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俞义方:数据库是整个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动机

当前,新一轮的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而金融 科技 的转型也带动了金融行业服务器及存储市场、金融行业数据库自主创新等多项需求的持续增长。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俞义方:数据库是整个金融科技创新的发动机

面对行业需求,包括中兴通讯、华为等在内的设备厂商以及大型互联网公司均开始大力布局。为了打开金融市场的局面,中兴通讯选择了高门槛的分布式数据库作为突破口。经过多年研发,截至目前,公司的分布式数据库GoldenDB已成为国内首个在大型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正式商用的国产金融交易型分布式数据库,并在运营商市场实现突破。

事实上,数据库作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各个企业的高度重视。从发展历程来看,国产分布式数据库从2011年陆续起步。当时以Oceanbase、巨杉数据库、TiDB为代表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相继诞生。其中Oceanbase最初主要用于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巨杉数据库于2013年正式发布商用版本,并持续服务于金融银行行业。随着像数字金融等新业务的兴起,分布式架构、云原生开始在金融领域流行起来,并成为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

金融市场无疑是一块大蛋糕,但要想在金融领域竞争绝非易事,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数据库等领域,存在着大批市场竞争者。这里既有IBM、Oralce这种在金融领域耕耘多年,早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系的老牌公司;还有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等互联网新贵,以及华为等设备厂商。

“数据库是整个金融 科技 创新的发动机。”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俞义方在近日举办的2021年度中兴通讯金融云网生态峰会上说道。据他介绍,原来所有的金融企业主处理器都是大型机和小型机,换不到X86,因为数据库是集中式,所以只能装在大型机上面。

自2014年开始,中兴通讯启动了金融级数据库的研发,并与中信银行合作,推出分布式数据库产品GoldenDB。“当中兴把分布式交易数据库做出来的时候,不仅能够解决对大小机的限制问题,同时也为银行从传统业务拓展到移动支付领域提供了基础。此外,再加上现在云平台的成熟,换台机器对银行来说一点不会受影响,这才是把整个金融 科技 创新的底座彻底建立起来了。”俞义方表示。

中兴之外,近期多家大型厂商也纷纷致力于对其数据库进行升级和迭代。9月底,华为云GaussDB推出了支持RPO=0的数据库同城双集群高可用方案,即主集群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备集群还具备继续提供服务的能力,当发生自然或人为灾难时,保护数据并快速进行恢复,对数据丢失零容忍。

今年6月,Oceanbase宣布基于木兰许可协议开源了300万行核心代码,提供免费软件版本。Oceanbase数据库来源于蚂蚁,在支付宝得到全场景应用,2017年开始对外输出技术服务,在国内金融、交通、铁路、航天等领域都得到应用。

对于运维和安全方面,郭树波则介绍称,中兴会无偿支持一些运维的定制化需求,保证更好的、高效的运维。而安全侧,中兴通讯全部买的是完整版权,而且会通读,把里面所有的安全漏洞去掉,从而避免服务器留后门。

解决方案的落地离不开基础服务器等的支持。IDC曾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175ZB。数据井喷之际,在给服务器存储市场发展带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对服务器存储的性能、可靠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数据真正实现“存得下、流得动、用得好”,也在考验着产业链上每一个玩家的技术实力。

据IDC日前发布的《全球服务器季度跟踪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收入同比下降2.5%至236亿美元,而出货量约为322万台,同比增长了0.1%。具体到厂商来看,HPE/新华三以37亿美元的营收,15.7%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戴尔 科技 以15.6%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浪潮/浪潮商用机器则以9.4%的收入份额排名第三;而联想排名第四,IBM名列第五,份额分别为7.0%和5.0%。前五名的排名相比于去年同期并未发生变化。中兴虽然增长了51.6%至1.49亿美元,但市场份额很小,为0.6%。

虽然国内服务器市场竞争激烈,但郭树波认为,差异化的竞争往往还是体现在产品上。“之前国内某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要做 科技 创新,他们认为普通的通用服务器不一定适合,所以提出定制化采购的试点,当时其他服务器厂商不愿意合作,卖标准品就可以了,我们是唯一一个服务器厂家去给他们做定制化试点的,并且承接他们很多运维需求,最后逐渐获得这家银行的认可。”

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王喜瑜说道:“金融行业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中兴通讯政企业务的战略主航道。”

不过,厂商发展服务器业务也并非一帆风顺,供应安全问题就像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头上。

每日经济新闻

虽然合资模式的配置不是很好,但是三大部分是可靠的。确实合资品牌或者国外品牌往往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造车经验,在三大领域有很深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大部分自主品牌只进入了十几二十年的快速发展阶段,技术积累相对较弱。所以很多人在选车的时候,直接跳过自己的品牌,只看合资品牌的车型。十几年前作者会支持这个决定,三大独立车型和合资还有这么大差距吗?当你评价一辆车时,动力和油耗是两个关键指标,它们与发动机的质量密切相关。

自有车型大多采用三菱发动机,沈阳三菱曾经占了国内发动机市场的50%,因为便宜!但老三菱发动机技术落后,油耗高,动力弱,也让自己的品牌前期口碑不佳,留下只有堆叠配置的印象。发动机是高科技部件,但说白了就是简单。其实造发动机就是为了解决燃烧效率和可靠性的问题。提高燃油效率,增加缸内氧气含量,使缸内油气混合更充分。所以会有涡轮增压、可变气门正时、可变进气歧管、直喷、混喷等技术。不同的厂家对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叫法,但本质是让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有合适的工况。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发展,自有品牌已经从大脑会知道,手不会变成了大脑会知道,手会知道。目前独立发动机和合资发动机在技术上没有太大差异。

只有马自达的压燃式和日产的可变压缩比等创新发动机技术,在自主品牌中略有欠缺。发动机的可靠性取决于工业成熟度,如零件的精度、材料的寿命等。在中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许多汽车公司转向口罩和呼吸器,这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工业的实力。此外一些特殊零件,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实际上都是从博格华纳、博世等几家供应商处购买的。所以与合资车型相比,独立车型的发动机处于同一水平,除了部分车型仍然使用老三菱发动机。从数据对比来看,可能更直观的看到自主引擎的进步。比如长安最近发布的蓝鲸NE1.4T发动机,最大功率116kW,最大扭矩260nm,可以输出1500-4000rpm的最大扭矩。

而大众的EA211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Nm,最大扭矩转速范围1750-3000rpm。同样排量的两款发动机,长安明显优于大众。当然,大众EA211发动机已经服役几年了,长安利用了这一点。变速箱起着承载发动机和传动轴的作用,是汽车动力的中转站。发动机再好,如果变速箱不工作,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起肉,加速慢,油耗高。国内比较有名的有奇瑞的CVT,比亚迪的DCT,长城的DCT。不可否认,自主品牌的很多离合器都是通过逆向研究开发出来的,但是经过一二十年的发展,不断得到发展和优化,各方面的性能已经和合资品牌不相上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0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