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余杭区的地理环境

杭州市余杭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濒钱塘江,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09′~30°34′、东经119°40′~120°23′,东西长约63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28.23平方公里。余杭区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杭州中心城区,东面与海宁市、桐乡市、江干区交界,中部与德清县、拱墅区毗连,西部与安吉县、临安市、富阳市、西湖区相接。 苕溪分为东苕溪、中苕溪、北苕溪、西苕溪。东苕溪源出临安东天目山海拔1271米高的马尖岗,一路向东,流经临安由中泰乡入区境,经余杭镇,在瓶窑镇境内汤湾渡接纳中苕溪,在龙舌嘴接纳北苕溪,三水合一,经瓶窑、德清至湖州市区与西苕溪会合注入太湖。全个长158.36公里,流域面积3276平方公里。

余杭区的地理环境

京杭运河,自桐乡大麻乡入境,流经博陆、五杭、塘栖、东塘、崇贤、云会、勾庄等乡镇,流入杭州市区。市境内全长31.27公里,流域面积667.03平方公里。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8.5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3.39亿立方米,河宽60~70米。常年水深3.5米。

上塘河,自杭州市艮山门,经星桥镇入境,过临平镇,至海宁市盐官镇流入钱塘江。境内长11.38公里,河宽约20米,常年水深2米左右。

境内河流流量与降水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相一致。全市平均年径流量为7.75亿立方米。苕溪平均年径流量为3.81亿立方米,东苕溪瓶窑站记载,多水年(1954年)年径流量20.76亿立方米,少水年(1978年)年径流量只4.24亿立方米。运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24亿立方米,上塘河为0.7亿立方米。

河流一般以4~10月为汛期,其中又以6~7月的梅汛为主,9~10的台汛次之。主要和降水量季节分配集中与否,以及降水期的长短有关,梅雨、台风期因雨量大、延续时间长,常形成山洪。大体而言,西部山区、半山区洪涝灾情多于东部平原地区。

东苕溪也是浙江洪害严重的河流之一。全长151公里,自南而北蜿蜒于杭嘉湖地区的西部,左依崇山峻岭,右接平原低地,居高临下,势如建瓴。控制洪水得宜则水利兴,失控则杭嘉湖并受其害。

杭嘉湖平原素称鱼米之乡,唐代就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① 的说法,现在是浙江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而杭州更是全浙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东苕溪安澜与否,对杭嘉湖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关系重大。

自古及今,杭嘉湖水利以治苕为急务,代不乏人,史不绝书,留下了南湖、北湖和西险大塘等著名的古水利工程。但历代治标者众,治本者鲜,加之围湖垦种,堤塘失修,每遇山洪暴发,往往湖溢塘决,洪水一泻数十百里,酿成巨灾。

建国以来,针对东苕溪河流特性,采取“上蓄、中分、下泄”的治理方针,统筹规划,标本兼治,上游兴建一批大、中、小型水库,中游改造南湖、北湖,全线加固西险大塘,下游兴办导流入湖(太湖)工程,同时改建增建沿溪涵闸,发展机电排灌,建设农田圩堤。而今东苕溪干支流已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拦、滞、御、导、排的防洪体系,为减轻杭嘉湖平原的洪涝,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西苕溪发源于天目山北坡,上游崇山峻岭,溪行山谷间,为山溪性河流;安城至梅溪,河道坡势由陡转缓,属过渡性河段;梅溪以下为平原河流,白雀塘桥以下为东西苕溪会合后的尾闾。西苕溪干流长139公里,流域面积2268平方公里。

西苕溪中上游安吉县是著名的“竹乡”,竹林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4,年产商品竹占全国商品竹总量的1/10,农田主要分布在西苕溪两岸;下游长兴县、湖州市郊区,平原广袤,河道密布,是杭嘉湖“鱼米之乡”的组成部分。

西苕溪除主源西溪外,较大的支流有南溪、递铺港、浑泥港、晓墅港、和平港。干流安城以下,山势逐渐展开,分布有断续河谷小平原,开始筑堤防洪。左岸梅溪至霅水桥间有小溪口、港口、午源渡、胥仓桥等四个口子,分流为泥桥港、姚家港、陈桥港、里塘港、深大港、午源渡港、胥仓港等7条水道(原有11条,已淤塞4条),分泄洪流,经长兴平原排入太湖。到1989年尚有泥桥港(小溪川)、胥仓港、霅水桥港存在,其余均已淤塞。由于这些水道和纵横交叉的分割,形成了为数众多、环水筑堤的?区,大的万余亩,小的数十亩。

建国前,西苕溪防洪单一凭藉?堤,?区规模小,堤线长,防洪负担重,防洪能力很低,历史上灾患频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流域治理,上拦下泄,联?并?,堤防整修加固,河道清障、浚拓,防洪能力有较大提高。到80年代末,沿西苕溪两岸大堤达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沿支流及分洪河道两岸的内?达到5~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水利为要务,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在东、西苕溪上游先后兴建青山、赋石、老石坎、对河口等15座大中型水库。中下游截弯取直,新建南、北湖分洪闸,兴建排涝机埠,加固围堤,开挖导流港;加固加高西险大塘,对苕溪进行全面整治,灾害明显减少。

表3-14 苕溪流域大中型水库 水库所在地集水面积(平方公里)总库容(亿立方米)大型赋石安吉县3312.18老石坎安吉县2581.15老虎潭安吉县1100.9968对河口德清县148.71.16青山临安市6032.15合溪长兴县2351.11中型大河口安吉县18.50.105天子岗安吉县24.80.1851凤凰水库安吉县39.50.2112四岭余杭区710.2854里畈临安市830.204水涛庄水库临安市580.2888泗安长兴县1080.5二界岭长兴县22.70.123和平长兴县20.20.1146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天荒镇大溪村,接近华东电网的负荷中心,距上海、南京、杭州分别为175、180、57公里,离500千瓦瓶窑变电所34公里。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于1992年6月启动,1994年3月1日正式动工,1998年1月第一台机组投产,工程总投资73.77亿人民币,经过八年奋战,于2000年12月底全部竣工投产。天荒坪电站是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的一座;也是亚洲最大、名列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枢纽主要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输水系统、中央控制楼和地下厂房等部分组成。电站上水库位于海拔908米的高山之巅,是利用天荒坪和搁天岭两座山峰间的千亩田洼地开挖填筑而成,并有主坝和四座副坝及库岸围筑,整个上水库呈梨形。大坝为沥青混凝土斜墙土石坝,最大坝高72米,平均水深42.2米,库容量885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西湖。电站下库位于海拔350米的半山腰,是由大坝拦截太湖支流西苕溪而成。有“两岸青山出平湖”之美称,当地人称“龙潭湖”。最大坝高95米,总库容877万立方米。电厂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属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厂,年发电量31.60亿千瓦时,年抽水耗电量42.86亿千瓦时。

青山水库,位于东苕溪干流南苕溪上,临安县青山镇附近,坝址以上集水面积603平方公里,占东苕溪流域面积的26.6%;总库容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76亿立方米,是治理东苕溪水患的大型水利骨干工程。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和养鱼;与下游堤防、分洪区等联合运用,保护杭州市和临安、余杭、德清、桐乡等市、县100万亩农田,208.4万人口的防洪安全;设计自流灌溉10万亩,电站装机4×500千瓦。

对河口水库,位于东苕溪支流余英溪中游对河口村,集雨面积148.7平方公里,为余英溪流域面积的77.2%,总库容1.1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6040万立方米,是治理东苕溪水患的又一大型水利骨干工程。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下游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直接保护东苕溪导流以西农田10万亩,间接保护导流以东农田32万亩,并提高杭长铁路、104国道和武康镇的防洪能力;灌溉受益4.4万亩,电站装机1680千瓦。水库处于避暑胜地莫干山脚下,亦名“莫干湖”;库区山水相映,风景清丽,旅游资源丰富。四岭水库,水库位于北苕溪支流太平溪上游、余杭县双溪乡,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的中型水库。1964年12月动工兴建,1966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77年扩建,1988年底建成。水库集水面积71.6平方公里,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洪水位80.81米、相应库容2344万立方米,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洪水位83.91米,相应的总库容为2854万立方米,防洪库容1644万立方米。主坝为非溢流浆砌块石重力坝,坝顶高程84米,坝顶长196米,最大坝高44.5米。副坝为溢流式浆砌块石重力坝,最大坝高19.5米,溢流段为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79.5米,宽71.9米,最大溢流量1507立方米每秒。泄洪洞断面3米×3.5米,进口底高程64.0米,最大泄量128立方米每秒;输水洞供灌溉、发电之用。水库防洪保护面积10万亩,灌溉受益2.5万亩,发电装机1280千瓦。

赋石水库,水库建于西苕溪主源西溪上,坝址在安吉县赋石村下游,集雨面积331平方公里,总库容2.18亿立方米,正常库容0.996亿立方米,是治理西苕溪水患的又一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与老石坎水库联合运用,可使下游19万亩农田的防 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灌溉受益12万亩,发电装机3×1250千瓦。

天子岗水库,水库建于浑泥港分支泥河上游,是安吉县的一座中型水库,坝上集水面积25平方公里,约占浑泥港流域面积286平方公里的8%,坝高13.8米,总库容175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915万立方米,1956年10月动工,1958年5月建成。

大河口水库,水库建于浑泥港分支沙河上游,是安吉县的一座中型水库,坝上集水面积19.6平方公里,占浑泥港流域总面积的7%,坝高23.7米,总库容1010万立方米,正常库容631万立方米。大河口原为小(一)型水库,1964年1月动工,1965年竣工。1972~1981年进行扩建后升为中型水库。

和平水库,水库建于支流和平港上游,是长兴县的中型水库,坝上集水面积20.2平方公里,约占和平港流域总面积95平方公里的20%,坝高20.5米,防浪墙高0.9米。总库容1146万立方米,正常库容493万立方米。1957年12月动工,1960年12月基本建成。原为小(一)型水库,1980~1981年经扩建升为中型水库。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9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