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海盐武原镇近30年的变化

海盐是钱塘江口,历史上以产盐著称,古代早有“海滨广斥,盐田相望”的描绘,这里还有“盐关”等的地名,该区域更多的如下:

海盐武原镇近30年的变化

[地理情况]

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地处北纬30°21′到30°28′,东经120°43到121°02′,东濒杭州湾,西南邻海宁市,北连平湖市和秀洲区。

海盐县地形似一个顶角朝南的等腰三角形,东西最宽处相距约31公里,南北相距约33公里。全县海拔平均在3~4米,整个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南部为平原孤丘区,山丘高度大多在100米左右,与海宁市交界的高阳山为县境最高处,主峰高251.6米;东部为平原海涂区,地势稍高于西部平原;西部为平原水网区,总面积约占全县的三分之二。

海盐县陆地总面积534.73平方公里(其中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积96.26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岛礁0.48平方公里。境内陆地海岸自澉浦起到海塘乡方家埭止,全长53.48公里,是浙北海岸最长的县(市)。

海盐县地理位置优越,县城武原镇北距上海118公里,南离杭州98公里.境内主要公路有01省道东西大道、盐湖公路、盐王公路等,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 189.5公里。境内河道纵横,总长1860.7公里,骨干河流有盐平塘河、盐嘉塘河、长山河、白洋河等。公路、水路网络交织,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

[气候]

海盐地处北亚热带南缘,是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5.9°C,年平均高温累计日数明显低于长江中下游同纬度城市。年平均雨量1189.7毫米,全年无霜期约为240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19.7小时。

历史沿革

海盐县是崧泽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5000多年前县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建县以来,海盐曾四徙县治,六析其境。秦末县治陷为湖(柘湖),迁至武原乡(今平湖市东门外)。

东汉永建(126-131)中,县治又陷为湖(当湖),南迁至齐景乡山旁。建安五至八年(200-203)析海盐西南境、由拳南境置海昌县(今海宁市)。晋咸康七年(341)县治迁至马嗥城。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析县东北境置前京县。梁中大通六年(534)至大同元年(535),再析县东北境置胥浦县。唐开元五年(717),迁县治于今地。天宝十年(751),割海盐北境、嘉兴东境、昆山南境置华亭县。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海盐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降为县。宣德五年 (1430),析武原、齐景、华亭、大易4个乡置平湖县。

1949年5月7日,海盐解放。1950年5月,狮岭乡3个行政村划属海宁县,平湖县10个行政村划属海盐县。1958年11月21日,撤销海盐县建制,区域并入海宁县,其中西塘桥、海塘、元通3个乡划归平湖县。1961年12月15日,复置海盐县,辖2个镇16个公社,狮岭乡仍属海宁县。1983 年,撤销公社建乡。1985年8月,澉浦、通元、西塘桥撤乡建镇。随着经济发展,又有于城、百步、秦山撤乡建镇。1999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辖9个镇 3个乡。 2001年10月,乡镇行政区划再次调整优化,辖武原、沈荡、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桥、于城、百步8个镇。

--------------------------------------------------------------------------------

[对外交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我县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我县与国外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友好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县于1988年建立了海盐县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负责全县外事归口管理工作。围绕国家的对外方针,加强与日本、韩国等近邻国家的友好交往,在政府、民间开展形式广泛的交流活动。1992年10月与日本富冈町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2005年5月与韩国全罗南道长兴郡签署了缔结友好交流关系意向书,我县对外友好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行政区划]

2006年末,全县辖武原、沈荡、澉浦、秦山、通元、西塘桥、于城、百步8个镇。共有行政村104个,居民委员会23个。

--------------------------------------------------------------------------------

[面积]

海盐县陆地总面积534.73平方公里(其中河道、湖泊等水域面积96.26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岛礁0.48平方公里。境内陆地海岸自澉浦起到海塘乡方家埭止,全长53.48公里,是浙北海岸最长的县(市)。

--------------------------------------------------------------------------------

[人口]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65890人,比上年增加1588人。其中,女性人口183960人,男女性别比为98.9∶100。全年出生人口2634人,出生率为 7.2‰;死亡人口2518人,死亡率为6.9‰;迁出人口3254人,迁入人口47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2‰。

[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据市统计局统一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22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3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4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工业增加值101.81亿元,增长5.0%,建筑业增加值4.74亿元,增长2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31亿元,增长12.4%。剔除核电,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54亿元,同比增长12.9%。第一、二、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上年的8.26:67.92:23.81调整为7.82:67.34:24.85。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43240元,折合5405美元。

--------------------------------------------------------------------------------------------

[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37亿元,扣去物价因素,同比增长3.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9.85亿元,未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增长6.3%。

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总播种面积70.27万亩,比上年下降0.3%。粮食播种面积40.54万亩,增长6.4%,粮食总产量达19.01万吨,增长12.6%。油菜种植较上年下降,面积13.03万亩,下降19.7%,油菜籽产量2.29万吨,减少 21.8%。棉花种植面积1.23万亩,增长3.4%,产量1201吨,增长14.9%。经济作物面积稳中有升,蔬菜种植面积增长较快,为11.36万亩,增长7.8%,产量为25.87万吨,比上年增长12.1%。果用瓜产量5.8万吨,增长25.5%。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38公顷,全县森林面积6840公顷,增长2%。

畜牧业生产稳定。全年肉类总产量为38795吨,比上年下降0.1%,其中猪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33992吨和1958吨,禽肉2694吨。全年肥猪出栏56.65万头,下降4.1%。禽蛋2289吨,减少17.5%。

渔业生产稳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为13261吨,增长0.1%,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010吨,淡水产品产量11251吨。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到年底,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5家,新增4家;建立农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48家,新增6家。农业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县已注册农产品商标50个,新增5个;有省级无公害基地17个,新增2个;绿色农产品15只,新增3只;农业地方标准38个。

--------------------------------------------------------------------------------------------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101.81亿元,增长5%。全县工业总产值317.55亿元,增长14.1%,其中核电工业产值76.36亿元,增长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9.47亿元,增长13.3%,其中重工业163.95亿元,占63.2%,轻工业95.52亿元,占36.8%。

工业经济内在动力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8.24亿元,新产品产值率1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7.13亿元,增长20.2%。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1.1%提高到22.3%。

工业经济效益稳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78%,比上年增长0.4%。实现利税32.08亿元,比上年提高2.8%,实现利润12.93亿元,增长1.7%,其中核电实现利润8.54亿元,下降2.2%。列入考核的十一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指数为222.95,比上年下降15.99分。

新办工业企业增多。在新办的1228家企业中工业企业达969家,增长36%,注册资本64182万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工业用电量150410万千瓦时,增长21.6%。

建筑业发展较快。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8.4%。

--------------------------------------------------------------------------------------------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04亿元(县内),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第一产业1.08亿元,增长1%,第二产业40.3亿元,增长24.3%,第三产业12.65亿元,下降3.7%。

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31.56亿元,比上年增长37.5%。

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共完成6.93亿元,增长40.7%,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投资额分别为2.4亿元、2.4亿元和1.3亿元,分别增长213.5%、211.1%和下降45.9%。

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投资中非国有投资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占规模以上投资的83.9%;民间投资34.8亿元,同比增长33.8%,占规模以上投资的75.7%。

投资项目增加。全年规模以上投资项目达303个,比上年增加6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77个,增加44个。

房地产投资下降。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7亿元,比上年下降44.1%。新开工面积10.5万平方米,下降64%,竣工面积23.5万平方米,下降35%;实际销售面积26.8万平方米,增长22.1%;全年商品房销售额8.24亿元,同比增长35.4%。

--------------------------------------------------------------------------------------------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9.4亿元,增长12.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4.58亿元,增长12.8%。批零贸易业零售额29.4亿元,增长13.9%,餐饮业零售额4.06亿元,增长5.9%,其他行业零售额0.52亿元,增长7.6%。

全县商品市场24个,比上年增加1个,成交96980万元,增长3%。

--------------------------------------------------------------------------------------------

[外向型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7.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出口6.46亿美元,进口1.02亿美元,分别增长24.8%和下降15.7%。

外资工作取得良好成绩。全县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2个,合同利用外资61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673万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61%和增长10.9%。

--------------------------------------------------------------------------------------------

[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业稳步发展。实现增加值5.95亿元,增长13.3%。境内等级公路里程259.4公里,增长8%;全年公路客运量408.5万人次,增长2.7%,水运货运量1056.8万吨,下降12.5%。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包括小灵通)18.9万户,增长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2.2万户,增长12%。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93部/百人提高到98部/百人(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小灵通)。拥有互联网用户3.9万户,增长40%。年末邮电所21处,全年报纸发行量867.7万份,增长4.7%。

旅游业稳定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4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9%;国内旅游收入10.62亿元,增长9.4%。境外入境人数4614人次,下降16.9%。其中,外国人4155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459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50万美元,下降21.6%。全年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11.06亿元,增长7.7%。

--------------------------------------------------------------------------------------------

[财政、金融]

财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县财政总收入129508万元,增长23.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726万元,增长23.3%。一般预算支出70288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县上交国税240506万元,增长8.4%,实现地税61567万元,增长14.6%。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8.03亿元,比年初增加18.69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45.61亿元,比年初增加18.1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9.35亿元,比年初增加13.21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05.69亿元,比年初增加15.07亿元。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88.99亿元,比年初增加10.94亿元,同比增长14%。

[文化传媒、体育和卫生]

文化传媒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场所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34千册,增长6.4%,博物馆1个,剧场、影剧院数7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全县有线电视用户9.3万户,增长8.1%,有线电视入户率78.4%,同比增长6.5%。

体育事业蓬勃展开。全县有体育场、馆416个(包括学校、企业),当年我县体育健儿在市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94枚,其中,获得金牌25枚。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全县共举办县级和乡镇运动会273次,增长3.8%。

卫生事业稳步前进。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1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个、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1个,村级卫生机构95个。医院、卫生院病床数1034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036人,其中:医生513人。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5.4%,卫生厕所覆盖率92.8%。

--------------------------------------------------------------------------------

[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县城建成区面积10.8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3%,年末人均道路面积24.44平方米,增长3.6%,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28公顷,增长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07平方米,增长6.6%,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5%,增长3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各类事故下降。全县发生各类事故186起,比上年下降25%,死亡63人,受伤160人,直接经济损失307万元,分别下降6、20、21%。其中,安全生产事故15起,死亡9人,火灾事故16起,无伤亡,公路交通事故152起,死亡54人,水上交通事故3起,无伤亡。

--------------------------------------------------------------------------------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得到较快发展。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技三项费用支出2213万元,比上年增长33.2%。全县有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市级13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市民营科技企业63家,新增4家;企业技术开发中心54家,新增33家,其中省级7家,市级16家。全年经县以上科技部门鉴定的科技进步奖有37项,其中省级7项。受理专利申请220件,减少10件;授权专利158件,增加29件。全县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122项,增加1.1倍,成交金额2642万元,比上年增长2.5倍。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县有小学40所,在校学生29846人,教师1439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学生21659人,教师1365人。九年义务教育对象入学率达到99.98%。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分别为100%和95.34%。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发展,现有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2229人。全县向普通高校输送新生2148人,输送高职(单考单招)385人。

全县共有13348人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证书的自学考试。全县拥有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9581人,教师499人。

--------------------------------------------------------------------------------------------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抽样调查,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65890人,比上年增加1588人。其中,女性人口183960人,男女性别比为98.9∶100。全年出生人口2634人,出生率为7.2‰;死亡人口2518人,死亡率为6.9‰;迁出人口3254人,迁入人口471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2‰。全县计划生育率98.8%,已婚妇女综合节育率91.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656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41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分别为12761元和5850元,分别增长19.5%和5.6%。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4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68.03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8.4%和35.3%。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城镇从业人员57737人,增长2.5%,一、二、三产从业人员分别为194人、38730人和18813人;城镇在岗职工55709人,增长2%,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11985人,增长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8%。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52000人,比上年增长23.8%,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540人,发放失业保险金523.85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05679人,增长5.2%;有58379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增长21.4%。全县低保对象4731人,其中城镇652人,农村4079人,共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487.9万元,增长13.6%。

社会福利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9家,床位数865张,安置人数达423人。

军工股票有哪些

杭州的投资经济环境

一、综合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四,是中国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大大增强。1979年至199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比全国年均增长率高出3.8个百分点。199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535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合1300美元。工业是浙江经济的主导部门。有机械、电子、化工、医药四大支柱产业,丝绸、纺织、服装、皮革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以港口为依托的沿海工业中化工、电力、出口加工三大产业已初具规模。1999年工业总产值达12200亿元人民币。浙江农业以粮油生产为主,兼有棉、桑、茶、果等多种经济作物。农产品供给充裕。199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93万吨。茶叶的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居全国首位,蚕茧产量居全国第二。浙江不仅是中国海水鱼主要产区,也是中国淡水鱼三大产地之一。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整个经济运行开始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

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正在形成。全省81.2%的国有中小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乡镇企业的改制已基本完成。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初步形成。专业市场发达,商品市场数量和交易额居全国首位,已成为全国商品交易的主要集散地之一。市场规模档次提高,要素市场更加活跃。1999年全省各类商品专业市场达4347个,成交额达3606亿元人民币。

经济的外向度较高,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居全国第4位。已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济贸易往来,出口商品2000多种。全省已形成了以杭州、宁波、温州等沿海开放城市为先导,以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为主体,辐射全省的对外开放格局。1999年,全省对外贸易总额达183.1亿美元,利用外资协议金额30.2亿美元,旅游外汇收入4.1亿美元。

投资规模扩大,重点建设得到加强。改革开放20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超过1万亿元,建设了一大批港口、铁路、公路、电厂、化工等基础性项目和生产企业。交通、电力、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1999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28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48元人民币。全省多数地区城乡居民生活已基本实现小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浙江省利用外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1999年底,全省累计合同外资金额30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0.2亿美元。全省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6697家,合同外资219.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8.9亿美元。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784个。已有115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企业到浙江来投资。日本的三井、三菱、伊藤忠、丸红,美国的通用、摩托罗拉、百事可乐、默克,德国的西门子、赫司特、罗伯特·博世、曼内斯曼,韩国的三星、乐金,英国的壳牌(英荷)、BP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在浙江投资兴业。1999年,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1%;出口额33.3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5.9%。全省有75万人在外商投资企业就业,约占全省职工人数的14%。各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上海—杭州—宁波高速公路沿线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境外上市等新的引资方式正在探索之中。

二、电力资源:

浙江是中国利用水力、火力、风力、潮汐、核能等多种能源发电最好的省份。全省电网已进入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高度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电力工业新阶段。不仅有北仑、镇海、台州、温州、半山、长兴、萧山、嘉兴等大型火力发电厂,还有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紧水滩等大型水力发电厂。全省现拥有总装机容量1618万千瓦,1999年总发电量达525.5亿千瓦小时,电力供应充足。秦山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一期30万千瓦机组已并网发电,二、三期工程也即将建成。温岭江厦潮汐电站装机容量3200千瓦,规模居世界第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规模居世界第二。省内还有三门核电站、滩坑水电站等大型电力项目正在筹建之中,一批大型火电厂可望在近年内建成发电。

三、管理与服务:

浙江省重视涉外经济管理和服务,不断改善投资“软环境”,现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适应国际经济通行规则的涉外管理和服务体系。全省上下不仅尊重外商经济管理自主权,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使其能按国际惯例经营企业,而且依法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问题。

涉外经济管理机构健全。省政府设有对外经济开放领导小组,对全省对外经济与开放工作实行统一领导。1998年,浙江省又组建了省外商投资管理局,负责管理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全省县以上各级政府都设有对外经济贸易和外商投资管理机构,形成了管理对外经济与开放的工作网络。

法规政策逐渐配套。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同时,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和省人民政府陆续颁布了20多个涉外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及政策性文件,内容涉及对外贸易发展、开发区开发建设与管理、税收优惠、资金借贷、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房地产开发、外汇管理、外商投资企业权益、简化入出境手续等。一个确保外商合法投资权益的法律、政策环境已经基本形成。

投资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省一级设有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各市(地)普遍设立了涉外经济咨询服务机构。省和有关市(地)进一步下放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各级海关、商检、金融、财政、物资、邮电、城建、人事、劳动以及公用事业部门,依照法律和法规,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和服务。

四、工业经济与工业结构:

工业是浙江经济的主导部门。现已形成工业门类较为齐全,轻工业较为发达,重工业具有相当规模,传统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新兴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的产业结构。199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为12200亿元人民币,实现工业增加值2630亿元人民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9.2%。纺织、服装、家电、医药、普通机械、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皮革等产业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在全国领先,涌现了一大批强势企业。

工业结构趋向合理。浙江省积极扶持和培育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主导产业。同时着力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1999年,全省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共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新产品产值322.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9.9%。全省已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65个。

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发展生产以及改组、改造、联营、兼并等途径,企业组织结构得到调整。1999年全省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每个企业的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约1400万元人民币。到1999年底,全省大中型企业已达1400家,省级以上企业集团约300家。

出口生产稳步发展。全省工业企业出口生产能力继续增强。1999年,全省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达1105.6亿元人民币,占工业销售产值的22%。

经济效益有所改善。1999年,全省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销售产值5032.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8%。

与中国其它省份的工业相比,浙江工业有着显著特点:

总量增长快。从1978年至1999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长18.1%,增长速度居全国各省市首位。浙江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份额,从1978年的2.9%上升到1999年的7%。

行业结构轻型化。浙江是中国工业结构轻型化最典型的省份之一。在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比重为63.5%。轻工业也是浙江外贸出口的主体,轻工业品占自营出口总值的近三分之二。尤其是丝绸、纺织、服装、皮革等行业历史悠久,制作精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浙江工业企业大多是依靠市场调节发展壮大起来的,经营机制富有活力,因而较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求得自身的发展。

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999年,浙江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均出现较快的增长势头。全省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23.3%,集体企业占24.5%,股份合作制企业占9.7%,股份制企业占28.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17.7%。股份制企业成为最大的一种经济类型。

五、农业经济:

浙江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高产农业区域,农业生产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率先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浙江农村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农林牧渔四业兴旺,结构进一步优化。浙江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发山水资源,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和机械,积极稳妥地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开始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的现代农业转变。199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产值之比为52:16.2:6.1:25.7。全省粮食总产量1393万吨,棉花总产量4万吨,油菜籽总产量50.2万吨;茶叶、蚕茧总产量分别为11.8万吨、9.4万吨,居全国第1位和第3位;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产量279.2万吨,水产品产量442.7万吨,猪牛羊肉和禽蛋产量分别达85.9万吨和34.7万吨。农产品总量增加,品种增多,品质提高,社会的有效供给不断丰富,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城乡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

农业综合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40.2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近100万公顷,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87%和61%。已建成各类农产品基地60万公顷,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641个,面积近10万公顷;现代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中耕作、排灌、加工、运输等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1999年全省农机总动力1968万千瓦,拥有联合收割机14000多台,化肥施用量达到444.4万吨;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发展迅速,科技研究、开发应用加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199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48元人民币,比1978年的165元增长了近23倍,连续14年名列全国第三。全省基本实现了小康,农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57元增加到2806.6元。每百家农户拥有洗衣机27台,电冰箱36.6台,电视机128台,摩托车22.5辆。

浙江农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一是耕作水平较高。浙江省各地利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有利条件和丰富的光温水气等自然资源,将传统的精耕细作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二是经营方式比较灵活。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通过转包、转让、出租、入股、“四荒地”拍卖等形式,推进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已经导入农业,并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根据山、水、田、劳力资源的特点,立足资源优势,结合种植结构的调整,积极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发展势头强劲,农业正朝着专业化、组织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三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市场配制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90%以上的农产品已放开经营,由市场调节供求、形成价格。农民商品意识浓,对市场信息反映比较灵敏。农业外向度提高,对外合作与交流日趋频繁,并在智力、技术、品种等引进方面取得新成绩。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市场网络,目前农产品专业市场达4000多个,有90%的蔬菜和80%的水果、水产品、肉禽蛋,通过集贸市场成交。商品经济的多元化格局,使农村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四是优质农产品比较丰富。浙江茧丝、茶叶、蜜橘、火腿、黄酒等都享誉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产品结构,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初步形成了粮油、水产品、茧丝绸、果品、竹木、畜禽、蔬菜、茶叶、食用菌、花卉等主导产业和大批优质农产品。目前,全省被命名为“中国特产之乡”的有37个,有124个农产品在第四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

六、金融财税:

金融业已成为浙江第三产业三大支柱行业之一,金融业务种类和新型金融工具发展迅速。

浙江省已建立一个由多种经济成分组成、多种经营形式并存、高效监管的较为完善的银行体系。省内先后组建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两家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各类商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光大银行等在省内设立了大量分支机构,使浙江省成为拥有全国性商业银行最多、最全的省份之一。同时,继浙江省第一家地方性银行——杭州市商业银行成立后,目前已有宁波、绍兴、金华、嘉兴、湖州、温州成立了城市商业银行;此外,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浙江省还设立了三家外资银行:浙江商业银行、协和银行和宁波国际银行。到1999年底,全省共有银行和城乡信用社机构网点12000余个,从业人员近13万人。

90年代以来,浙江证券业、保险业迅速发展。至1999年底,全省已有45家企业分别在上海证劵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交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浙江东南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同时发行B股和全球存托凭证(GDR)的企业,并且创下B股的发行规模和一次筹资量的全国第一。浙江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发行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的企业。全省有证券经营机构和网点100多家。浙江保险业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机构不断延伸。目前,全省共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杭州分公司、平安保险公司杭州分公司4家保险经营主体。各家公司已在全省开办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等四大类数百个险种。1999年,全省完成企业财产保险业务7.4万笔,家庭财产保险业务86.8万户;参加人身保险的居民2056.1万人次。保险金额近270000亿元人民币,总保费收入达92.8亿元人民币。保险服务迅速深入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浙江省财政实力居全国前列。1999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477.4亿元人民币,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9%。有70%以上的县(市)财政总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全省财政支出为344.1亿元人民币。财政支出结构和范围得到不断优化,保证了全省重点建设需要。

七、市场流通:

浙江省有“市场大省”之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347个,年成交额3606亿元人民币,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人民币的市场409个,超1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69个,超1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3个。市场总数、年成交额和超亿元市场数列全国第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最大的两家专业市场。市场的发展给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加速了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浙江市场上市商品丰富,几乎包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所有领域。消费品市场从农副产品到化纤布料、服装、丝绸、鞋革等小商品,到家电、自行车、家具、装饰材料、通讯电脑等工业品,应有尽有。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上市商品就有小商品、服装、袜子、箱包、副食品等八大类一万多个品种。许多大中型企业和名牌企业,纷纷进入市场经营。有58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近2万家集体企业在市场设点经营。生产资料市场从废旧金属市场向钢材、汽车、旧车、汽配、通讯、建材、机械、模具、纺机、船舶、电子等多类型的市场发展。余姚中国塑料城、浙江南浔建材市场、绍兴中国轻纺城钱清原料市场、绍兴染料城、杭州灯具市场等一批市场,已成为全国同类市场中规模最大、辐射最广、影响最大的全国性大型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也逐步扩展到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建筑市场、技术信息市场10余个大类。

希望对您有帮助。

军工股票有中国重工、中航机电、中国嘉陵、中信海直、中直股份等等。

一、中国重工

中国重工[601989]资产经营;投资管理;舰船、舰船配套产品、海洋工程及装备、能源装备、交通装备、环保装备和机械电子设备的设计、研制、生产、修理、改装、租赁、销售;进出口业务。

所属板块:机构重仓板块,沪股通板块,2025规划板块,航母概念板块,证金持股板块,船舶制造板块,海工装备板块,一带一路板块,上证180_板块,北京板块,军工板块,HS300_板块,中字头板块,风能板块,融资融券板块,上证50_板块。

二、中航机电

中航机电[002013]业务范围从研制、生产调角器、滑轨、拨叉等座椅精密调节装置及精冲制品、精密冲压模具等业务,扩大到航空机电系统业务范围,包括机载飞行控制子系统,机载悬挂与发射控制系统、机载电源分系统(交直流发电及控制、机上一次配电装置、应急发电子系统、变流/变压等装置)、航空机载燃油测量系统、机载液压作动装置、发动机点火系统及装置、无人机发射等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所属:基金重仓板块,深成500板块,预亏预减板块,中证500板块,无人机板块,航母概念板块,证金持股板块,湖北板块,航天航空板块,军工板块。

三、中国嘉陵

中国嘉陵 [600877]经营范围:制造摩托车。一般经营项目:销售摩托车;制造、销售摩托车零部件、工业钢球、轴承;制造、销售非公路用全地形车;制造、销售非公路用雪地行走专用车;制造、销售通用机械设备、农用机械设备、建筑机械设备等等。

所属板块:成渝特区板块,交运设备板块,重庆板块,军工板块,西部开发板块,融资融券板块。

四、中信海直

中信海直[000099]经营范围 陆上石油服务、海上石油服务、人工降水、医疗救护、航空探矿、直升机引航作业、通用航空包机飞行、公务飞行、空中游览、出租飞行、直升机机外载荷飞行、航空器代管业务、私用飞行驾驶执照培训;航空摄影、空中广告、海洋监测、渔业飞行、气象探测、科学实验、城市消防、空中巡查、航空护林、空中拍照;中国民用航空局135部规定的通用航空业务。直升机、二手飞机、报废飞机、航空设备、器材及零配件的出口业务等等。

所属板块:基金重仓板块,深圳特区板块,深成500板块,通用航空板块,中证500板块,航母概念板块,证金持股板块,三沙概念板块,广东板块,民航机场板块,军工板块,社保重仓板块,融资融券板块。

五、中直股份

中直股份[600038]经营范围 航空产品及零部件的开发、设计研制、生产和销售,航空科学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机电产品的开发、设计研制、生产和销售以及经营进出口业务。公司是我国直升机、通用飞机和支线飞机的科研生产基地等等。

所属板块:通用航空板块,上证380板块,沪股通板块,证金持股板块,黑龙江板块,航天航空板块,军工板块,HS300_板块,融资融券板块。

百度百科-中国重工[601989]

百度百科-中航机电[002013]

百度百科-中国嘉陵 [600877]

百度百科-中信海直[000099]

百度百科-中直股份[600038]

百度百科-军工板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4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