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召回部分车型
6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显示,因车辆可能会在行驶中出现动力中断,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自2023年6月2日起召回部分“国产i3、国产iX3、进口i4、进口i7、进口iX”等车型。
一、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召回生产日期从2022年5月3日至2023年4月12日的部分国产i3电动汽车,共计42台;生产日期从2021年9月22日至2023年3月2日的部分国产iX3电动汽车,共计47台。
二、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
召回生产日期从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10月6日的部分进口i4电动汽车,共计5台;生产日期为2022年9月20日的部分进口i7电动汽车,共计1台;生产日期从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9月27日的部分进口iX电动汽车,共计4台。
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因高压电池监控电子设备(CSC)的电缆桥接器未被正确锁止到位,极端情况下,CSC无法有效监控高压电池,而执行失效保护措施,停止高压电池的功率输出,造成行驶中的车辆可能出现动力中断,存在安全隐患。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更换高压电池监控电子设备,以消除安全隐患。
文|凌清 图|车宇世界、网络
温馨提示:车宇世界,只做最真实的车评。 本文为车宇世界第7283期之宝马汽车召回9万余台电动车文章,为车宇世界原创,转载请注明,侵权必究。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信息显示,因为旗下部分车型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华晨宝马、宝马中国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召回旗下部分电动汽车。
宝马汽车
整体上看,本次召回涉及到的车型,涉及到了宝马iX3和宝马i3等车型,数量达到了9万余台。应该说,这个召回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
其一、宝马决定召回生产日期在2020年9月26日至2022年12月30日的部分iX3电动汽车,共计37197台;
同时,宝马决定召回生产日期在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12月28日的部分国产i3电动汽车,共计18500台。
宝马召回部分车型
不仅如此,宝马还将召回生产日期从2021年11月22日至2022年10月24日的部分i4电动汽车,共计1985台;
此外,生产日期从2021年7月27日至2022年10月19日的部分iX电动汽车,共计2929台。
至于其召回的原因,则是涉事车型的高压蓄电池控制单元(SME)微控制器电压监控阈值设定不合理,导致软件可能误判。
宝马iX3
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车辆充电意外中断或高压系统关闭,极端情况下会造成动力中断,存在安全隐患。
召回之后,华晨宝马、宝马中国将会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软件编程,从而为用户消除安全隐患。
其二、宝马决定召回生产日期在2022年4月14日至2023年1月11日的部分国产i3电动汽车、生产日期为2020年11月26日至2023年1月19日的部分iX3电动汽车,共计33021台。
宝马iX3
至于其原因,则是因为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的行人保护警示音控制单元的软件信号处理逻辑存在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导致车辆在低速行驶或者倒车时无法发出外部行人保护警示音,增加行人受伤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召回之后,华晨宝马将会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软件编程,从而为涉及到的车辆用户消除安全隐患。
宝马iX3
其三、宝马汽车决定召回生产日期在2022年7月19日至2022年12月15日的部分进口7系汽车,共计763台。
至于其原因,则是因为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的前排乘客座椅模块控制单元存在软件问题,可能无法识别座椅的正确位置,导致前排乘客的安全气囊不可用,存在安全隐患。
召回之后, 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进行软件编程,以消除安全隐患。
宝马iX3
需要指出的是,我认为,召回是当前一项能够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举措。所以,针对旗下质量问题进行主动召回的车企,更加值得信任。
那么,针对宝马5系、宝马X3等部分车型频频被用户投诉存在ID7车机系统涉嫌减配的问题,宝马汽车是否也应该进行回应呢?
如果问题不存在,宝马汽车可以予以澄清;如果问题存在,则可以切实为用户解决问题。无论如何,对于宝马汽车,进行回应显然更有利。
宝马7系
事实上,进入2023年2月份之后,宝马并不是第一家进行召回的车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显示,福特中国、奔驰汽车、沃尔沃汽车、丰田汽车、极星汽车、进口奥迪等均在国内车市进行了召回。
这是否意味着,车企面对旗下车型存在的质量问题,在315之前进行了扎堆召回呢?我认为,315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可以预料,在315来临之际,将会有更多的汽车品牌召回旗下车型。
本文声明:
1、 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凌清审阅,部分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爱车,就来车宇世界,您的专属选择。
2、 本文信息来源均在文中注明,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我们之所以引用,一则作为传达信息之用;二则希望车企能够坦然面对问题,切实解决问题,从而在国内车市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宇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4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