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的规模化养殖
长期以来,北方农区养羊方式形不成规模。当今备受消费者欢迎的是精肉多,脂肪少,膻味轻,肉质细嫩易消化的羔羊肉。在发达国家中羔羊肉的生产已成为羊肉的主要生产方式,美、英两国羊肉市场上90%以上为羔羊肉。这种羊肉是将2~3月龄的羔羊经短期育肥,5~6月龄胴体重达20公斤左右上市。用北方农区传统的饲养方式,以及包括小尾寒羊在内的当地品种很难达到 上述要求。
我国虽然没有专门化的肉羊品种,采用先进的繁殖技术,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并且合理地供给各种营养元素和积极预防多种传染病、寄生虫等疾病,依靠圈养的方法,仍然可以按市场需求批量生产出高质量的羔羊肉。
1,选择优良品种杂交
养羊,优良品种很重要,引进外来优良种公羊和本地母羊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出优良杂交羔羊。杂交羊生长很快,而且肉质好,可以卖得好价钱,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2,人工授精
优良的种公羊价格也很贵,为了减少在交配时导致的交叉感染,使种公羊失去交配能力,就需要采取人工授精技术来帮助受精,也能使种公羊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3,加强食物把关
合理搭配饲料是科学合理饲养的重要步骤,也是提高羊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在不同生长阶段,羊的饲养标准不同,对饲料和营养的需求也不相同。例如在哺乳期,羔羊喂养以母乳为主,这个时期是羔羊死亡的高发期,因此要做好羔羊的防寒保暖以及疾病预防工作。在育成时期,可以加强对饲料的搭配,注重饲料的多样性,确保营养充足。合理的饲料搭配是以青粗为主,精粮为辅,如果只喂青草,会导致羊群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在饲养的时候,不能饲养含毒、含泥水、过期或霉烂变质的饲料,对于冰冻或者喷洒过农药的青草也不能饲喂。在喂食过程中要观察每一只羊的成长情况,根据其进食量以及身体状况对给食量进行调整,确保羊群饲料供给合格。
4,实行饲草加工调制后喂羊技术
农村传统养羊所喂的饲草往往不经过任何加工调制,像玉米秸多数以整株干秸饲喂,这样饲喂后消化利用率低,不但造成饲草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羊只生长慢,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因此应广泛推广青贮、氨化、发酵等饲料调制加工技术,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7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