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星球哪一期西藏
迟到的间隔年
“一个人不可怕,怕的是迷失。孤单可以习惯,空虚不能习惯。可以两手空空回家,但不能带着空虚的灵魂。”作者孙东纯于2006年12月1日,带着一张仅存有21000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带着一个不知道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的“间隔年”主题。从原来计划的三个月走到十三个月,从原来计划的目的国印度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从澳门经泰国、老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西藏、尼泊尔,一路上边旅行一,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在路上,遇到了他当下的日本妻子,开始懂得向家人感恩,学习怎样关心照顾身边的人,迟到的“间隔年”成了一次学习爱的旅途。不去会死“既然降生到这世上,就要好好看看它,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第一!” 就是抱着这么朴素单纯的念头,原是普通上班族的石田裕辅,小学时在路边看到一位青年骑着载满行囊的自行车飞驰而过,那身影成为他潜意识里追逐的形象。于是长大后发下“不去会死”的豪语,辞掉人人称羡的大企业工作,踏上了单车环游世界九万五千里的旅程。透过他平实生动的描述,我们不只看遍了这世界,也能够重拾追求梦想的勇气。不去会死?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并不是不去会死,而是:走出去,才活着。转山:边境流浪者一个24岁的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独自踏上从丽江到拉萨的征程,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敢或伟大,而是“在相信与怀疑之间摆荡”,但最终决定走下去,因为哪怕失败,他也“应该在失败面前看见自己究竟是如何就范的”。作者精选出骑行途中印象最深刻的经历,著为17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次艰辛的冒险之旅。两个月的旅途中有惊险,有绝望,有感动,有恐惧,透过生动的文字,作者的感悟跃然纸上。它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它不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成长的书。当我们旅行被称为业界传奇的Lonely Planet出版公司的创始人托尼?惠勒和莫琳?惠勒夫妇,几乎为全球各国出版了旅行指南。《当我们旅行:Lonely Planet的故事》独具匠心地将自传、公司历史和旅行书融于一体,既讲述了托尼?惠勒和莫琳?惠勒个人的故事,也追溯了他们怎样历尽坎坷,将公司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旅行出版商的历程。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回忆录揭示了一种冒险精神,这使他们成为《纽约日报》所说的“指导奇怪的人去奇怪的地方的专家”。背包十年现在人人都喜欢旅行,可不是没钱就是没时间。背包十年的作者在10年前也跟所有人一样既没钱也没时间,可他就是凭着对旅行的热爱对世界的好奇,让他从一个纯业余的背包客变成了如今的职业旅行者。现在他的旅行不仅不用花钱,还能赚到钱。与市面上的国别体游记不同,这本书是编年体结构。不是描述景点,而是描述一种成长,描述一个青年最绚烂的10年光阴,像朝阳一样,照亮每个心中还有梦想的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9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