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季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1、防浅水
冬季雨水少,很容易造成鱼塘中水位明显降低,冬天鱼塘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会给鱼的生长带来不利。
2、防缺氧
正常情况下,每年进入冬季后,池塘养殖出现泛池泛塘的现象明显减少,比起夏季和初秋高温季节发生情说明显减少。但是,有些池塘也会在冬季出现泛池泛塘,比如肥水池塘的鱼类、深水池塘的鱼类、网箱养殖的鱼类。这些情况下的鱼类,常因忽视管理而发生冬季缺氧浮头,甚至严重死亡,给养鱼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是气温下降时,深水、肥水和网箱高密度养殖的水域表层的水温较下层水温低,其比重也较下层水大,致使表层冷水下沉,下层温水上浮,形成水体的垂直对流。而深水层的水体是缺氧甚至无氧的,缺氧和无氧的水体上浮,就会造成上层的水体严重缺氧。同时,水体的这种垂直运动,加快了池塘底部沉积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增大了水体内部的耗氧量。加上冬季太阳光照少,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产生的氧气不足,因而常造成养殖环境溶氧不足,加之鱼类密度大,因此容易出现缺氧浮头甚至产生死亡的现象。
4、防冻害
寒冷的冬天常常使越冬的鱼种受到冻害,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可以采取这几种方法来避冷增温:
(1)设障避害,在鱼塘北边用木竹棍打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秸秆,设置人工屏障来抵挡北风。
(2)施粪升温,每亩水面投施畜禽粪便500公斤左右。利用肥料发酵、分解、释放出热量的原理来升高水温。
(3)烟熏制暖,每逢白天北风呼啸就是夜晚有霜冻的前兆,可将湿稻草、柴禾堆放在鱼塘岸边生火熏烟来制造暖和气氛、减弱霜冻程度。
(4)投放水草,冬季往鱼塘投放一定数量的水草,让鱼在草丛中取暖驱寒。
(5)注水增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浅水面经日晒升温的浅水注入鱼塘。
使用。水产使用抗生素的风险:
1、耐药菌株的产生
在生产上低剂量、长时期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后,会出现药效减弱或完全消失的现象,这是因为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了抗性或耐药性,即产生了耐药菌株。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得生产上用药量越来越大,药效越来越差,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防治难度。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也对人类的公共卫生构成了威胁.
2、在水产品中产生药物残留
抗生素使用后进入水生动物的血液循环,大多数会被排出体外,极少数则会残留在体内组织中,并且随着多次使用在体内蓄积起来。抗生素的残留在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会影响水产养殖业本身的发展,特别对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增加负荷。
3、破坏了微生态平衡
水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其中有许多有益微生物,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水生动物的肠道里也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如乳酸杆菌、部分弧菌等。它们在维持水环境的稳定、水生动物代谢平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成为水产动物体内外微生态平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生素的使用在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可能会抑制这些有益微生物,使水生动物体内外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微生态环境恶化或消化吸收障碍而引起新的疾病。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其利弊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已经受到许多专家的普遍关注。因此,为了人类的健康和水产养殖的发展,应该科学、合理地认识抗生素使用的利和弊,在生产中谨慎使用抗生素。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9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