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鱼养殖周期
三文鱼的养殖周期
养殖的三文鱼从幼苗到成熟上市,一般需要2年左右。
三文鱼养殖条件和成本
三文鱼在自然条件下,喜欢栖息于水质澄清、无污染的水域中。其生活的极限温度为 0℃和30℃,生长最适温度为16~18℃。在适温范围内摄食旺盛,生长迅速。低于8℃ 或高于20℃,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性喜逆流和喜氧的鱼类。丰富的水量和水流的刺激 可保持三文鱼良好的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因此三文鱼的养殖多采用流水养殖,适宜的水 流速为2~30cm/s。对水中溶解氧要求很高,其适宜的溶解氧量为6mg/L 以上。最适的 pH 范围为 6.5~6.8。
喜欢清澈透明、无污染的水体,属于广盐性鱼类,既能在海水中 生活,也能在淡水中生长。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已逐步转为杂食,能很好地摄食人工配 2 合颗粒饲料,可集约化人工驯养。
三文鱼的养殖周期是多久
挪威养殖的三文鱼共有四个生长阶段:
第一阶段:鱼卵(受精卵)
挪威三文鱼养殖是从陆地上的培养基地里开始的。挪威人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分析出了三文鱼种鱼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技术,控制繁殖期,延长了三文鱼的产季,并且三文鱼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与野生三文鱼一样,挪威三文鱼是在淡水中受精的。它的受精卵在孵化前,会被保存在恒温状态下约80天。
第二阶段:鱼苗
孵化后的三文鱼被称为“鱼苗”,鱼苗的营养来源是自己的卵黄囊。孵化后的两到六周,鱼苗就可以开始进食饲料,并被转移到较大的淡水鱼池中。
第三阶段:幼鱼
在淡水鱼池中生活10-16个月后,三文鱼们已经可以被转移至海水中。
在这个阶段,虽然每条三文鱼的重量不到60-100克,但它们已经度过重要的“银化”转变期。这个转变期让三文鱼得以在海水中生存,变成“幼鲑”。
第四阶段:成年三文鱼
变成“幼鲑”三文鱼还需要在大西洋的峡谷养殖场继续培养14-22周。为了保证养殖出健康的挪威三文鱼,挪威人调配出了70%为蔬菜原料、30%为海洋原料的粒状饲料,这个饲料的营养成分与野生三文鱼在海洋中所吸收的养分是一样的。
三文鱼要养殖多少年
国内养殖的三文鱼个头普遍较小,约重1~2斤,如需大量供应市场,三文鱼重需4~6斤方是最佳重量,色度达28度,养殖的三文鱼从幼苗到成熟上市,一般需要2年左右。
三文鱼生长周期
三文鱼为溯河洄游性鱼类,在河溪中生活1~5年后,再入海生活2~4年。产卵期为8月至翌年1月。溯河产卵洄游期间,它们跳越小瀑布和小堤坝,经过长途跋涉,千辛万苦才能到达产卵场,而且还不摄食。
每年的大概是7月~10月间,会有成千上万条三文鱼到加拿大佛雷瑟河上游的亚当斯河段繁衍后代。
它们都是从太平洋逆流而上而来的。行进的过程是逆流而上,而且每行进一个阶段就有一个层梯式的“增高”。到一个“层梯”,就好比我们上台阶一样,需要迈步向上。而鱼只能靠身体不停地跳跃,才可能达到下一层梯。(如同鲤鱼跃龙门一样。)可是因为特殊的环境及三文鱼特别的产卵习惯,必须要到达这个长距离高海拔层梯的上游,才可以产卵。所以它们所跃的不仅仅只是一两层的“台阶”,而是很漫长的回流之路。
在这些台阶上面,会有许许多多即将冬眠,需要补充食物的熊。这些熊会叼住因跳起而露出水面的鱼儿,所以也会有许许多多的鱼死于熊逐渐肥大起来的肚子里。
只有经历过层层难关后,三文鱼才可以抵达最上游的一个平静的湖面产卵。产卵后,三文鱼死亡,结束它的一生。
还有一些鸟类会食用三文鱼们辛苦产下的卵,供给自己生存。而三文鱼死去后,它们的尸体会供许多动物食用。也有一些类似狼的陆地动物会叼着三文鱼,在森林内觅食。而食用后,陆地动物则会将剩下的残骸留在那里。随着时间的流逝,残骸慢慢腐烂在地里,成为大树的养分,帮助森林成长得更加茂盛。
孵出的小鱼苗将会重新回到海洋,成长之后,它们又会沿着长辈走过的路成群洄游,奇怪的是它们总是能准确找到母亲产卵的地方,重复同样的悲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9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