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有什么著名景点
1、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殿堂7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
2、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北设宝座,南为窗,东有板墙开门,与养心殿明间相通,为皇帝召见大臣之所。窗外抱厦内围有木屏,与明间相隔,较为隐秘。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3、长春仙馆,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长春仙馆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于此,有殿门3间,正殿5间。
4、镂月开云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楠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乾隆九年(1744年)改名以纪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孙三代在此聚会赏花的往事。主体建筑为纪恩堂。殿以楠木为材,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旁为御兰芬。
5、杏花春馆位于上下天光西面,馆舍东西两面临湖,西院有杏花村,馆前有菜圃。仿乡村景色而建,后进行大规模增建,景色更为精致。
扩展资料:
建筑形式: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
其盛时的建筑样式,也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建筑可能出现的一切平面布局和造型式样:既有常见的单檐卷棚灰筒瓦屋面,朴素淡雅;又有宫殿式重檐琉璃彩瓦覆顶,金碧辉煌;既有一进两厢、二进四厢的规整院落,又有灵活多变的建筑组群。
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之多,除常见的矩形、方形、圆形、工字、凹凸字、六角、八角外,还有很多独特新颖的平面形式,如眉月形、卍字形、书卷形、十字形、田字形、曲尺形、梅花形、三角形、扇面形,乃至套环、方胜等,可谓丰富无比。
百度百科——圆明园
圆明园著名景点有大水法,西楼遗址,方壶胜境。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_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抢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68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