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养殖技巧(鸡痘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眼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特别是大型养鸡场。鸡患病后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则易引起鸡批量死亡,雏鸡感染鸡痘时则死亡率更高。随着现代养鸡业的发展,养鸡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增加,鸡痘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该病几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小日龄鸡发病率增高,发病鸡的病程以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养鸡者造成的损失惨重。因此,全面认识鸡痘的流行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当务之急。一、鸡痘的流行新特点鸡痘分布广泛,对养鸡业危害普遍 鸡痘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养鸡的地方都有鸡痘病发生,并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以春、秋两季和蚊蝇活跃的季节最易流行,在鸡群高密度饲养条件下,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体表寄生虫、维生素缺乏和饲养管理粗放,可使鸡群病情加重,如伴随葡萄球菌、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可造成大批鸡死亡,特别是大养殖场(户),一旦鸡痘爆发,就难以控制。小日龄鸡的鸡痘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鸡痘可以感染任何日龄的鸡群,尤其以感染育成鸡和产蛋鸡较为普遍,小日龄的鸡群感染发病的比例较低。因此,现行的鸡痘免疫程序和大部分疫苗(毒力较强)多适合于20日龄以上鸡群的免疫接种。但近年来,30日龄以下鸡群的鸡痘发病则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临床上曾有7日龄内的鸡群发生鸡痘病的报道。目前,许多养鸡场和养鸡户为防范小日龄鸡的鸡痘流行,进行了鸡痘首免日龄提前的尝试,尝试结果却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疫苗对小日龄雏鸡的免疫效果不如人意,免疫后的雏鸡依旧容易感染鸡痘;二是小日龄雏鸡免疫接种鸡痘疫苗后,疫苗不良反应严重,常常导致雏鸡免疫接种后精神沉欲,食欲不振,以致生长发育迟缓,并有部分雏鸡发生较高的死亡率,严重者甚至高达30%以上。因此,如何防范小日龄鸡发生鸡痘,成为目前家禽疫苗研制单位、畜禽防疫部门和养殖场(户)共同关心并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发病鸡群病程、死亡率有增高趋势 以往多数鸡群在感染后1月龄左右即可逐渐恢复健康,死亡率也较低,一般在5%以下,但近年来鸡痘发病鸡群病程较长,并且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健康,死亡率有增高的趋势,常在20%以上。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随着近年来养鸡业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养殖密度的增加等鸡群眼型鸡痘的发病率增高。发生眼型鸡痘后的鸡群采食、饮水均受到影响,抵抗力下降,易诱发感染其他疾病如新城疫、法氏囊、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病等造成混合感染,因而导致鸡痘发病鸡群的病程、死亡率增高。疫苗免疫失败现象越来越普遍 根据对养殖场(户)调查,几乎所有的养殖场(户)均按照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了鸡痘免疫,但是仍然不能有效地控制鸡痘的发生,疫苗免疫失败现象表现得越来越普遍。据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养殖场(户)对鸡痘的免疫接种途径不当,鸡痘的免疫接种属于黏膜免疫,只能采取刺种或羽毛囊接种,而一部分养殖场(户)往往采取注射免疫或饮水免疫的方法进行,因而造成免疫失败;二是鸡痘免疫后没能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即鸡群免疫后在部分鸡的刺种部位未能产生痘斑;三是鸡痘流行的病毒发生变异,高致病性的鸡痘病毒含有完整的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的基因并能激发体液免疫应答,感染这种鸡痘的鸡群易发生网状内皮增生症引起鸡群发生免疫抑制,从而导致鸡痘疫苗免疫失败。鸡痘与传染性腺胃炎的发病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据笔者临床观察发现,发生鸡痘特别是眼型鸡痘的鸡群常伴随传染性腺胃炎发生,其发病比例高达30%左右,而且分布区域广泛,并且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二、鸡痘的防制鸡群一旦感染了鸡痘,由此给养鸡生产造成的损失惨重。因此,必须严格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具体来讲,防范鸡群发生鸡痘应采取以下措施。1.实施免疫接种 防范鸡群发生鸡痘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现将目前使用鸡痘疫苗种类、接种方法和免疫接种注意事项介绍如下。鸡痘疫苗种类 鸡痘疫苗主要有三种:一是鸡痘鹌鹑化疫苗,该疫苗毒力较强,适合于20日龄以上的鸡群接种,对小日龄鸡群免疫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疫苗反应。二是鸡痘汕系弱毒苗,该疫苗毒力较弱,适合于小日龄鸡群免疫。三是喉痘灵(鸡痘——传喉二联基因工程苗),该疫苗对鸡群免疫后无任何疫苗反应,适合于20日龄以上的鸡群首免。鸡痘的接种方法 接种鸡痘疫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刺种法,即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将疫苗稀释后,用消毒过的钢笔尖或带凹槽的特制针蘸取疫苗,在鸡翅内侧“三角区”翼膜刺种。二是毛囊接种法,此法适合于40日龄以内的鸡群免疫,即用消毒过的毛笔或小毛刷蘸取事先稀释好的疫苗涂擦在鸡的颈背部或腿部外侧拔去羽毛后的毛囊上。鸡痘免疫接种注意事项 鸡痘的免疫接种方法不能采用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因为鸡痘病毒不易在消化道或深层组织中增值,所以采用饮水免疫或注射免疫产生的免疫效果不确定,其接种方法只能采用皮下刺种;对鸡群接种鸡痘疫苗后,应及时对鸡群的接种部位进行接种反应观察,一般接种4~6天后在鸡的接种部位会出现皮肤红肿、水疱、增厚、结痂等接种反应,如接种部位无反应或鸡群的反应率低,必须及时重新接种,否则易造成免疫失败。2.治疗鸡痘应以对症治疗并防止继发感染为主 鸡群一旦感染鸡痘,治疗仅能以对症治疗并防止鸡继发感染为主。可在鸡群饮水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如在饲料中添加万分之二的阿莫西林,防止鸡继发感染,尤其是防止葡萄球菌感染;对发生鸡痘破溃的部位可用1%碘甘油(即碘化钾10克、碘5克、甘油20毫升混匀,加蒸馏水至100毫升)或紫药水涂抹患部;对早期眼型鸡痘可用庆大霉素眼药水点眼;对黏膜型鸡痘可用千分之一甲紫溶液饮用,以缓解患鸡症状,并防止继发感染。3.消灭和减少蚊蝇等吸血昆虫危害 消除鸡舍周围的杂草,填平臭水沟和污水池,并经常喷洒杀蚊剂消灭蚊蝇等吸血昆虫;对鸡舍门窗、通风排气孔安装纱窗门帘,并用杀虫剂喷洒纱窗门帘防止蚊蝇进入鸡舍,减少吸血昆虫传播鸡痘。4.改善鸡群饲养环境 规模养鸡场(户)应尽量降低鸡的饲养密度,保持鸡舍通风换气良好;加强卫生消毒,每批鸡出笼后应将栏舍内全面清除,并彻底打扫干净,再用常规消毒药剂喷洒消毒灭源,饲养用具用沸水蒸煮消毒。遇高温高湿季节,应加强鸡舍内通风和吸湿防潮,以保护易感鸡群。同时要加强鸡群饲养,保持日粮营养全面,增强鸡群的抗病能力。5.防止鸡痘疫情传入 除平时做好鸡群的卫生防疫外,对引进的鸡群,必须事先作好鸡痘疫苗的免疫接种,鸡群引进后要经过隔离饲养观察,证明无病后方可合群。一旦发生鸡痘,应及时隔离病鸡,对重症者应及时淘汰,对死亡和淘汰的病鸡及时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对鸡舍、运动场和一切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对病状轻、经治疗转归的鸡群应在完全康复后两个月方可合群,同时对易感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防范鸡痘疫情扩散。

养殖技巧(鸡痘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三乡镇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镇内拥有各类外资厂企300多家,私营企业500多家,其中知名企业有宝元鞋厂、伟立制帽厂、皇冠皮件厂、曼秀雷敦制药厂等。在未来的旅游规划中,三乡计划开辟工业旅游专线。

黄圃镇是广式腊味发源地,是中山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商贸城镇,与石岐、小榄齐名,并称“中山三大镇”。

南头镇位于中国家电产业群中心地带,在附近聚集着中国五大品牌的家电产业,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和 TCL 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以及南头周边的美的、科龙、格兰仕等,具有良好的家电产业发展氛围,具备了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规模优势,是发展以空调、电视、冰箱等大家电为龙头,小家电为主的好地方。

板芙镇地处中山市南部,东傍五桂山,西临西江,南连珠海经济特区,北枕石岐中山城区,毗邻港澳,水陆两路交通方便。岐江河将全镇分成东西两区,河东区依山傍水,交通方便,105国道纵贯全区8.5多公里,该区工业兴旺,商业繁荣,已发展成为板芙镇初具规模的工业区和人口密集的城镇居民区和商贸区;河西区在岐江河和西江之间,河涌交错,土地肥沃,具备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到1992年初,板芙己有家俱、制鞋等为主的100多家外资企业。

沙溪纺织业已有数百年历史,1990年以来,沙溪的休闲服装生产规模迅速壮大,沙溪休闲服装品牌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休闲服装的重要生产基地。到1992年初,沙溪镇已有休闲服装企业300多家。

东凤镇以经营小家电、电子产品、石油化工、重工制造等为主。顺德的崛起,直接带动了东凤镇的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的电风扇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具规模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倒车雷达生产基地,全国燃气具生产基地。

坦洲镇的农产品和海鲜丰富,素有“金斗湾”美誉。改革开放后,有来自日、美、法、意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上百家外资企业在坦洲镇投资办厂,包括世界500 强的欣锠鞋业、小原光学、联邦制药等大型企业。涉及化工制药、纺织服装、皮革制品、电子配件、精密器械、五金、注塑、首饰等行业。

南朗镇农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全镇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量7700多吨。香蕉、荔枝、龙眼等水果种植面积1.6万亩,年产量9800吨,蔬菜种植面积4300亩,产量1.9万吨。淡水养殖7000亩,围垦养殖23000亩,水产总产量1.75万吨,产值1.6亿元,占全镇农业产值60%。以水果、蔬菜为主体的“绿色农业”和浅海养殖捕捞等“蓝色农业”渐具特色。著名的农产品有下湾龙眼、崖口荔枝、杨氏脐橙以及崖口、横门海鲜等。工业是以能源、针织、电子、电器、制鞋等为主。

大涌镇俗称“隆都”,地处中山市西南部,东临岐江,西靠西江,距石岐城区8公里,面积40.5平方公里,管辖6个居委会和2个村委会。全镇户籍人口2.8万多人,主要以生产红木家俱为主。到1992年,全镇已有红木家俱企业300多家。

古镇镇位于中山市西北边缘,是中山、江门、新会、顺德四市的交汇处 ,为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之一,距广州80多公里,乘船到港澳约75分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由古镇、 曹步、海洲三大片组成,下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6.5万人。 灯饰业是古镇镇的工业龙头,也是古镇镇的经济支柱。从1982年发展至1992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古镇已成为国内专业的灯饰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当时全镇已登记注册的灯饰厂企200多家,从业人员近1万人;形成了约1公里长的“灯饰一条街”,共有灯饰铺位200余家,产品还大量出口到港澳台地区、东南亚、日本、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古镇灯饰业的发展,带动了五金制品、塑料加工、饮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石岐乳鸽

石岐乳鸽,体形大、胸肉厚、肌肉饱满、肉质嫩滑爽口。最著名的是富华宫的“红烧乳鸽”,其色泽金黄,皮脆肉滑,骨软味美,真是吃后齿颊留香。另有一种烧法是“淮杞炖鸽”,汤味鲜美可口,鸽肉极为嫩滑。还有吊烧鸽、生炸鸽、卤水鸽等。

钵仔禾虫

钵仔禾虫,是将禾虫洗净后放钵仔中用剪刀剪碎充分出浆,再加上适量捣碎的蒜茸、陈皮、粉丝、旦白、榄角和油、盐等调味拌匀,放入锅中隔水炖熟,再将钵仔禾虫移至慢火炭炉或电炉上烘至干水有焦香味即可上桌。如将钵仔中烘好的禾虫切成小块用生猪网油包裹放油锅炸至微焦,味道更加鲜美。

三黄鸡

中山地区的名种鸡以三角镇沙栏鸡最有名,这里出产的三黄鸡脚短、颈短、头园、身肥、羽毛和皮肤、白色均呈鲜**,每只重约2至3斤,其鸡肉特别丰满,作白切油鸡或卤水鸡,皮爽脆肉、入口嫩滑。

沙溪扣肉

沙溪扣肉是中山沙溪镇的名莱,选料讲究,所选猪肉以偏肥的“五花腩”为首选。制作时先漂油,将原大块肉清水煮熟后,用特制的“钉板”把有猪皮的一面拍打再浸水使肥油漂出,然后加配料腌制再红烧,直至肉面变黄而皮色和瘦肉部份变红,然后切成块,每块夹一块已熟的粉葛,就叫葛扣,夹香芋就叫芋扣,用青菜或梅莱垫底就叫菜扣,隔水炖约一小时即可。这种扣肉味香肉滑虽肥而不腻,特别猪皮部份,味道更鲜。

五香狗肉

中山沙溪、大涌一带的五香狗肉非常出名。做法是把狗去毛、破肚洗净后,用铁叉刺入洗净的狗身,明火烧至微焦,将狗身残存的毛彻底烧光并减少狗肉内所含的水份,加入南乳等配料焖至狗肉可以嚼烂,狗肉香味四溢,越嚼越香。

小榄菊花宴

中山小榄镇以产菊尝菊而久负盛名,用菊瓣所特制的菊花宴,如三蛇菊花羹、菊花炸鱼球、菊花蒸肉丸、菊花鱼榄、菊花鱼片、菊花鸡、菊花海鲜、菊花焖猪肉、菊花炒牛肉等,每种菜式都有肉的鲜味,更有浓浓的菊花清香。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8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