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轮椅登顶1600米高山?全程无障碍景区来了
“山顶风景美,爬山累断腿。”高山、大漠、戈壁、海岛、草原、河流、湖泊……我国有数不清的名山大川,游不尽的自然风景。不过,山岳景区景色虽美,玩起来却很辛苦,需要良好的体力和毅力支撑。
不少业内人士就此分析,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景区的无障碍建设能在全国迅速推广吗?
“坐”着登山不再是梦想
中国老百姓日常把 旅游 称作“游山玩水”。据统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山岳型景区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由于山岳型景区具有地形地貌复杂、有效游览空间狭小的特点,每到 旅游 高峰期,登山之路都是“抬头看屁股,低头看脑袋”;下雨时,还会遇到“登山只见树,山顶全是雾”的尴尬。尤其那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头的台阶,让老年人、残疾人和推婴儿车的夫妇“望而生畏”。虽然大多数知名景区都建了登山索道,但核心景区的游步道基本都是依着山体修建,坡度很大,轮椅无法长距离通行。
莽山五指峰景区位于南岭山脉北麓,地处湘粤两省交界处,拥有“奇松、怪石、云海、杜鹃”四绝,2019年10月全新对外开放。
景区总经理许卫军介绍,“为了满足游客特别是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的出游需求,景区致力于全程无障碍 旅游 建设。从运营情况来看,反响还不错。”
今年34岁的李红芳,由于小时候罹患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行走。前不久在姐姐的陪同下,她来到莽山五指峰景区进行体验式 旅游 ,景区为她提供了轮椅和专人陪护。
景区的游步道坡度平缓,并通过索道、无障碍电梯、扶梯、提升机、爬楼机等设施,将不同海拔的游步道连接起来,形成无障碍游览环线。
在一天的游览中,李红芳登上了海拔1600多米的“望粤台”,也近距离观看了莽山标志性景观“金鞭神柱”。她说,“整个游览过程非常平稳,就像在公园里散步一样。”
3700米长的索道、140米高的摩天岭电梯、120米高的小天台电梯以及50多米长的自动扶梯,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
“上山索道的缆车轿厢,本来可容纳8人乘坐,但如果搭载乘坐轮椅的游客,只能容纳一个‘轮友’加一个陪护人员。”莽山五指峰景区营销总监谷林说,他们还有一个无障碍信息通报的微信群,对于老弱病残孕和婴幼儿等有无障碍游览需求的游客,工作人员会在群里及时通报,游客每到一个节点,景区工作人员都会等在那里,并提供必要的无障碍服务。
“第一个吃螃蟹的景区”
中国肢残人协会于2020年10月在莽山景区组织召开了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检查验收现场会。专家组认为,这样大规模的山岳型景区无障碍建设在国内外没有先例,莽山景区无障碍建设方面的 探索 对我国其他山岳型景区无障碍建设与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专家组组长、住建部无障碍专家委员会顾问吕小泉表示,“作为山岳型景区,莽山五指峰景区的无障碍通道连接比较完善,很注重细节的处理。我参观的国外地形复杂、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岳型大型景区,都没有建成类似的无障碍设施。”
山岳型景区的无障碍体系建设投资巨大。以莽山五指峰景区为例,总投资额约10亿元,其中投资成本最高、建设难度最大的是游步道、索道和电梯。
许卫军介绍,“莽山五指峰景区的无障碍体系建设,国内找不到可以借鉴的案例,也没有现成的规范和标准可以对照,我们只能因地制宜,摸索前进。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景区’,建设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交了不少学费。”
莽山五指峰景区无障碍体系建设之初,采购安装了多台楼宇用的爬楼机,游客可以上去,但是轮椅上不去,导致买设备的数百万元经费“打了水漂”。
后来,景区听取了中国残联和国内无障碍建设专家的建议,借鉴了机场、地铁站等局部无障碍体系的方案,建成了目前的运行系统。
景区副总经理黄路生建议,要满足景区接待大规模团队的需要,就势必对上述执行室内标准的提升机进行技术升级,一是提高运行速度,建议提高到每秒0.6米;二是推出室外机型,可以防雨、防潮、防冻。
无障碍环境需全 社会 共同建设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稳步增长,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人口老龄化是 社会 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另据全国残联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8500万残疾人。
从 旅游 业层面来说,老年人、残疾人是 旅游 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也向往诗与远方,国家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群体出游应有优惠政策。
吕小泉指出,无障碍 旅游 环境建设,贯穿每个人的全生命周期,是老、弱、病、残、孕、幼等全体 社会 成员的共同需求。我国在无障碍景区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山岳型景区无障碍建设遇到的难题多,技术复杂,投资巨大,有些景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许卫军说,“无障碍 旅游 环境建设就是为了今天的爷爷奶奶、明天的爸爸妈妈、后天的我们自己。”
莽山五指峰景区无障碍的专项 旅游 产品和专业服务还在不断地设计和完善中。景区外的吃、住、行、购、娱等环节还没有全面启动,旅行社的无障碍、酒店的无障碍、公共交通的无障碍以及 旅游 信息的无障碍等,需要全 社会 各行业共同参与。
带轮椅的老人适合去武隆吗武隆哪些景点带轮椅可以去
天坛公园是世界闻名风景最佳的自然风光,广场很宽阔,绿色通道建设成果显著,无障碍设施建设很齐全。残疾人坐轮椅,很舒畅,游览观光景点,大饱眼福,享受了精神愉快,这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成果!
天坛公园很大,无障碍设施很齐全,如果是手动轮椅,推的人会很累,因为太大了,如果是电动轮椅,那就畅通无阻了,但也只是走马观花,因为中国皇家大殿都是高台阶,那些有名的这殿那殿的,轮椅进不去,也就是门口看看,其它的都有无障碍,卫生间也都是无障碍。
希望能帮到你。
天坛是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60)年。明清两代帝王祭拜上天祈福,保五谷丰登的场所。
如果是残疾人去逛的话,因为天坛实在是挺大的,可以建议残疾朋友走个捷径。因为天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走花甲门(皇上老了后祭祀走的门)也是残疾朋友最佳的参观路线。选择性走无障碍路,最近距离的逛主要景点。
只能坐在远处看一看啦。
找无障碍的路走,我我坐轮子不知道怎么走到哪里都问下哪里有无障碍
花钱雇人抬着。
旅途的你我
9小时前 · 电子公司职员 旅游 领域创作者
现在每个 旅游 景点,应该都有残疾人通道。建议您一天少玩个景点,不至于太累,
第一天:天安门广场,故宫,王府井大街,
第二天:长城,鸟巢,水立方,
第三天: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北大,
第四天:恭王府,什刹海,烟袋斜街,南锣鼓巷,
第五天:雍和宫,国子监,簋街,798艺术区,
第六天:天坛,前门大街,大栅栏,老北京胡同游,
第七天:购物,返程,希望可以帮到您
天坛的设施很齐全,这点你用担心,到了后咨询工作人员,它们会指导你怎么走?
现在每个 旅游 景点,应该都有残疾人通道。建议您一天少玩个景点,不至于太累,
第一天:天安门广场,故宫,王府井大街,
第二天:长城,鸟巢,水立方,
第三天: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北大,
第四天:恭王府,什刹海,烟袋斜街,南锣鼓巷,
第五天:雍和宫,国子监,簋街,798艺术区,
第六天:天坛,前门大街,大栅栏,老北京胡同游,
第七天:购物,返程,希望可以帮到您
人家既想出去那肯定是有自己一定的方法。
因为种种原因需要带着轮椅的人是很多了,这些人也不能因为有个轮椅就哪里都不能去,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带着轮椅能不能去武隆。
带轮椅的老人适合去武隆吗看一看印象武隆演出还行,其他景点还是不太适应,太累了。
天生三桥可以,还有天福客栈,你一定要坐电梯下去。这样轮椅可以,否则走下山的话,轮椅不行呢。
仙女山森林公园,不用爬山,武隆还蛮多地方适合的,都不会很多人。
夏季电梯是要比走下去贵一些的。冬季就把所有支路全部封死,只剩华山一条道。当然这里有个小小的遗憾,就是山洞也不能深入了,记得上次来,山洞可以打着手电,往里走很远。而现在走不了10米就把路封死了。地洞整体大概也就几公里,而且全下坡路,正常情况下1个小时就可以走出来。加上拍照么,1个半到两个小时,足够了。
说实话,相比起天坑,地缝的综合评分会低不少。喀斯特地貌特质显著,但并没有天坑的壮观,整个景区平淡无奇。导游都不带队进来,全程缺少故事和亮点。另外就是入口进来的电梯承载量有限,需要根据客流大小不同程度排队等候。
一般散客拼团的导游,上午带领参观天生三桥,下午的天坑地缝就是散客自由参观啦。
地缝整体呈现为大写的“A”字形。地坑最深处是就A字的尖,俯身向下张望,地坑在山体峻岭中深不见底,宛如深渊凝视,让人心里阵阵发毛,心生恐惧。
从天坑最深处向外步行4公里,峡谷便渐渐开阔起来,山体能够被太阳照射到的区域多了,绿色也就随之而来,光秃秃的怪石嶙峋也渐渐富有了生机。从苔藓,到杂草,从小树,到成片的植被,无一例外地朝着向阳面舒展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7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