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书法作品欣赏
家和万事兴的优秀书法欣赏,在这其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什么样的书法艺术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家和万事兴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家和万事兴书法作品欣赏
家和万事兴书法作品1
家和万事兴书法作品2
家和万事兴书法作品3
家和万事兴书法作品4
中国书法与音乐的关系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书法?尤接近于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抽象美(和绘画塑雕的具象美相对)。?音乐不具有形状、色彩等可视性,它在时间的流程中表现出来,随生随灭,属听觉艺术,但却与以视觉形式出现的书法艺术有相似之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旎,谓之乐。?
《礼记。乐记》上说的音乐,与书法是一致的。书乃心画也,流美者人也,欲书先欲舒怀抱,沉秘神采,从而?书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书。?这种逻辑推理如出一辙。可见书法家与音乐家对生活中所唤起的情感,都是通过各自特有艺术语言来抒发的。张旭还曾曰:?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意?(《新唐书?文艺传》)。据考,?鼓吹?是乐曲名,其旋律在张旭的心中、笔下?转换?成了书法作品里笔墨的律动。如他的草书《古诗四帖》,作者在运笔勾线时,乍轻乍重、时急时缓、有聚有散、或导或注,点画飞动流畅,气脉生动,充满了音乐般的旋律感。?犹不考击之钟鼓,含律吕之声音?,?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微?。可以说是?凝固在空间里的旋律?,使人回味无穷。?凡大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张怀灌《玉堂禁经》)。笔法又好比乐器演奏的指法、吹法与弓法等。
书法通过点线的粗细、浓淡,行笔的缓急、强弱、章法(或谓结构)的疏密与节奏,诸如乐音的轻重、高低、长短、大小、强弱、单复等变化,构成旋律、节奏、和声等,表现作者对形象的情感,抒发自己的意境。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首动听的乐曲。再看音乐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多么象书法中的?飞流直下?、?重若崩云?的笔致,书法中的?似断还连?、?轻若蝉翼?的线条,不也就是音乐中的?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旋律吗,如果说,乐音是时间的延续,那么书法的线条从起到收,也是时间的占有。线条有间断,同样,乐音有休止,音乐讲究其和谐性,书法亦然。
唐人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得好:?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这是多么奇妙而又高层次的和谐!是画各异其形、点为体互乖、字为态悉殊,生气活泼的多样变化基础上的统一的和谐。所以,沈尹默先生把书法比为?无声而有声的和谐?。同时又寓变化于和谐之中,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如单调的长鸣,无起伏的发音,若过分变化,有可能会杂乱无章,如音乐中的噪音。《庄子?天运》中曰:?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
庄子的这一领悟宇宙里?无声之乐?的思想,不正是书法艺术深微的表现形式无声之乐?凝固在有形的线条之中,给人以暗示、诱导!如唐僧人怀素的草书,把风骨情操融会于笔墨之中,思潮随文章内容起伏,通过笔墨体现在纸上。有时干烈秋风、有时润含春雨,忽而蹄声得得、忽而万马奔腾,时似流水潺潺、时似一泻千初,或有雷霆万钧之势、或有闪电裂空之感。风云变幻、仪态万千,意气贯通、连绵不绝,虽然无穷奥秘,但节奏韵律,如同欣赏我国的民族器乐作品,以强烈的概括的情思美,把我们带入特定的意境之中,憾动我们的内心世界,获得美的陶冶。唐张怀瓘就说过:书法是?无声之音?,明项穆将书法比为?如彼音乐,干戚羽旎?,清包世臣也比之?如清庙之瑟,朱弦疏越?,现代郑诵先先生把书法叫做?看得见的音乐?。道出了对中国书法艺术与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书法与音乐的相似之处还表现在他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即有表情的具体性,而无表意的明确性。
如要表达某一具体的思想观点,那么音乐要借助文字的解释和解说人的述说或歌词,书法则借助书写的内容(诗文、警句等)。由此可见,一个是通过笔画,一个是通过音响,殊途同归,表现着人类内在的心理体验与微妙丰富的情感色彩及状态,让欣赏者在亲见其形,亲闻其声中,获得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唤起感情意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6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