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景点
黄龙县的景点有无量山、柏峪神道岭、莲云寺、穆柯寨、黄龙小寺庄石窟等。1、无量山:古名仙鹤山,因群鹤绕山旋飞而得名,明嘉靖三年建有无量祖师庙,更名为无量山。2、柏峪神道岭: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以摘星台为中心,建有御封亭、五角树水上乐园、狮子沟、南峙寺等景观。
黄龙县的景点有无量山、柏峪神道岭、莲云寺、穆柯寨、黄龙小寺庄石窟等。
1、无量山:古名仙鹤山,因群鹤绕山旋飞而得名,明嘉靖三年建有无量祖师庙,更名为无量山。
2、柏峪神道岭:总面积120平方公里,以摘星台为中心,建有御封亭、五角树水上乐园、狮子沟、南峙寺等景观。
3、莲云寺:构建于明代嘉靖二年(1523年),距今500余年,在明清各个历史时期进行维修与增建,从创建无量祖师庙开始,屡经修建,庙内供奉道教鼻祖,元始天尊、太上老君、老子、庄子、张道陵天师等。
4、穆柯寨:位于黄龙县石堡镇水磨湾村,北临石堡川河,东西为深沟,山顶有一夯筑方锥台,下有地洞百余米,据说这里曾是穆桂英的一个练兵场,方锥台即是点将台。
5、黄龙小寺庄石窟:位于黄龙县小寺庄东山下,开凿于北宋初期,也称圣寿寺石窟,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胁侍菩萨、二天王及二供养人像,共九尊石刻。
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临涪江源流——涪源桥,是一条长7.5公里、宽1.5公里的缓坡沟谷。沟内布满乳**岩石,远望好似婉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黄 龙,黄龙沟名即来源于此。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此修建了黄龙寺,用以奉祀黄龙。黄龙沟以它“奇、绝、秀、幽”的自然景观而蜚声中外,它酷似 中国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因而历来被喻为“人间瑶池”、“中华象征”。在当地更为各族乡民所尊祟,藏民称之为“东日·瑟尔峻”,意为东方的海螺山(指雪 宝山)、金色的海子(指黄龙沟),并沿袭着一年一度盛况煊赫、波及西北各省区各族民众参加的转山庙会。黄龙沟连绵分布钙华段长达3600米,最长钙华滩长l300米,最宽170米;彩池数多达3400余个;边石坝最高达7.2米。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部的冰川组成的山谷。景区占地面积700平方公里,由黄龙本部和牟尼沟两部分组成。黄龙本部主要由黄龙沟、丹云峡、雪宝顶等景区构成,牟尼沟部分主要是扎嘎瀑布和二道海两个景区。主要因佛门名刹黄龙寺而得名,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是中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它是一条长约7公里,宽约300米的钙化山峡,这里山势如龙,又称“藏龙山”。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黄龙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1982年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地。1983年列为四川省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黄龙在空间位置上处于单元间的交接部位。构造上它处在扬子准台地、松潘一甘孜褶皱系与秦岭地槽褶皱系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地貌上属中国第二地貌阶梯坎前位,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四川盆地西部山区交接带。风景区内,又为东西向雪山断裂,虎牙断裂和南北向岷山断裂,扎尕山断裂,交叉切错,而且黄龙本部与牟尼沟景区在岩性、层序、沉积等古地理条件和地层构造、构造形迹上均有较大差异。
1 、黄龙景区属高海拔景区,山高坡陡,空气稀薄,不宜剧烈运动,为了保存您的体力和避免发生其它不良高山反应,建议客人乘坐观光缆车上山。 ?
2 、从川主寺到黄龙行车大约需要 1 小时,游客在途中尽量不要睡觉,最好咀嚼口香糖、巧克力,可适量避免耳鸣、胸闷、恶心等高山反应。 ?
3 、景区气候变幻无常,昼夜温差较大,应带防风保暖衣物、雨具、太阳帽。女士可带上防晒用品,但包袱不能太重。 ?
4 、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心血管病史者慎入,若来到的话应佩带应急药品。 ?
5 、游览黄龙景区头天晚上不要饮酒或少量饮酒,多食蔬菜、水果、以防发生高山反应。 ?
6 、景区内请勿吸烟、踩水、攀摘花草、乱丢垃圾。爱护生态、文明游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7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