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大肉食有业绩吗?龙大肉食股价为何低?龙大肉食还要跌多久?
目前,国内的肉价都普遍偏低,特别是猪肉。同时,很多人在历史肉价调查中表示,目前正是肉类价格处于最低点,可以进行抄底操作。则作为投资者该怎样才可以选到适合自己呢?今天来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下一个关于农牧饲渔行业上市公司-龙大肉食!
在深入解读龙大肉食之前,我整理好的农牧饲渔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宝藏资料:农牧饲渔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龙大肉食成立于2003年7月9日,并于2014年6月26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还与超1000家知名企业合作。公司的经营范围为食品生产、生猪屠宰、牲畜饲养以及特有的珍贵优良品种的研发、养殖、种植和相关繁殖材料的生产等。
大约认识了龙大肉食的公司情况后,我们再来分析下大博医疗公司还有什么投资亮点,有没有投资价值?
亮点一:全产业链优势
龙大肉食目前已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逐步扩大自有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规模。同时还不断加强销售渠道拓展和公司品牌建设,通过各种门路增加产品销量。
其中销售渠道不仅有3235家加盟店,与多家大中型商场超市也有长期合作,另外和上海荷美尔、避风塘、上海梅林等多个食品加工企业供销合作,同时公司的产品销售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广泛的终端销售网络。
亮点二:生猪养殖技术优势
龙大肉食在生猪的养殖该版块,掌握着十分先进的养殖技术。把"六统一"的模式作为平时的管理模式,并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在种猪选育、生猪育肥、保健措施、饲料配方、防疫管理等多环节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亮点三:B端大客户先发优势
龙大肉食把B端的大客户当做预制菜肉类布局的主要渠道,目前与公司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有很多,例如百胜系统、麦丹劳系统、海底捞等1000家以上的食品加工和餐饮企业。同时,公司还继续招聘渠道营销端的人才,使公司的销售网络渠道建设和餐饮客户的覆盖加快了进度。
由于篇幅是有限的,更多与龙大肉食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有关的内容,我在这篇研报当中做出了整理,直接点击查看吧:深度研报龙大肉食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农牧饲渔行业虽然现在暂处弱势阶段,但由于一些肉类牲畜企业的减产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接连提升,将有可能在未来不长的时间,社会对农牧饲渔行业的需求快速回升以及肉类的价格反弹,农牧饲渔行业的企业利润将有可能大幅上涨。
综上所述,有不同于其他竞争对手的销售渠道是龙大肉食的优势所在,将会在价格反弹的前提下赢得巨大好处,在上市公司中还算不错。不过,文章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倘若大家想更加深入了解龙大肉食的行情,可以点击下面链接,即刻有非常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龙大肉食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龙大肉食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1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花蛤又称菲律宾帘蛤,是一种常见的贝壳类海产品,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域,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那花蛤如何去沙处理?价格多少钱一斤?可以人工养殖吗?养殖实用技术有哪些?从长沙马王堆市场了解到,一斤花蛤大概卖20元左右哦,遇到节假日,例如中秋可能会贵一点,去到30元一斤也是常有的。
花蛤如何去沙处理?
1、花蛤首先要用流水反复冲洗干净,然后用手稍稍揉搓一下,去掉壳上的淤泥。
2、如果有的地方手洗不掉,可以用硬一些的毛刷一点点的刷掉。
3、有时候存放花蛤的水很浑浊,买回来的花蛤里面就会存有很多的泥沙,因此这时就不能只刷洗花蛤表面,而是把花蛤泡在水里一段时间(大约2--3个小时),在泡的时候最好在水里放入适量盐,这样花蛤会比较容易适应,能较快的进行吐沙。
4、当泡到一定程度,花蛤会自己张嘴吐沙呼吸,这样能去除花蛤里面大部分的泥沙,再吃起来就不会感到牙碜了。
5、洗或泡花蛤时,不要使用餐洗净或其它洗涤剂,否则会污染花蛤。
花蛤可以人工养殖吗?
1、花蛤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
2、花蛤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海区,辽宁大连、长兴岛、河北北戴河、山东青岛、烟台、江苏连云港、浙江南麂、象山、福建平潭、厦门、广东海门、汕尾、香港,也见于朝鲜。
台湾分布台湾西部,台北县八里乡十三行遗址,澎湖大仓岛,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内海海域,台北县贡寮乡龙洞,屏东县恒春半岛,台湾东北角,金门後湖,金宁,金城,金沙,金湖,烈屿,桃园,新竹,苗栗县通霄,苑里,台中县大甲以北。
花蛤养殖实用技术有哪些?
1、选择养殖环境
花蛤养殖场地应选择交通方便,远离污染源且风浪平静,潮流畅通,地势平坦,退潮时干露时间不超过4小时,底质稳定,含沙量为70%~90%的中、低潮区滩涂,或底质、水质条件适宜围垦区内的池塘、滩地。已连续养殖多年的滩涂(或池底)需翻滩改良,翻出的泥沙经过潮水多次冲洗和太阳暴晒后,整平滩面,捡除敌害生物及杂物。易受洪水冲刷和泥沙覆盖的埕地要用芒草筑堤防洪,堤宽30~40厘米,堤高出埕面20~30厘米,以稳定埕面,防止种苗流失。
垦区内池塘、滩地养蛤,要做好堤坝、水闸整修,播苗前1个月先排干池水,连续曝晒池底15~20天,每亩用15~20公斤含氯量为25%~28%的漂白粉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消毒后用网目为0.25毫米筛网过滤海水,进水浸泡2~3天,排干池水,并重复浸泡排水2~3次,清塘后进水深30~50厘米。每隔2~3天每立方米分别用尿素0.5~1克和过磷酸钙0.1~0.5克作培养基础饵料,使水色呈浅褐色以利花蛤生长。
花蛤最适宜生长海水温度约为15℃~30℃,春天水温达到11℃以上时开始生长,冬天水温降至10℃以下停止生长,浙南地区花蛤生长最快的时间是4~6月和9~11月,12月至翌年2月生长速度极慢。花蛤生长速度随个体大小而有明显差异,个体较小的花蛤,其壳长和体重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个体大的花蛤。虾塘养殖花蛤水位应控制在滩面上水深30~50厘米。
2、科学繁育苗种
花蛤雌雄同体,一般两年性成熟,性成熟花蛤性腺分布在内脏团周围,并延伸至足的基部。雌性性腺呈乳白色,雄性性腺呈淡桔红色或奶**,精子呈狭茧型、长约3微米;卵呈圆球状、卵径约为70~90微米,卵外有一层胶质卵膜。
花蛤繁殖期在初夏,随种类和地区而有差异,辽宁、山东等地的产卵期在7~8月;江苏、浙江、福建在6~7月;广东、广西在5~7月。花蛤产卵期的海水表层温度约在27℃~29℃,胚胎发育适宜水温为24.9℃~31.4℃,26℃~28℃最佳;幼虫生长变态的适宜温度为24.9℃~31.0℃,适宜比重范围与胚胎发育相似;饲喂的饵料新鲜且质量较好时幼蛤个体大、变态早。花蛤幼苗适宜存活环境含沙量至少在75_以上,全沙质最好,幼苗对低比重海水适应性较强。
将0.5~1毫米大小花蛤幼苗分阶段培育成每500克50~70颗最适苗种。第一阶段将0.5~1毫米幼苗培育成0.8~1.5厘米小苗,筛取后再均匀分散,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适用中苗,培育池滩面上水深15~30厘米,以利底栖硅藻能较快生长,水位随水温升高而适当加高,池水以略带硅藻的暗褐色为好。
3、加强日常管理
可根据苗种规格不同播苗,小苗一般在4~5月,中苗在12月至翌年2~3月,大苗在产卵之前,即9月中、下旬,建议采用湿播又叫带水播以提高播苗的质量与效果。播苗后要及时检查种苗分布情况,过密的要散开,过疏或局部发生死亡的应补苗。小苗一般撒播的潮区较高,经6~7个月养殖后个体增大,摄食量增加,抗敌害能力增强,应移养到较低潮区加速生长。夏季烈日暴晒埕地较高的蛤苗要移到潮区较低处。易受台风、洪水、酷热以及漂油和其他污染物影响的养殖区,要做好防范和抢救措施。台风来临前要提早收获或移到安全海区养殖。洪水后要及时清理覆盖埕面的泥沙,集拢散蛤减少损失。
养成期间应经常检查及时清除危害严重的敌害生物,鱼类每亩可用茶籽饼5~8公斤捣碎泡水,均匀泼洒埕面;蟹、螺等敌害可用网具或手工采捕清除。垦区蓄水养蛤,要严防滤水网破损,可利用夜间灯光诱捕水中的鱼虾蟹等敌害生物或定期排干池水驱赶抓捕敌害生物。先将水位降至20~30厘米,再用漂白粉全池泼洒,经6~10小时,引入过滤海水冲稀,然后把水排干,经2~3个潮水反复冲洗即可。
垦区蓄水养蛤,要注意观察水色变化,晴天时每隔2~3天每立方米施尿素0.5~1克,使水色保持浅褐色。若水色变清、饵料不足时,每立方米可投喂1克豆浆作为代用饵料。花蛤经过1~2年的养成,壳长3厘米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从3~4月份开始,直到9月花蛤繁殖期前结束。
4、加强疾病防控
夏季高温导致花蛤死亡腐败后相互感染;烈日暴晒后的雷阵雨或连下暴雨使江河口的海水比重迅速下降;养殖密度过高,繁殖后个体瘦弱;养殖场塘内水质,底质遭受污染,有寄生虫病等因素都是造成花蛤死亡的重要原因,可每隔1个月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或二氧化氯0.125公斤等进行水体消毒杀菌预防疾病。
花蛤育苗正值夏季,水温较高,疾病防治及防除敌害生物尤为重要。育苗用水须以沉淀、沙滤、紫外线杀菌等方法处理,或全池泼洒漂白粉消毒。培育过程中用每升用0.5毫克土霉素防治病害,可抑制幼苗的大量繁殖,有利于幼蛤发育生长。因此在幼蛤稚贝培育期间,每天每立方米投1~2克或氯霉素,或新诺明,或呋喃唑酮,或土霉素等抗菌素抑制细菌繁殖。当稚贝壳面附有聚缩虫时,每立方米可投2~4克呋喃唑酮控制聚缩虫的繁殖效果较好;或往饵料池内每立方米泼洒4~6克青霉素或链霉素也能取得良好的防病效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7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