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国产“太行”发动机是由哪个地方生产的?

国产“太行”发动机是由中国航空研究院606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生产的。

国产“太行”发动机是由哪个地方生产的?

八十年代初期,中国航空研究院606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因70年代上马的歼9、歼13、强6、大型运输机等项目的纷纷下马,与之配套的研发长达二十年的涡扇六系列发动机也因无装配对象被迫下马,令人扼腕,而此时中国在航空动力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到二十年之上。

面对中国航空界的严峻局面,国家于八十年代中期决定发展新一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这就是涡扇10系列发动机(太行发动机)。涡扇10(WS-10)工程于1987年10月立项,当时是考虑为歼10配套的发动机。以中国当时的技术,要独立自主地研制一种先进的高推重比、高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应是相当不容易的。

涡扇10立项后就开始了核心机的改进工作,1987年,开始进入验证机研制阶段,1993年完成。1992年10月验证机在086号飞行台上开始试验,97年开始型号研制(飞行前试验阶段),考虑将其作为歼11和歼10两种战机的动力,并申请了一架苏27作为试飞平台。

可以说,这是一个极具风险的选择,我国的两种主力战斗机动力的宝都压在太行发动机的身上,一旦失败,对我国的国防和发动机发展都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97年进入发动机与型号匹配的突击阶段。

2000年10月624所高空台具有了大推力发动机的试验能力,随后开始型号的高空台试验,型号装机首飞是在2001年7月,2002年6月装单台太行发动机的苏27试飞台进行了首飞,取得阶段性成果,2003年12月装两台WS10A的歼11A首飞,03-04年间WS10A开始试装歼10战斗机。

2005年5月11日开始定型持久试车,2005年11月10日通过长久初始寿命试车,05年12月28日完成定型审查考核。

太行涡扇发动机真的象俄罗斯人说的那样,推理小、寿命短吗? ws-15到底怎么样?

歼-10就用它

WS-10(涡扇-10)是由沈阳黎明发动机公司开发设计的。 WS-10(涡扇-10)发动机的发展计划是于1987年开始,一直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技术上的困难。1998年约有6台WS-10装在首批试生产的歼10战斗机上,后因其技术原因,未在批生产的歼10战斗机上装备。 自2000年以来,大约有10台WS-10(涡扇-10)发动机被改装到苏-27战斗机。2005年11月正式完成开发,并计划取代俄罗斯的AL-31FN发动机,在歼10战斗机上正式改装。同时部分苏27也被安装上WS-10(涡扇-10) 发动机,以促进苏-27战斗机的国产化率。

WS-10的计划是起源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高性能推进系统预研计划,简称高推。这个计划泛指推重比大于8的航空推进系统。后来的中等推力核心机研究计划(简称中推)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中国空军的各种先进发动机型号,以及相关研究都是起自于高推计划。

WS-10将是一个较大的发动机家族,除了J10用的标准型发动机10A之外,还包括大涵道比的运输机/商用机用的WS10B;J11所有的10C发动机,差别与L31F/AL31FN的类似;10A的增强型10D,10D的改进类似F110-GE-129 到F110-GE-132的区别。之后还有诺干工业用船用燃气轮机的改进计划,自然下一代的4代重型验证机的动力系统也由10D的某个改型担当。

在高性能推进系统初期发展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经过几年的努力,3个关键工程上的挑战呈现出来:七级高压压缩室,带空气爆炸喷雾器的短环状燃烧室,及空气薄雾冷却涡轮转子叶片。

1992年12月引擎开机,9天后引擎达到试验参数下的最大速度。

设计所从空军接收了一架苏霍伊SU27(中国编号J11)作为测试平台。

这个项目在1992及1997年期间挫折不断,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再度受挫阻。1997年引擎测试的一次事故又一次拖延了该项目。

2001年,2002年,WS-10在苏27上进行测试,2003年,解放军报称飞行试验正在进行。2004年7月的一次飞行中,一个引擎停车使这个项目处于危机,但飞机在单引擎状态下飞了回来。调查显示问题出在一个轴承断裂。

2005年5月11日,WS-10被宣布接近原形机阶段。接着进行持久试车及满寿命测试。11月10日WS-10通过满寿命测试,接着完成40日无故障试车。

WS-10(涡扇-10)计划从整体上对中国航空工业有着重大影响。为歼十开发和用于歼十的先进技术已经将中国航空工业带入了一个技术新纪元,并且极可能导致武器系统、有效荷载和传感器领域内几个新计划的迅速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歼十大致称得上中国的“小阿波罗计划”。我们估计约有十五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歼十计划。长期开发歼十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中国在飞机推进、低可探测性(隐行)和飞控系统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随后将进一步改良并用于歼十二。

现在回过头来看歼十本身,制造工艺的外观质量与以前版本的战机比如歼八II形成鲜明对比。发动机和雷达是最初为时运不济的米格33开发的俄制衍生产品或授权产品。事实上,中国及其歼十项目的原始伙伴以色列当时都没有能力开发歼十所需的先进推进系统。因此中国转向为中国版侧卫-歼十一提供AL-31F的俄罗斯。歼十现在使用经改进的AL-31FN,是F型发动机的缩小升级版,并带标准化后燃机。

我们还坚信现在用于歼十的发动机只会用在早期产品;下一代发动机即沈阳黎明发动机公司设计的WS-10/A涡扇发动机将很可能在以后用于歼十。WS-10/A已经在一架歼十一/苏27上完成了飞行测试。我们可以预计WS-10/A是一台性能优于AL-31FN而重量更轻的发动机,推力达25,000磅。俄罗斯和中国的工程师还将在为苏35开发的矢量推力领域展开合作,歼十的未来版本或者更可能的是歼十二可以安装具备矢量推力这一附加能力的发动机。

说实在的!如果前几年俄国人这样说的话,我们没法否认。但是目前中国都已经把太行安装到J10B和J11战机上面了,如果目前太行还有俄国人所说的缺点,那我们国家还敢列装吗?

其实俄国人这样说只是一种商业战略,中国一直买俄国AL31发动机来安装国产战斗机上,俄国人就从这个交易上赚了大把大把的钱。现在中国人的太行发展起来了,俄国人心里当然不平衡不甘心,这样说目的其实就是打击中国人的自尊心,想中国再去购买俄国AL31发动机。其实AL31发动机也不是多么好,俄国人的发动机通病一直都存在,制造材料和其他质量不过关,发动机寿命短,售后服务差,这使得我国肯定要掌握属于自己的战机“心脏”。

关于WS-15发动机,目前还是属于保密阶段,但是我们从官方的设计要求指标上来看还是很先进的。只是我国的航空发动机领域一直都是短脚,研制发动机这方面要大力投入,而且不能急于求成,许多使用和设计经验都要积累。相信随着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WS-15的设计指标还是可以达成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9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