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鲇鱼养殖
不知道你是在家里养呢还是放在池塘里养?
家里是不太好养鲶鱼的,因为他个头太大,需要一个很大的鱼缸。如果他饿了,你可以拿泥鳅来喂他,但一般菜市场买来的鲶鱼是拒食的。
如果你买的是观赏鲶鱼那就好喂了,就拿金鱼食或是热带鱼食来喂就可以了,而且也不需要太大的鱼缸。具体养法就和金鱼一样。
如果你是放在池塘里养,请看以下的鲇鱼池塘养殖技术:
鲶鱼(Silurus asotus)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黑龙江鲶鱼不但个体大,生长快,而且耐低温,耐低氧,肉味鲜美,深受北方高寒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将鲶鱼池塘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池养鲶鱼的人工繁殖
1.1 亲鱼的选择:选择尾重0.5kg以上,雌鱼腹部膨大,生殖孔红肿,轻压腹部能挤出卵粒。雄鱼腹部狭小,轻压腹部能挤出白色精液。雌雄比例为1∶1~1.5,个体大小适宜。
1.2 催情:鲶鱼繁殖实践证明,鲶亲鱼经过产前培育生殖腺达到Ⅳ期末,催产药物最好使用马来酸地欧酮(DOM)与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合剂,剂量为每公斤鲶鱼注射2mg~5mgDOM+2μg~4μgLHRH?A2,两种药物的混合液背部肌肉一次性注射,催产率可达80%以上。
1.3 人工布巢:在产卵池中布置鲶鱼产卵附着物,方法与鲤鱼相似,但鲶鱼卵的粘性不如鲤鱼卵的粘性大,一部分卵粒易从鱼巢上脱落,落到池底易死亡。为提高鲶鱼卵的利用率,应在产卵巢底部布置底巢,其方法用直径0.8~1cm的铁杆焊成3m×1m的长方形框架,中间用筛绢连接,筛绢上面缝有着卵的棕榈皮,底巢着卵率占总产卵数的20~40%。
1.4 人工孵化:鲶鱼产卵后应及时把卵巢取出放入孵化池,防止亲鱼自残其卵。孵化池最好为水泥池,土池池底要平坦,无淤泥,水深0.5~1m以内,面积不宜太大,卵的密度为3万粒/m2水面。水质需严格过滤,以防水生动物对鱼卵的危害,其他孵化过程均与鲤鱼相似。水温在20℃左右3~4天破膜出苗,刚出膜的鲶苗吸附在鱼巢上,在静水或微流水条件下发育,形如蝌蚪状,孵出3天后应及时取出鱼巢,适时下塘。
2 池塘养殖技术
2.1 鲶苗发塘:鲶鱼出膜3~4天即可主动吞食大型轮虫及小型的枝角类,此时应及时下塘。鲶苗下塘后枝角类的丰欠是鲶苗成活率的关键,采用施有机肥的方法大量培育枝角类。当后期天然饵料不足时,用50目的筛网从其他池塘中捞取枝角类或新鲜的动物性饵料切碎投喂。池中动物性饵料充足,鲶苗生长速度较快,一般667m2放9万尾左右,经10~15天育成夏花,成活率可达50%,发塘水面最好在667m2以内。
2.2 鱼种培育
2.2.1 生态养殖培育鲶鱼种:大量施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及小型杂鱼,为鲶鱼提供营养较丰富的动物性活饵。该方法成活率高,规格大。1997年在4000m2池塘中放养鲶鱼夏花2500尾,占总放养量的54.3%,白鲢夏花700尾,占总放养量的15.3%,花鲢夏花1400尾,占总放养量的30.4%。鲶鱼苗放养前17天放养鲫亲鱼200尾,使其自然繁殖,每667m2施基肥和追肥各500kg,并投喂粉末饲料150kg喂养鲫鱼苗,经90天的饲养,鲶鱼平均每667m2产50.5kg,成活率达94.8%,规格达128g/尾。白鲢成活率78%,花鲢成活率85%,这种培育方法技术简单,易掌握,鲫鱼苗做为饵料鱼易获得。鲶鱼苗放养密度应以饵料鱼的多少而定,放养时间必须在花白鲢放养10天后才能放养鲶鱼夏花。
2.2.2 鱼种池搭配鲶鱼夏花:在鱼种池塘中搭配10%以下的鲶鱼夏花,不仅能清除池中野杂鱼、水生昆虫、蝌蚪等,还可增加主养鱼种的产量,提高池塘效益。1995年在驯化主养鲤鱼种池中放养12.2%(500尾/667m2)。1996年放养6.67%(300尾667m2)的鲶鱼夏花,在不影响主体鱼成活率及产量的情况下,每667m2增加鲶鱼产量43.75kg(投喂部分鸡肠子)和16.2kg。
2.2.3 成鱼池塘套养鲶鱼种:这种方法投资少,效益高,不需增加其他管理措施,特别在小型杂鱼较多的成鱼池中每667m2放养100~200尾的鲶鱼夏花,可育成每尾100~150g的鲶鱼种10~20kg,每667m2增加效益200~200元。
2.2.4 颗粒饵料驯化培育鲶鱼种:鲶鱼食天然动物性饵料或陆生动物性饵料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也较高。在饥饿状态下也食人工颗粒饵料,在池塘中用颗粒饵料可进行驯化养殖。但对饵料的营养要求比较高,驯化养殖中颗料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比鲤鱼含量高,鲶鱼种饵料蛋白质应为40%左右,动物性蛋白质(进口鱼粉)应占饵料蛋白质的30%以上。颗粒饵料的加工及驯化方法基本与鲤鱼相似,这种方法育成的鲶鱼尾重可达50~100g。1997年用667m2的池塘放养鲶鱼夏花6000尾,用颗粒饵料驯化,667m2产93.5kg,饵料系数3,平均尾重84.5g,成活率为18.44%。作者认为鲶鱼种成活率低的原因主要是饵料不适口,营养不全而导致规格大小不齐,大个体吞食小个体,当鲶鱼体重达10g左右,相互残杀严重,是影响鲶鱼规模化生产主要因素。为提高鲶鱼种成活率应从夏花开始补充投喂部分适口的动物性饵料。
2.3 成鱼养殖
2.3.1 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鲶鱼夏花放养在小型杂鱼较丰富的成鱼池塘中,667m2套养30尾左右。当年可达0.35kg以上,最大个体达0.75kg。667m2增加鲶鱼产量5~10kg。套养时以水源条件、池塘杂鱼多少灵活掌握密度。
2.3.2 成鱼池塘搭配鲶鱼春片鱼种:鲶鱼游动迟缓,对同一规格游泳速度快的养殖鱼类一般捕食不到,池塘中放养一定规格的鲶鱼只能清除池中的小型野杂鱼及有病的养殖鱼类。商品鱼池667m2放养尾重50~100 。
请楼主把你的鲶鱼具体情况说出来,我才知道究竟该如何养。
1、养殖池的建造
养殖鲶鱼,宜选择在水源干净无污染、便于换水、远离城市且交通便利的场所建池。池塘修建的保水性要好一些,不要透水。池塘里可种植一些不会蔓延的水草,这样可以提供栖息环境,但是不能被水草遮挡大面积水面,阻隔氧气,导致呼吸不好。进出水口覆盖网纱,防止其他动物进入,也防止鱼逃脱。四周要加高加固,设防护。
2、池塘清理
养殖池建好后就要给它消毒,消毒一般可采用干池法和带水法。干池法是将养殖池内的水放干之后,在阳光下暴晒2-3天,然后在养殖池内均匀地泼洒生石灰,浸泡一周以后,再洗刷干净池塘,之后灌清水浸泡,直到放养前两天,放掉水之后重新灌满水,准备投放鱼苗。带水法是将生石灰化浆趁热均匀地泼洒到池内,在生石灰的毒性消失之后再培肥水质。
3、鱼苗投放
选择在正规的养殖场采购鱼苗,鱼苗应选择规格统一、体表无伤、健康活泼、进食良好的鱼苗。鱼苗采购好后要先给鱼苗进行消毒,以免鱼苗感染疫病。可以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来规划投放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投放50-100尾3-5公分左右的鱼苗即可。最好在中午温度适宜时投放鱼苗。
4、饲料投喂
对于投喂鲶鱼的饵料,一般可选择商品饲料,并搭配昆虫等活体生物,从而保证鲶鱼的营养均衡。投喂要定时定点,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为宜,投喂量还要适宜,每次投喂完,以鲶鱼在3-4小时之内进食完最好。同时,还应密切注意观察天气以及鲶鱼的生长情况,及时增加或者减少投喂量。
5、日常管理
每天都要巡塘,查看水质的好坏和鱼的摄食情况。应尽量保持水质清新,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掉池水的1/4-1/2,如能保持长期微流水效果会更好。下雨天要防止鱼逃跑,高温天要注意增氧,保持水中氧气。
6、疾病防治
饲养期间每半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一次,以预防鱼病。一旦发现疾病,应及时隔离,全池消毒。由于鲶鱼属无鳞鱼类,对各种药物较有鳞鱼更为敏感,特别是含敌百虫成分的灭虫药,生产实践中应慎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7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