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有哪些著名的天然瀑布?
贵州河山众多,自然瀑布众多,最著名的是黄果树瀑布,其中还有很多其他瀑布也值得一游。对于游客来说,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和值得一去的地方。
1、黄果树瀑布
可以说黄果树瀑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天然瀑布。它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安顺市,距离省会贵阳市128公里。黄果树瀑布景区是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面积约8.5平方公里,有黄果树瀑布、盆景园、水帘洞、犀牛滩、马蹄滩等景点。黄果树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著名的瀑布之一。
对于很多人来说,黄果树瀑布和赤水河一样,是对贵州的全部印象。要知道贵州多山多水,自然除了黄果树瀑布还有很多瀑布,也很美,吸引了很多游客。让我们来为游客们看看:
2、马岭河瀑布
马岭河发源于贵州乌蒙山,在贵州和广西交界处汇入南盘江,穿越贵州兴义市80多公里。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峡谷,也被称为裂谷。
沿河风景秀丽,有马陵河峡谷、蔡崖峡、石窟摩崖、洪飞索天、马陵河瀑布、方解石、七泉、丰丸湖等景点沿河分布。它周围还有万峰林风景区。同时,该河也是贵州漂流的好去处。马陵河是黔西南的主要旅游景点。
3、十丈洞瀑布
十丈洞景区是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王牌景区,距赤水市区39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除了著名的石掌洞瀑布外,石掌洞附近还有盘龙瀑布、鸡飞燕瀑布、人游溪瀑布、中洞瀑布和隐瀑。
除了著名的石掌洞瀑布外,石掌洞附近还有盘龙瀑布群、鸡飞燕瀑布群、人游溪瀑布和隐瀑。众所周知,赤水河出产美酒,尤其是茅台镇,以酱香酒闻名。
4、银链坠潭瀑布
银莲坠潭瀑布,位于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下游,是传说中的龙与犀牛相遇的地方。属于三岔河以下河口和濑入口处的落洞型瀑布。银坠潭瀑布位于天星桥景区水石林区。它的形状像一个桶,它的声音像一首歌,它的形状像一条链。
在黄果树瀑布中,它既不高不赢,也不宽不惊人,但由于它错综复杂的形态和垂落的瀑布,人们看到它就不想离开。这个瀑布只有十几米高,顶部是漏斗形,底部是槽形的水池。
池沿表面凸起的石袋,像一片片荷叶下,河水均匀地铺展在每一片叶面上,河水自由流动,像千千大大小小的千万条银链,在低语中缓缓落入熔池,永无止境。三河河水被石灰华滩分割成一串串珠子,落入深潭,是黄果树瀑布中最美的瀑布。
5、龙门瀑布
龙门瀑布是峨眉山的一个景点。龙门峡‘两山相对,如水从中流出,蓝天深不见底’。两边岩石挺立,‘色如碧玉,雕工打磨光滑’。岳龙门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传说。因为黄河的浑浊,一般的鱼是长不出来的,只有耐污染的鲤鱼长得很好,而且因为它的环境是**的泥水,所以黄河鲤鱼长着金**的鳞片,非常漂亮。
古人发现金鲤鱼经常逆流而游,在龙门瀑布处形成跳跃群。但是在瀑布上方,由于水流湍急,没有鱼能够存活。所以古人想象这些金鲤鱼可能都是跳过龙门后升天的。
后来就有了“一到龙门,身价十倍”的说法。目前,由于河流数百年的冲刷,河床崩塌,瀑布逐渐退去。现在瀑布退了几十公里,到了壶口,还有n
但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流传至今,并影响了日本等地。儿童节悬挂鲤鱼旗是日本的习俗,希望孩子们能像鲤鱼一样跳过龙门。对于希望孩子成功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这是一个福地。
当前位置卧龙凤雏闻名于世。贵州有个卧龙瀑布。卧龙湖是荔波七小拱门景区的一部分,是七小拱门景区的第一经典景观。因拦河坝和传说中的卧龙形成的绿水深潭和滚滚水瀑而得名。
卧龙湖——,原名翁龙潭,是喀斯特地下河卧龙江的出口。从表面上看,它只是卧龙江的源头。
漆黑的河水从悬崖底部涌出,消失在池水表面。只有坝上雪崩般的滚滚瀑布,感觉卧龙江在潭底转弯,潭边怪石林立,古树茂密,潭外流水咆哮,雾蒙蒙,阴雨绵绵,群山环抱,水如地下深渊。即使在发洪水的时候,池面也平静如镜。
躺在龙潭湖中,湖水湛蓝清澈,岸边的山峰、绿树、竹林倒映在湖中,五彩斑斓,绚烂夺目,犹如在一个画报的世界里遨游。
推荐景点:龙门瀑布、红溪瀑布、古东瀑布。“桂林山水甲天下”夸的就是桂林的漓江山水。漓江两岸风景如画,当你泛着竹排漫游漓江时,肯定会感觉自己置身于360的泼墨山水中,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龙门瀑布
桂林龙门瀑布又名九屋瀑布,是国家AAA级景区,位于灵川县青狮潭东源村村委畔头村,距离桂林市55公里,由多级瀑布汇集而成。九仙山、龙岩洞、金山寺院、江头古民居(状元村),占地1000亩的吴氏庄园,美丽的东江河和莽莽的竹海公园,是休闲度假避暑,户外登山的胜地。
红溪瀑布
红溪位于桂林市临桂县中庸乡,距市区40公里。桂林至龙胜321国道边1.5公里,大小车辆可直达。红溪,因溪石大多为红色紫砂岩得名。阳光中红溪溪石鲜红无比,溪水溪景色彩斑阑,为桂林的“彩溪”,也是中国第一“彩溪”。
古东瀑布
桂林古东瀑布距市区25公里,位于大圩镇和草坪回族乡交界处。是当地居民的一处水源林,溪水清澈,四季飞瀑。瀑布从山顶分级落景区风景下,共13级,层层叠叠,形态各异。古东瀑布群全程落差90米,平均宽度为20米。瀑布群森林覆盖率达96%。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99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