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养禽与禽病防治,家禽有哪些

养禽与禽病防治,家禽有哪些

1、养禽:须做到环境控制精准化、饲料佐料标准化、疫病断掉彻底化、畜禽品种抗病毒化、养殖过程机械化这几点。2、禽病防治:加强对饲料的管理,禽舍须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增强其免疫力,做好前期预防接种计划,保证家禽的健康提高抗病毒的能力。及时隔离患病的家禽,对禽舍进行消毒工作,对已经患病的家禽实行紧急的接种。3、家禽:鸡的消化道比较短,消化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强;鸭的体格比较小,颈部较短,嘴比较大。

一、养禽

1、环境控制精准化

须为畜禽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让它们免除病虫带来的伤害,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饲料佐料标准化

畜禽的健康生长自然离不开食物,在饲料和佐料这两方面,需要兼顾畜禽的生长需要,还需要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其营养需求,增强畜禽对病毒的免疫力,降低其生病的几率。

3、疫病断掉彻底化

切断疫病的传染源,将病毒彻底扼杀在摇篮里。

4、畜禽品种抗病毒化禽病

可以通过现今先进的育种技术和手段,将抗病毒基因移植在畜禽的身上,让畜禽的养殖过程得到一个稳定可靠的保障。

5、养殖过程机械化

在养殖畜禽的过程中,可用自动化、机械化的设备对其进行饲养,既可以降低人工养殖的成本,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其健康性,减少因为人员来回流动而带来病原的侵入。

二、禽病防治

1、日常防治措施

(1)加强对平时饲料的管理,禽类休息的地方须做好日常的消毒和打扫工作,增强家禽的免疫力。

(2)始终贯彻自养原则,做好前期的预防接种计划,保证家禽的健康提高抗病毒的能力。

2、发生疫病的扑灭措施

(1)做到及时发现家禽的疫病,做好准确的判断。

(2)及时隔离患病的家禽,对禽舍进行消毒工作,对已经患病的家禽实行紧急的接种。

3、药物预防

(1)这是一个比较新的防疫途径,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2)采用群体药物防治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极大的节省养殖成本。

4、检疫

(1)引进禽群和种蛋的检疫,须了解该种禽场以及孵化场的疫情和饲养管理情况。

(2)如若有条件,可对其进行严格的血清学检查,防止将病带入场内。

三、家禽有哪些

1、鸡

(1)刚出生的小鸡体温比较低,须等10天左右才可以达到正常的体温,抗寒能力比较弱。

(2)鸡的消化道比较短,消化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比较强。

(3)鸡比较胆小,在受到惊吓之后,会有不同的表现。

(4)在饲料选择方面,应尽可能做到营养均衡,偶尔也可以给其喂食新鲜的蔬菜,提高其免疫力。

(5)鸡舍尽可能修建在小山坡的附近,既有阳光又有休息之地,满足了鸡的需求。

2、鸭

(1)鸭的体格比较小,颈部较短,嘴比较大。

(2)大多数的鸭在走路的时候,由于腿在身体后方所以步履比较蹒跚。

(3)鸭舍应该修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方便鸭子平时的日常活动。

(4)鸭舍的饲养密度须定在合适的范围区间内,密度过小容易造成鸭子之间的疾病传染。

(5)需要做到定期将鸭舍的所有鸭子放出去进行适当活动。

(6)夏天来临之时,应该做好鸭舍的防暑降温工作。

? 规模不等于效益,家禽养殖行业的很多老板经常感叹缺乏熟练专业的养殖和管理人员。因为这些老板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决定一个养殖场的抗风险和盈利能力的人,绝对不是兽医,而是日夜与家禽相处的养殖管理人员。家禽养殖业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注重提高本养殖场养殖管理人员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 家禽是活的有机体。要想养它产生效益,就必须了解它的习性和日常需要的方方面面,养家禽是一项紧密相连的技术性工作。训练有素的饲养员知道如何养好家禽。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他们不会机械化,而是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养家禽。日常观察家禽,控制和调节温度和湿度,及时调整家禽群密度,饲料量和饲料检查,饮水设备的维护和高度调整,通风时窗户的大小或百叶窗的高度。不了解常识和基本管理知识的人难以合理操作。他们不会根据家禽群大小、密度、天气情况、圈内温湿度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在寒冷的冬天,一些饲养者一味的防寒保暖,却忽视了家禽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和鸡群的耗氧量要求。 养殖效益自然会大打折扣。 ?

在生产实践中,许多农场主、技术人员或兽医无法像养殖管理人员那样频繁地联系每一个家禽群。大多数时候,鸡的生产或疾病都存在很多问题。老板和兽医只有在问题比较明显或者病情严重的时候才能知道。训练有素的饲养员是敏锐的观察者。在工作中,往往能最早、最快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避免损失的出现或加重。比如每天给家禽喂食时,会仔细观察家禽的精神状态、活动状态、摄食饮水状态、呼吸道状态、粪便等,一旦出现一些异常,就会敏锐地意识到问题所在,所以对管理人员来说,生产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疾病问题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严重损失。这是关键的风险预防阀。养殖场的垫料、饲料、药品等材料,日常管理中的水电消耗,这些都是养殖管理人员直接使用的!如果养殖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成本意识不强,很可能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3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