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劣势?
现在自从开始了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大学生创业就层出不穷。就来说说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
首先来说优势:
1、现在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从政策到实际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许多地方政府也极其欢迎大学生创业,为他们广开绿灯。并且作为大学生创业享受很多类似于税收减免等政策,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2、现在许多学校内部就有孵化园、创业基地等,大学生创业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和代价就能拥有外面同质量的办公、仓库等,大学生创业成本再次降低。而且很多学校规定大学生可以进行无限期的休学进行创业,这也免除了大学生创业失败,学业无以为继的后顾之忧。
3、现当代大学生,尤其是985、211的知名高校的学生,本身就是优中择优的结果,这些人在校所形成的创业团体中,在技术及科技领域所拥有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4、大学生创业没有那么多后顾之忧,还拥有极低的成本和极高的人才质量,使得他们更容易拥有并实现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使得他们更加创新,使得他们更具有竞争力。
大学生创业优势这么多而且这么明显,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劣势或者劣势很少了,恰恰相反,也有极大的劣势。
1、大学生创业是多是自己的同学好友或志同道合的人组合的初创团队,这样良好的关系能够使团队更加紧密,协助更为默契。但是相对的,很大部分我所见过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都有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股权结构极其不合理。很多人都说关系很好,所以不好分配,所以很多的初创团队的股权都松散而平均,这样当真正遇到麻烦时候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到底听谁的。同时投资人也极其反感这样的问题,因为会有极大的风险。就算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很多大学生创业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2、现在的媒体很多都把创业神话了,尤其是大学生创业。创业,这是一个浪漫的词。所以大学生创业十个里有八九个觉得自己会改变世界。很多大学生所谓的创业实际上只是自己的一种幻想,他们很多甚至连一份像样的商业计划书都写不出来。创业,实际就是做生意。不管是互联网创业还是什么,本质都是做生意赚取利益。而很多大学生创业不懂这个道理,最后往往烧完那些无知的投资人的钱之后就会因为资金的缺乏而失败。
3、大学生创业,相对于那些工作一段时间或是在某一行业奋斗发展一段时间的人来说,缺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经验。大学生创业始终会比在那一行业比较其从业者创业缺乏对该行业的直观的认识和积累,这也是一个劣势。
大学生创业SWOT分析及对策
摘 要大学生就业严峻的供需矛盾不仅使创业成为新的就业出路,而且创业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进步、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大学生创业效果参差不起,这有着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多元化的因素。因此,文章对大学生创业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创业;大学生;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创业面临的现状
二、大学生创业SWOT分析
(一)大学生创业优势分析
2.理论优势。除了自身兴趣,学校创业课程或创业比赛的训练、身边有过创业经历的同学的熏陶,综合素质较强,同时易于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接受、处理、把握机会的能力强。
(二)大学生创业劣势分析
1.经验不足,创业准备不够,缺乏创业指导。创业不单单是创立一个企业,更是要掌握市场,管理,财务,法律法规各种相关知识,高校虽有创业课程,但是缺乏系统指导同时实践教学不足。
2.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比较弱。创业不仅是创业想法的实施,还涉及资金、团队人员、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
(三)大学生创业机遇分析
1.政策扶持。国家为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设立了许多政策。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企业,可以享受注册、税收、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为创业带来了宽松的环境。
2.高校推动。高校要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不仅是满足现有岗位,同时要创造新岗位。
3.融资渠道多样化。除传统的天使投资,创业基金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的不断融合,P2P、众筹、以及类似像蚂蚁小贷这样的小额贷款平台的不断出现,融资方式变的不再单一,而是呈现多元化趋势。
(四)大学生创业威胁分析
1.大学生的风险意识不到位。由于年龄优势,阅历不够,大学生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比较冲动,在团队建设,风险预防上面的功夫还有待加强。
2.缺乏能长久生存,具备竞争力的项目。比如在寻找VC(风险投资家)时,这种投资一般更看重该项目的技术、盈利模式以及创业者本人,重视投资收益。投资对象一般是高科技、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三、大学生创业的对策研究
(一)国家层面对创业的支持
国务院号召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业教育,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类课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国家在注册、税收、小额贷款等方面都给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企业特别优惠的`政策,同时国家层面正在探索把有过创业经历的大学生给予等同基层工作经验实现公务员考试优先录取的政策。2014年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出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此外,还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参军入伍等政策。
(二)高校如何培养创业人才
1.改善人才培养方案,完成课程体系建设。现在很多高校都在进行通识教育的探索,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通识教育有两层意义:其一是指通才教育;其二是指全才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意识。高校应将创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应注重培养“T字型人才”,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拓宽学生非专业领域的知识。
2.注重实践,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创业是一个涉及融资、理财、营销、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知识的创新活动。除了传统接受的课堂知识,应注重实践方面的锻炼,鼓励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通过众多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研究能力和创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视野开阔、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三)大学生应转变对创业的看法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不能眼高手低,单方面追求稳定,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好的国企,事业单位,也应该把目光投向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也有自身的吸引力,岗位多,实践机会多,发展潜力大,可以与企业共成长。
早做创业打算,在学校、社团、以及一些创业比赛中积累创业经验。在兴趣和能力范围内参加有关创业的培训,进行创业相关课程的学习。比如去听讲座、和有过创业经历方面的人交流,可以积累创业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在学校学习之外,多参加校外的创业实践。比如在创业活动时间的选择上,很多有过创业经历的人建议学生参与工作几年后,积累一定的经验和资源再进行创业。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8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