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朱庆育为什么去南京大学

朱庆育去南京大学的原因如下:

朱庆育为什么去南京大学

一流大学发展略具弱势的学科提高综合实力本就无可厚非,人才流动有利于学术传播与发展,将教授捆绑在一处作学术垄断着实有失道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与地域无关,所以去了南京大学也是没问题的。

朱庆育,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法典评注研究中心主任。朱庆育教授是今日民法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人物,当之无愧的一流学者。

但其青年时代也曾和诸多学子一样,面对考研中国政法大学失利的尴尬境地。他本科成绩不够优异,又不是学生干部,自然没有保研机会,而考研之路更是一波三折。

据朱老师回忆,他从小身体就差,面对强度较大的考研复习,身体越来越吃不消。临考一个月左右,身体终于垮了,整晚整晚睡不着觉,一看书就头痛欲裂。别人进入考前冲刺,他却每天发呆出神。勉强参加考试的他自然成绩不佳,政治只考了40多分。

同如今考研失利的学子们一样,他也迫不得已离京找工作。最终回到了家乡的检察院,在检察院一边工作一边准备二战。在办公室读书,办案子也带着书。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朱老师终于成功上岸。

相较于履历金光闪闪的保研人而言,考研失利回乡二战的朱老师是失败的。但隔着时光长路回溯,我们会发现一路顺遂的那批同学值得羡慕,但屡败屡战的朱老师也同样值得敬重。

南京大学回应起薪40万招教师事件,大学教师高工资为何被质疑?

⑴ 南京大学的国学班怎么样

是的,南京大学的国学班开的真不错,不管是师资还是课程

我有被邀请去听过徐小跃教授的《国学智慧》讲座,感触很深

⑵ 南京大学国学社的顾问老师都有哪些

共有以下几位:

叶嘉莹教授

女,号迦陵。1924年6月出生于北京。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樊锦诗教授

樊锦诗,女,1938年生,现任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浙江杭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长,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长。1988年任副研究员,1994年任研究员。1995年为兰州大学 *** 教授,1998年为兰州大学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名誉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莫砺锋教授

男,1949年生于江苏无锡。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苏州高级中学,后在农村插队务农十年。1984年10月在南京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宋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著有学术专著五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王兆鹏教授

男,汉族,1959年6月生于湖北鄂州。 *** 党员。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于武汉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至1987年在湖北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曾昭岷教授学习唐宋文学。1987年赴南京师范大学师从唐圭璋先生研治词学,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回湖北大学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教授,1997年至1999年任湖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2000年调至武汉大学任教。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宋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已出版《张元干年谱》(南京出版社1989)、《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两宋词人年谱》(文津出版社1992)、《唐宋词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全唐五代词》(合作。中华书局1999)等词学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馀篇。其中《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获夏承焘词学奖一等奖。曾先后主编《词学通讯》和《词学研究年鉴》。1995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学术 ***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会长;湖北省社科联学术委员;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词学研究年鉴》主编;《宋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中国韵文学刊》副主编;《词学》杂志编委;《中华词学》杂志编委;

洪修平教授

男,1954年生,江苏省苏州市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1981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81-1984年在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读研究生,师从孙叔平、王友三教授,198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系任教。1985年考取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师从严北溟教授,1988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1995年受南京大学委派,先后到美国贝鲁特学院、密西根大学和哈佛大学等校访问研究并讲学一年。2000年赴德国访问讲学三个月。现为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中国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和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任。并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西北大学 *** 教授、中国玄奘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陕西老子思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副主编以及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等。以教学和科研的突出成就获国务院" *** 特殊津贴",获"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并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施议对教授

男,1940年生,台湾彰化人。澳门大学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夏承焘、吴世昌等词学大师专攻词学。。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杭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室研究生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硕士、文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澳门大学中文学院副院长等。现为澳门大学社会及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有《宋词正体》(《施议对词学论集》第一卷)《今词达变》(《施议对词学论集》第二卷)以及《人间词话译注》等多种著作行世。

张宏生教授

男,1957年5月出生于江苏徐州,祖籍山东掖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12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82年2月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并分别于1984年12月和1989年6月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育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明清文学研究所所长。曾任香港浸会大学访问研究员(1996),美国哈佛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1996—1997)。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词学和海外汉学等方面的研究。

赵晓岚教授

女,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姜夔与南宋文化》、《学者闻一多》(合著),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近年来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国家级权威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多种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国家八五重点项目《传世藏书·强村丛书》的整理中,任第一副主编,并参与《全唐诗》、《宋诗话全编》、《明诗话全编》等多部大型古籍整理及《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撰写工作。目前正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辛弃疾文化析论》的研究任务。所担任的本科与研究生的教学课程,一直以来广受欢迎,多次受到嘉奖。并曾做客《百家讲坛》。

参考:

//blog.sina.cn/s/blog_5e76b9160100bkx7

//blog.sina.cn/s/blog_5e76b9160100bkx9

大学生刚毕业就能得到这么多钱,所以会受到质疑,大学教师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而且还有节假日休息,所以他们能拿到40万的工资被网友质疑,大学拿出这么多钱招聘老师,因为别人认为是炒作。

南京大学起薪40万招教师,很多网友觉得这件事是真的吗?其实这早已不是个例了,很多民办大学,民办中学,都曾经出高薪招聘老师,还有些学校去名牌大学中招聘,就是想引进人才。高校的大学生能得到高薪的工资,这些学校也能引进人才,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南京大学起薪40万并不是很高,还有的大学比这个薪水还要高,人们之所以会怀疑,就是因为这些大学生刚刚毕业,刚刚走出校门,他们有资格拿到这么高的薪水吗?但是用人单位有自己的考虑,这些都是人才,这些学生都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将来能给自己的学校培养出很多人才,所以起薪40万并不是很高。

大学教师高工资之所以被质疑,主要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比较自由,尤其是大学教师的工作自由自在,不受时间限制,本来工作就很轻松,还能在节假日有休息,这些大学教师高工资就受到了网友的质疑。毕竟看一位老师的能力还是要看他的教学水平,还要看他教出了多少优秀的学生,他带出的学生成绩如何?很多网友在没有看到这位老师的能力之前,可能就会对他产生质疑,毕竟年薪40万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很诱人的。

南京大学起薪40万招教师,有的网友提出了质疑,觉得这所大学是在炒作,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签约的人,所以很可能这所大学是为了宣传自己。重点大学的学生刚走出校门就被聘用了,而且起薪40万,所以很多人会质疑,上天总会眷顾一些有才能的人,所以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总会得到重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3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