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养殖技术有哪些
1、选址建池。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进排水进口都要用铁丝网或用塑料网布栏住,以防蚂蟥外逃。
2、苗种投放。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高,放养10个月即可加工出售。
3、饵料喂养。蚂蟥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蚂蟥自由取食。动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具体作法是: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食后自行散去。
蚂蟥怎么养
室内养殖蚂蟥,需要搭建大棚和水泥池。
池子的面积在20平米左右,水深0.5米,安排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放养前需要先进行消毒,20天后投苗,每平米投放100株左右。日常饲养中,主要喂养螺肉和蚌肉,每周喂一次动物血液。搭建大棚可以防雨,同时也能保温。
水蛭是一种受欢迎的昆虫,其繁殖要求也很简单,非常适合初学者。首先,水蛭的饲养环境要求温度相对较低,一般在200年℃~30℃湿度应保持在60%~80%之间。如果湿度过高,水蛭会脱水并死亡。
此外,他们喜欢明亮的环境,但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他们可以把它们放在室内阳台上。其次,水蛭的饲料也很简单。一般来说,它们可以用蔬菜、水果和面包屑喂养,但注意不要喂辛辣食物或鱼类食物,否则会导致水蛭腹胀和死亡。
最后,水蛭也很容易繁殖。它们的一代繁殖周期约为30~45天。只要提供足够的饲料和良好的环境,就可以自行繁殖,无需特殊的繁殖技术。简言之,水蛭繁殖简单易行,不需要太多技术。只要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饲料,就可以自行繁殖。它们是非常适合初学者的昆虫。
生活习性:
养殖水蛭需要一些准备工作,并注意一些技能。首先,准备一个容器来繁殖水蛭。容器可以是塑料、玻璃等,但确保容器密封,以避免水蛭逃跑。其次,准备一些水蛭食品,如小昆虫、花蜜和一些潮湿的土壤,为水蛭提供活动空间。
最后,找到一些水蛭,最好是野生的,因为野生水蛭更健康,更容易繁殖。繁殖水蛭时,注意室温,一般为20℃-30℃它们之间是合适的,但不要太高,否则会影响水蛭的生长。
水蛭有特殊的生活习性。它们喜欢在晚上活动,活泼,在空气中飞翔,觅食和繁殖。它们通常喜欢潮湿的环境,而不是太干燥的环境,所以在繁殖水蛭时,要注意提供足够的湿度。
蚂蟥的养殖方法:养殖地、选种、饲料。
1、养殖地
养殖蚂—需要选择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
2、选种
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
3、饲料
蚂蟆主要吃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以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等作为辅料。
蚂蟥
蚂蟥又名蛭,是一种吸血环节动物。在野外遇到蚂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蚂蟥叮人吸血后容易引起感染,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在遭到侵袭时,应该冷静地处理。蚂蟥分旱蚂蟥、水蚂蟥(水蛭)、寄生蚂蟥三种。前两者是经常遇到的。
旱蚂蟥的“老巢”多在溪边杂草丛中,尤其是在堆积有腐败的枯木烂叶和潮湿隐蔽地方的为多。它们平时潜伏在落叶、草丛或石头下,伺机吸食人畜血。水蚂蟥则潜伏在水草丛中,一旦有人下水,便飞快地游出附在人畜的身体上,饱餐一顿之后离去。
蚂蟥不一定生活在水中,是环节动物门蛭纲的一类动物,蚂蟥的头部有吸盘,并有麻醉作用,蚂蟥叮咬动物时,用吸盘吸住皮肤,并钻进皮肉吸血,且吸血量非常大,是相当于其体重的2-10倍!蚂蟥属雌雄同体动物,耐饥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8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