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浙江一带的人有的那么富裕,他们大都是做什么的?
我是北方人,在南方工作快10年,认识了一个常熟的朋友,我们比较谈得来,对他家的情况大概了解一些。
他家是拆迁比较早,拆迁以后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联排别墅,听他说后来再拆迁的房子就只能选多层了。所以他家也是赶上了,他们现在住的是小别墅,旁边有大型的菜场,有一次他发了一张买菜的照片给我看,说实话当时挺震惊的,我没有想到一个镇上的菜场竟然那么大,侧面也能反映出他们那边的发达。
他是独生子,他爸近几年身体不太好,办了病退,领一份基本工资,在家里待着养身体,看病的花销社保基本能覆盖,自费的部分很少。他妈退休了,后来又去学了月嫂,现在镇上做月嫂,他妈现在领一份退休工资,还额外挣一份月嫂的工资。
他以前不想压力太大,不愿在上海买房,后来突然改了主意,又决定在上海买房子,家里一下子拿出两百万给他付了上海的首付,他家只是常熟某镇上一个普通的家庭,绝对算不上富裕,但他们这种家庭条件,在我们北方来说,真的算是很富裕了。
我想想我们县城的双职工家庭,辛苦一辈子出来,满打满算能拿出50万给孩子买房的也很少。可他们那里,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拿个一百多万出来给孩子买房很平常,我私下里思考过这个问题,发现主要是大环境的差异造成这样的区别。
我那个朋友大专毕业,他爸妈读书估计也不算多,参加工作比较早,他们那里就业机会比较多,村里有厂,吃住都在家,额外开销很少,比较容易攒钱。
我们北方村子里有厂的很少,农村人工作的头几年,生活开销很大,就算挣一样的钱,能攒下来的也很少。
我们村里有个女孩子,长的也不好看,也没有学历,就是嫁到江苏那边的农村,日子也过的不错。她们家里,四个人挣钱,都在村里的厂子上班,吃住都在家里,生活很稳定,开销也小,她们家每年攒上十几万很容易。她那种还是没有学历,没有专业技术的普通农村家庭。
所以我认为江苏,浙江那一带的家庭,普通的打工族也很多,并且这种家庭,靠着几十年的稳定积累,过得都还不错。
在中国大陆,江浙经济整体确实很发达,人均收入也较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政府政策倾斜。在中国,一个地方要发展,政府的各项配套政策如招商引资、税收、人才引进等都很重要。比如,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就入住了很多国内外公司,这个工业园区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做得很好。为了鼓励人才留下来,企业给员工交的住房公积金比例非常高。
二、地理位置优势。这里属于长三角地区, 历史 上就是鱼米之乡,水运、航运都很发达,方便开展贸易。并且,很多跨国公司的中国总部虽然设立在上海,但是会把工厂放在江浙,带动了江浙的经济和就业。另外,虽然冬天也会有雾霾,但是整体气候很适宜生活。个人最喜欢的城市是苏州。
三、江浙人自己也比较争气,民间创业氛围很浓。浙江的民营企业尤其发达,浙商老板很拼,并且很团结。我接触过不少浙江企业,老板和下面的高管做事都很专业。宁波有家 汽车 零部件企业均胜电子,在十几年前的时候里面的人就都是各个知名大企业挖过来的,按流程按规矩做事。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收购了多家欧美日 汽车 零部件企业,比如美国的百利得、日本的高田、德国的普瑞等。
那么,江浙人靠哪些行业致富呢?
江浙企业家涉及到的行业多种多样,企业规模也有大有小。跟生活息息相关的很多小商品(锅碗瓢盆等)都是在浙江的民营企业造的。技术含量高点的 汽车 零部件企业、家电及零部件企业在江浙也很多。这几年,浙江的互联网企业也很出彩。网上不是经常把上海和浙江对标,质疑为什么浙江的互联网企业风生水起,而上海完全没有动静吗?
江苏的情况也差不多。只不过苏南更发达一些。
对江浙本地打工者而言,可选的企业就更多了。除了民营企业以外,还有不少大型国企和有跨国企业。
当然,在江浙经济发展过程中,江浙的不少农民和其它本地居民也由于拆迁补偿等原因手里握有大笔存款和多套房产。要知道,同样是拆迁补偿,江浙的标准可比中西部地区高多了!
本人是江苏人,对浙江不太了解,但是江苏是很了解的,而且在苏州底下的一个县级市一张家港。
在网上都说江苏很富,只是相对于山沟沟里面的人可能要好一点点,也就是地理优势吧,是大平原。交通比较方便发达,去个县城不会绕很多路,不像有的地方去个县城,几十公里路在山里面绕来绕去变成100多公里。
江苏人大多没很富有,大多数给私人资本家打工,只是那边工厂比较多,你打工的话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你就不用租房费啊,成本低一点。
江苏人所谓的富,其实是勤劳。流血,流汗挣一点。其他地方六七十岁在家享福了,江苏六七十岁,厂里不要了。还在地里面种地。
但是江苏这边厂很多,工作非常好找。
江苏这边就是风气比较好,治安比较好,人文素质比较高,工资不拖欠。
欢迎大家到江苏张家港来工作。
家家都是百万别墅,这种说法肯定过分了。不过从统计指标上来看,江浙地区相对于其他省份确实是比较富裕的。
至于江浙地区做什么致富,这实际上就是主导产业的问题。江浙两省的主导产业还是有差异的。两地都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相对来说江苏的产业更重一些,浙江的产业更轻一些。
江苏的制造业当中,钢铁,机械,造船,化工,电子的地位比较高。浙江的制造业当中,纺织,塑料,小商品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另外,依托阿里巴巴和义乌小商品市场,浙江的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非常好,不过这不属于制造业而属于第三产业。
提问当中所描述的场景,应该是来自江阴华西村。华西村实际上是打着农村牌子的工厂。早在六七十年代,华西村就开始自办工厂,改革开放以后凭借着自办企业迅速繁荣起来。时至今日,华西村的这些企业发展其实并不是很好。现在主要依靠政治资源投入来维持运转。而且必须指出的是,家家小别墅,存款数百万,指的是核心华西村的村民。也就是当年最早和村支书吴仁宝一起创业办工厂的那批村民。后来并入到华西村的村民,没有办法享受这么好的待遇。而且华西村作为一个样板,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的江浙农村。
我八十年代去舟山群岛呆过,那里的渔民都挺富,打牌玩钱挺大的。那边做小老板的多。江苏不行。苏洲整个就是一个工厂。
我认识的江浙富人都是家庭作坊起家,做 汽车 配件产品的。发财了以后就征地建厂房,扩大规模。在江苏丹阳一带几乎家家有厂,至少是家庭作坊,恨不得70岁老太太都在上班,很少看到打麻将的闲人,活该人家发财,勤劳啊!家家都有钱,所以家家都挑儿媳、挑女婿,强强联合,日子越过越红火!
不是浙江人真的很难理解他们的勤劳,辛苦,早在80年代,他们的勤劳勤俭朴素可以说超乎人类的想相,很多厂里上完中班回家(夜里11/12点)只要不是大黑天,一碗稀饭后,再到地里干活,一直到第二天中午11点左右回家烧饭,睡觉,下午3点再去上班,总是白天黑夜的干,现在都有半夜承包地里打着头灯干活的人,和很多外地打工朋友聊天,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说,你们浙江(萧山)人想不通,这么有钱还要这么辛苦的工作,一天都不肯休息的。而说到温州乐清苍南等地方的人,山区多,大多数年轻人到外面做生意,特别团结,都有生意头脑,一句话,浙江人的财富大多数都是勤劳所得,你们就不要羡慕了。
先把题目说得更严谨一点。应该是江苏苏南,浙江除浙西南一带的人都很富裕,他们中以做生意的居多,当然也有普通上班族,整体来说农村人比城里人富裕。
我是湖北人,97年刚中专毕业就南下浙江,在浙江和江苏呆了二十多年,应该说对浙江和江苏还是比较熟悉。
97年我刚到浙江的时候,是在浙江湖州南浔和东迁之间的一个工厂务工,那时的南浔和东迁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我记得中间全部是农村,工厂的工人很多就来自周边的农村。 那时他们那边就全部是楼房了,而且从楼房的外观来看,很少有近期建的,差不多有五到十年甚至更早,也就是是湖州农村在80年代已经开始建楼房了。我们湖北农村到现在还没有全部实现楼房,楼房普及应该在2000年以后,从住房来看的话,浙江和湖北有着二十年的差距。
97年的时候,我们湖北农村有很多富余劳动力,但是不知道去哪里挣钱,到现在为止,仍然有很多人因为家庭或其它各种原因在家务农,因为附近没有工厂,没地方可上班。
我97年在浙江湖州的时候,南浔和东迁308国道之间全是工厂,附近的村民全家都在工厂上班,你想想那时上班和务农收入相关有多大,有些地方建厂因为是用的村集体的地,村里的人每年还会有分红。
除了这些收入,还有房租收入,附近工厂多,租房子的自然就多,他们靠出租自家的房子每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有收入加起来,几乎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这是上班族,后来在江苏苏州和昆山的工厂上班,附近农村的上班族也是如此,当然随着苏州和昆山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多农村人靠拆迁成了千万富翁。
再说说做生意的。
我们小时候应该有印象,有浙江人弹棉花,收牙膏皮,收破凉鞋,在那个以农业为主的时代,我还听到村里有人嘲笑他们说,这些浙江人怎么这么穷,家里连吃的都没有,都跑到外面讨生活来了。
这应该是浙江最早开始外出做生意。我在浙江湖州织里一家民营企业做了几年总经理助理,经常听老板讲起他的创业之路,这也应该是所有老板创业的一个缩影。
这个老板在80年代初,十几岁的时候就辍学了,因为亲戚有做生意的,就跟着亲戚全国各地到处到,贩过水果,卖过衣服,反正什么赚钱干什么,那个时候只要有胆量,肯吃苦就能赚到钱。
赚到一点钱后,这个老板开始做起坯布生意,然后又做童装,织里的童装和坯布全国有名,但其实织里并不产坯布,都是委托苏北、河南、山东等纺织厂加工,硬是把一个不生产产品的地方变成了产品集中地。 然后亲戚朋友看到做生意赚钱了,便纷纷跟着一起干,这样人带人,人介绍人,生意就抱成了团,慢慢做得大起来。
任何事情的背后其实都有它内在的原因,浙江和江苏人的富裕其实也代表了他们的那种敢为人先的精神。
这一带的居民是怎么富裕起来的?肯定是很大程度的融入了经济。那里有相当比重的居民从事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像义乌这个内陆小城市,纯粹是因为商业贸易而兴盛起来的。那里的工业和工业都不算发达,但商品集散、转运、批发带来了巨大财富。因此,当地居民相当富裕。
(义乌)
江浙一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应该说从春秋时代的吴国、越国,到隋唐时代的扬州、苏州,再到现在的上海、苏州、杭州,都是持续繁荣。所以说,江浙一带,已经繁荣了2000多年。
古代江浙一带的繁荣主要是因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地形平坦、阳光充足、雨水丰沛,所以当地的农业特别发达。“苏湖熟,天下足”就是指当地的农业产量高。农业发达之后,手工业、商业也就会繁荣起来。江浙的丝绸就是农业发达之后的产物。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为江浙地区带来滚滚人流物流,商业开始繁荣。唐朝中后期,扬州就成为了全国最繁荣的城市。“扬一益二”的说话就是印证。
到了近代,江浙一带遭受了很大的摧残,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日本侵华战争等。但由于这里经济基础较好,所以经济 社会 文化恢复很快。1949年之后,江浙一带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地区,布局的大量产业,包括 汽车 、钢铁、石化、纺织、造船等等。上海、南京、杭州成为了全国知名工业城,“沪宁杭”工业带由此出名。
1978年之后,这里是国家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上海、南通、宁波、杭州成为了重要港口城市。随着大量外资的涌入,江浙一带经济,尤其是外资经济发展的非常好。像昆山、张家港、江阴、常熟、太仓等中小城市的经济迅速崛起。目前在全国百强县的前10强中,江浙两省占了大部分。
江浙一带人有种艰辛创业抱团合作的精神.创业.与.外出打工是不一样的.打工只能小康.创业成功它就不样.会带动各行各业的地方发展.当地税费增收.循环发展.(列如浙江柳市(正泰.德力西.)电器.桥头的拉链扭扣.桥下的教玩具.欧北阀门.温州皮鞋.眼镜.服装.金乡印刷.诸暨领带.路桥塑料.造车(吉利).青田石雕.庆元香菇.安吉席业.萧山制伞.义乌小商品.等一大批区域特色.都是经过他们艰辛努力奋斗而发展起来的.这么爹产品又要多少人去推销.开店带会来的就真金白银啦.
很多出生在江浙一带的小伙伴们,他们也会发现当地的一些企业商业,他们的经营之道都是非常的有技巧。并且这些地方他们出的一些人才也是比较多的,甚至现在国家也是在用浙江这个地方设立了西湖大学。所以能够感受到在当地不管是人才方面还是在经商的方面,都是有着非常多的惊人的业绩。
经营之道都是非常的有技巧而且这个地区的人也是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所以也会让很多人都会觉得浙江这个地方是出人才的。并且当地也是有很多人才,他们在经商这方面有着非常多的技巧,仿佛他们天生就比较会在这个市场上进行一些营销,或者是去做生意。并且在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传统,所以对于很多国人来说,都会觉得浙江这个地方的人他们的头脑是非常的聪明的。
他们的头脑是非常的聪明
甚至在一些富豪榜上面也能够发现排名在前多少位的有很多位都是来自于浙江这个地区的人,所以也让很多小伙伴们感受到是不是这个地区的人,他们从小就对于经商这方面有着比较熟悉的套路,或者是他们对于财商这方面也是有着比较好的优势。所以才会让他们在这个成长的道路中对于经营,或者是经商这方面有着比较突出的成绩。经常有人说浙江人这里的很多人都非常的会做生意,就像是犹太人一样,他们的头脑仿佛非常的聪明,而且有很多富豪都是从做生意起家的。
从做生意起家
但是像这样的一个情况,也让大家举出了大量的例子,比如说像马云他就是属于杭州人,并且之前的一个首富丁磊,他也是属于这个地区的人。所以也成为了因为大家广泛认同的首富聚集地了,但是一个人他的成功与否,或者是他的经营是否能够成功。并不是决定于他出生在哪个地区,而是看他个人的一些能力,和他的性格决定命运。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9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