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燥字康熙字典的字源

燥字的字意及解释:

燥字康熙字典的字源

燥〈名〉 sao 剁细的肉 [minced meat]。如:燥子(剁细的肉。也作“臊子”) 燥 〈形〉 快 [fast;quick] 从此以后,匡超人的肉和豆腐都卖得生意又燥,不到日中就卖完了,把钱拿来家伴着父亲。——《儒林外史》 燥zao (形声) 同本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dry] 燥,干也。——《说文》 火就燥。——《易·文言传》 燥,焦也。——《释名》 唇焦口燥呼不得。——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又如:燥吻(干燥的嘴唇);燥坼(干燥坼裂);燥劲(干燥强劲);燥刚(干燥刚劲);燥气(干燥之气);燥急(干渴得利害);燥渴(口渴) 焦急,焦躁 [impatient] 往往燥心污笔。——宋·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 又如:燥暴(暴躁;急躁);燥灼(焦急如焚);燥急(焦躁不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64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