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大学语文多选题

1、ABC 2、ABCD 龙光指龙渊剑的光芒,龙渊剑又称作“丰城剑”,是有典故的。

大学语文多选题

3、BCE 4、 ABC 5、 AD 6、 AC 7 、ACE

8、 ACD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一说乌桕)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9、1楼的我晕,B是李煜《虞美人》中的。正确的答案是:AC

D出自李煜的《相见欢》E是李商隐的诗

10、ABC 高适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也是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2015年自考《大学语文》冲刺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早雁》中含有双关语义的是()

 A.虏弦开

 B.仙掌

 C.孤影过

 D.逐春风

 2、《再别康桥》中,隐喻美好理想的是 ()

 A.西天的云彩

 B.河畔的金柳

 C.康河的柔波

 D.彩虹似的梦

 3、作者在写作《宝黛吵架》时运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是()

 A.行为描写手法

 B.直接心理描写手法

 C.肖像描写手法

 D.间接心理描写手法

 4、《鹧鸪天》中“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抒情手法是()

 A.借景物抒情

 B.借比喻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象征抒情

 5、当“金鲤鱼”出葬那天,发生的事情是 ()

 A.振丰扶着母亲的棺柩从小门抬了出去

 B.振丰扶着母亲的棺柩由大门抬了出去

 C.振丰扶着母亲的棺柩从侧门抬了出去

 D.亲生儿子振丰在日本还没有回来

 6、侯方域创作《马伶传》的意图是 ()

 A.反映历史情况

 B.反映当时的世风民情

 C.说明竞争激烈

 D.讽刺当朝权*

 7、贺铸的《鹧鸪天》中,借比喻抒情寓意的句子是 ()

 A.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B.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C.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

 D.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8、宝黛吵架的原初由头是 ()

 A.张道士为宝玉“提亲”

 B.宝玉与宝钗的“金玉相对”说

 C.宝玉摔砸“通灵宝玉”

 D.黛玉铰“通灵宝玉”上的“穗子”

 9、现代文学,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的京味儿的作家是 ()

 A.茅盾

 B.曹禺

 C.老舍

 D.刘心武

 10、《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 ()

 A.借景物抒情

 B.借象征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典故抒情

11、中国古典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是 ()

 A.《山海经》

 B.《聊斋志异》

 C.《唐传奇》

 D.《西游记平话》

 12、 《苦恼》的主要情节是 ()

 A.大雪纷纷下,车夫无生意

 B.车夫死儿子,年老无依靠

 C.母马挨鞭子,车夫遭打骂

 D.苦恼无处诉,只能对马说

 13、 《婴宁》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总导演是 ()

 A.狐母

 B.鬼母

 C.王子服

 D.婴宁

 14、德拉费尽心思攒钱的目的是()

 A.在圣诞节能与杰姆出去玩

 B.在圣诞节能给杰姆买礼物

 C.在圣诞节能给母亲买礼物

 D.在圣诞节能给父亲买礼物

 15、 婴宁“爱笑”的性格特点主要源于 ()

 A.自然天性

 B.鬼母教养

 C.环境影响

 D.自我修养

 16、下列不是《红楼梦》的别名的是()

 A.《石头记》

 B.《木石奇缘记》

 C.《金玉缘》

 D.《金陵十二钗》

 17、 《断魂枪》中,沙子龙将镖局改为客栈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梦先醒,主动求变

 B.迫于时变,不得不变

 C.广开财路,多种经营

 D.以商养武,发扬国术

 18、 下列诗篇,表达诗人重游故地时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情怀的是 ()

 A.闻一多《一句话》

 B.徐志摩《再别康桥》

 C.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

 D.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9、 贾宝玉和林黛玉吵架的根本原因是()

 A.两个人性格不合

 B.两个人爱得太深,反生争吵

 C.两个人都在耍小脾气

 D.两个人都怀疑对方的忠贞

 20、下列《鹧鸪天》中的词句,含有“琴瑟知音”这一典故的是()

 A.梧桐半死清霜后

 B.头白鸳鸯失伴飞

 C.原上草,露初唏

 D.旧栖新垅两依依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雨巷》一诗中丁香姑娘的丰富蕴含包括 ()

 A.西方文明

 B.现实斗争中的革命追求

 C.抽象哲理方面的“美”与理想

 D.日常生活中的梦中情人

 E.自己热爱的祖国

 22、 戴望舒在《雨巷》中 ()

 A.以丁香自喻,表现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自傲精神

 B.以丁香比喻姑娘,暗示对于美好的理想的追求

 C.所写的“我”是一个处于失恋的苦闷与失望中的青年

 D.所写的“我”是一位沉醉于追求美好理想的游子形象

 E.所写的“我”是一位敢于同旧世界决裂的革命者形象

 23、《金鲤鱼的百裥裙》的叙事特点有 ()

 A.使用倒叙方法

 B.以百裥裙为中心线索

 C.行文夹叙夹议

 D.以儿子的行为侧面烘托金鲤鱼

 E.结尾以裙子尚未完工来深化主题

 24、 《金鲤鱼的百裥裙》内涵深刻性的主要体现有 ()

 A.时代变迁消解了等级观念

 B.等级观念渗透到日常生活

 C.身份意识浸透小人物心灵

 D.等级意识遭到儿孙的唾弃

 E.寓深意于不动声色的白描之中

 25、 《聊斋志异》在创作中所继承的传统作品主要有 ()

 A.《史记》

 B.六朝志怪小说

 C.唐传奇

 D.宋词

 E.元曲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6、 我有志,匪伊朝夕

 27、 梧桐半死清霜后

 28、 交民巷里的洋人

 29、金河秋半虏弦开

 30、 不觉的潸然泪下

 31、到了颓圮的篱墙

 32、 重过阊门万事非

 33、 她说顾绣虽然翎毛花卉山水人物无不逼真

 34、 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

 35、 生闻之,不觉解颐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A.概括这段描述的大意。

 B.总体来说,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C.这段文字对表现作品主旨有何作用?

 37、 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可是,现在他身

 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他自己在后小院占着三间北房,大枪立在墙角,院子里有几只楼鸽。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是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

 A.举例说明这段文字中对沙子龙的描写所运用的三种人物描写方法。

 B.沙子龙“镖局改了客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C.沙子龙夜间练枪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38、阅读《早雁》,回答问题: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A.概括四联大意。

 B.诗中暗指回纥统治者发动战争的是哪一句?

 C.“云外惊飞四散哀”这一句比喻了什么?

 39、 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谁知这个话传到宝玉黛玉二人耳内,他二人竞从来没有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话儿,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

 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着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儿,不觉的潸然泪下。虽然不曾会面,却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正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

 A.这里所说的“冤家”是什么意思?

 B.此段文字表现宝黛怎样的心情?

 C.举例说明此段文字心理描写的特点。

 40、 阅读《再别康桥》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A.这里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B.反复重复“轻轻的”有何情感表现作用?

 C.“西天的云彩”有何象征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用以强化爱国激情的一个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比拟

 C.反复

 D.排比

 2、使《再别康桥》的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 ()

 A.情景交融的意象美

 B.章节整齐的建筑美

 C.韵律和谐的音乐美

 D.婉转优雅的语言美

 3、《苦恼》中写马儿挨了鞭子,姚纳挨了脖儿拐,这种表现方法是 ()

 A.对比

 B.类比

 C.铺垫

 D.象征

 4、下列作品中,运用了倒叙方式的是()

 A.《苦恼》

 B.《麦琪的礼物》

 C.《哦,香雪》

 D.《金鲤鱼的百裥裙》

 5、《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既暗示夫人逝世不久,又是实写坟场景象的句子是()

 A.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B.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C.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

 D.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6、《哦,香雪》一文要表现的主旨是 ()

 A.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敏感

 B.现代文明对古老中国文化的冲击

 C.中国古老文化的质朴美

 D.中国古老文化的质朴美对现代文明的需求

 7、《麦琪的礼物》作者采用虚实双线并行的结构,其最主要目的是 ()

 A.避免重复

 B.留有余地

 C.制造悬念

 D.强化矛盾

 8、《宝黛吵架》中负气砸玉的人是()

 A.宝玉

 B.黛玉

 C.袭人

 D.紫鹃

 9、徐志摩《再别康桥》节奏流畅,音节顿挫,韵律和谐,体现了诗歌体式的 ()

 A.对称美

 B.绘画美

 C.音乐美

 D.建筑美

 10、下列《鹧鸪天》中的事物含有生命短暂喻义的是 ()

 A.梧桐半死

 B.鸳鸯失伴

 C.草露易唏

 D.挑灯补衣

 11、 《麦琪的礼物》的语言特点是()

 A.诙谐幽默

 B.平易素朴

 C.清新优美

 D.雍容典雅

 12、 《再别康桥》章节整齐,句式匀称,体现了诗歌的 ()

 A.建筑美

 B.音乐美

 C.意象美

 D.情感美

 13、 杜牧《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归的诗句是 ()

 A.云外惊飞四散哀

 B.长门灯暗数声来

 C.岂逐春风一一回

 D.水多菰米岸莓苔

 14、 《再别康桥》中“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夸张

 15、 《婴宁》情节发展的内在脉络是 ()

 A.狐母生狐女、埋荒山、求合葬

 B.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

 C.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

 D.婴宁隐于笑、爱笑、矢不复笑

 16、 “金鲤鱼”令人心碎的遭遇及其凄惨一生的最深层原因是 ()

 A.许大太太明定规矩的阻止

 B.龚嫂子不动声色的反对

 C.周围其他人的质疑

 D.当时人们具有的身份意识和等级意识

 17、 杜牧《早雁》一诗,通篇运用()

 A.比兴

 B.对仗

 C.典故

 D.谐音

 18、 《婴宁》作者对婴宁性格转化的基本态度是 ()

 A.由衷赞赏

 B.无可奈何

 C.大加鞭笞

 D.极其悲痛

 19、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

 A.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

 B.直抒胸臆的抒情笔法

 C.古典诗词意境的化用

 D.排列方式的整齐匀称

 20、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一句用的抒情方法是 ()

 A.借事抒情

 B.直接抒情

 C.借象征抒情

 D.借比喻抒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苦恼》中人与马的关系有 ()

 A.类比

 B.对比

 C.象征

 D.烘托

 E.渲染

 22、下列有关蒲松龄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多次失意于科举考试

 B.一生平步青云,贵为大吏

 C.做过幕宾、塾师

 D.创作了《石头记》

 E.具有“孤愤”、“狂痴”的人生态度

 23、 《再别康桥》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感有 ()

 A.对康桥的爱恋

 B.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

 C.对往昔生活的憧憬

 D.对生活不如意的逃避

 E.对东西方文明差异的不平

 24、 下列有关贺铸的说法正确的有

 A.曾任文武双职

 B.生性刚直

 C.不肯逢迎权贵

 D.他的词题材较丰富

 E.他的词用韵严格

 25、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着新时期中国正在兴起的意象有 ()

 A.“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B.“挂着眼泪的笑涡”

 C.“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D.“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E.“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26、 竟文风不动

 27、 登时一口一口的,把块绢子吐湿

 28、 不知道要闹到什么田地儿

 29、此愿有何难遂

 30、 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31、 仙掌月明孤影过

 32、 旧栖新垅两依依

 33、 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

 34、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35、 邻人讼生,讦发婴宁妖异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

 A.姚纳的双重苦恼是什么?

 B.这段文字与前文构成何种关系?

 C.姚纳向马诉说苦恼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7、 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谁也没看起这个老人: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

 A.这里主要运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B.为什么说这段描写具有欲扬先抑的特点?

 C.作者写老人“脑门亮,眼睛亮”,在情节发展上起到何种作用?

 38、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让它完全披散下来。

 这时德拉的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一样,波浪起伏,金光闪闪。头发一直垂到膝盖下,仿佛给她披上一件衣服。她又神经质地很快地把头发梳起来。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在那里,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

 A.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描述的大意。

 B.最后她流下几滴眼泪,这有何表现作用?

 C.这里用了什么样的心理刻画方式?

 39、阅读《雨巷》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A.“默默彳亍着”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B.从这两节诗歌看,“她”与“丁香”有何相通之处?

 C.简要说明这两节诗的意境美。

 40、 阅读《雨巷》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A.列举出诗尾押韵的字。

 B.诗中“雨的哀曲”象征什么?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18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