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地下水监测设备有哪些

地下水监测方法有哪些?

地下水监测设备有哪些

测方法

1、地下水位动态监测:宜采用已有的水井、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或工程中的钻孔、探井等进行。当钻孔易堵塞时,可在钻孔中安装过滤器进行监测。

2、水质监测:应定时取水试样,按监测的目的、要求进行水的物理化学成分分析。

当地下水可能被污染时,应在不同范围、不同深度取水试样进行化验分析,查明污染水的空间分布和污染程度。

降水设备

井点管、连接管、集水总管、滤料。

井点布置

对于铁路桥涵的基础在地下水丰富地段,一般采用单排环型布置,利用单排井点降水,降水深度不宜超过5m。

首先进行基坑处原地面标高的测量,根据地面标高及基底设计标高确定基坑开挖深度,计算开挖坡率及开挖尺寸,依据开挖尺寸,在距离基坑边缘约1.0m处,布置井点吸水管位置。

高程布置

井点吸水管的滤水管必须埋设在透水层内,埋设深度可按下式计算:H1≥h2+h1+il1(m)

h2:井点管埋置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

h1:基坑底面至降低后的地下水位线的距离,一般取0.5~1.0m

i:水力坡度,环型井点降水一般取1/10

l1:井点管距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

按照上式计算出来的H1值,一般情况不超过6m,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不超过0.3m,如果大于6m,则要降低井点系统顶面标高。

扩展资料

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挖井点沟槽→冲孔→下设吸水井点管→灌填粗砂滤料→铺设集水管→连接集水管与井点管→安装抽水设备→试抽→正式抽水→基础施工→撤离井管。

利用7.5KW高压水泵,通过软管与一根特制的Φ40钢管相连,钢管端部设有喷水孔,由两名操作工人手持钢管在集水管位置上下抽动,直至成孔,成孔深度一般比滤管深度0.5m,冲孔时注意冲水管垂直插入水中,并做左右上下摆动,成孔后立即拔出Φ40冲水管,插入井点管,,以免坍塌,集水管放入完成后,向孔内灌入少量粗砂,保证流水畅通。

每根井点管埋设完成后应检查其渗水性能,检查方法为,在正常情况下,井点口应有地下水向外冒出;否则从井点管口向管内灌清水,看管内水下渗情况,如果下渗越快,说明该管质量优良。

然后铺设Φ100集水钢管,集水管与井点水管之间的连接采用L=1.2m,Φ40的橡胶软管连接,两头用铁丝拧紧,外涂抹黄泥,以防漏气,最后连接真空水泵进行试抽。

试抽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接头的质量,井点的出水状况,真空泵的运转情况,如发现漏水、漏气现象,应及时进行加固或采用黄泥封堵处理,因为漏气会影响整套系统的正常工作,影响整体的降水效果。

井点降水在使用时,要求不间断的连续抽水,真空泵旁侧必须配有备用发电机,一但停电,立即要进行恢复,否则可能造成基坑大面积坍塌,井点降水的正常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原则应立即检查纠正,在降水过程中,要派专人观测水的流量,对井点系统的维护观察。

百度百科-轻型井点降水

百度百科-轻型井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1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