养鸡严格防疫。搞好防疫灭病是养好优质鸡的重要保障。一般情况下鸡抗病强较圈养快大型鸡发病少。还是早预防比较好,在鸡饮水的时候加入毛血旺,增强免疫力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促生长,又肥又大,冠红毛亮、保肝护肾提高饲料转化率。

(4)搞好清洁卫生。防治鸡病是提高养鸡效益重要环节。由于鸡野外饲养,有些疫病还难发现,如果不引起重视,一旦发现过迟危害极大。因此,一定要经常不断观察鸡群健康状况,室外注意饮水卫生,食盒和饮水器要经常消毒,做到饮水清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3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