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镗床后立柱如何使用

1、 操作者必须熟悉本设备的结构性能,使用特点,维护保养要求。凭操作证操作设备。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镗床后立柱如何使用

2、 操作者必须按照操作工人“三好四会”、“四项要求”使用维护设备。认真执行设备“一保计划”。

3、 操作者要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按“设备交接班内容”逐项检查设备,确认各部正常后方可使用设备。

4、 操作者必须按设备“润滑五定”要求,搞好设备润滑。做好以下工作:

①、 开车前按设备润滑图表规定注油。保持油量适当,油质符合要求,油压正常,油杯油线清洁,盖好油盖。

②、 冬季润滑油温一般不得低于+12°C。

③、 工作前先低速运转3~5分钟,确认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各部运转正常后,再开始工作,试运转时要注意安全。

④、 操作者每周必须清洗油毡、油垫、滤油器一次,并协助润滑工清洗换油。

5、 禁止在设备的导轨表面、油漆表面及运动部位上放置金属等物品。

6、 装卸工件时,必须根据工件重量和形状选用安全的吊具和方法。

7、 工作前根据工件的材料及工件的尺寸,按照标牌选择适当的切削速度及进给量,并将各部的控件手柄放在适当的位置上。

8、 禁止踩踏设备的导轨面及油漆表面或在其上面放置金属物品。

9、 经常保持镗杆及其锥孔的清洁,卸工具时,禁止用铁锤猛击,应用标准斜铁和铜铜锤投下。

10、 禁止在镗杆锥孔内安装与其锥度不符锥面有划痕、不清洁的工具,固紧的斜铁必须标准,并不得用铁锤猛击。

11、 机床各部的夹紧装置,在部件不运动时,应将其夹紧。 12、 在移动主轴箱,主轴,工作台上滑板、下滑板,或后立柱前必须松开夹紧装置,并保证其滑动面和丝杠牙条的清洁和润滑良好,同时还必须检查移动方向有否撞主轴情况,确认安全后再开动。

13、 不得用开反车的方法制动回转的花盘或镗杆。

设备润滑管理有哪些基本方法?

指令格式:G81 T_ L__ (Q__ P_ )

T:工件齿数,(指令范围1~ 1000)

L:刀具的滚齿条数 (指令范围: -1000~1000, 且不能为0),通过L的符号来指定工件轴相对刀具轴的旋转方向。

L为正时,工件轴的旋转方向与刀具轴的旋转方向相同;L为负时,工件轴的旋转方向为刀具轴的旋转方向相反。

Q:齿轮的模数或径节

P:齿轮的螺旋角(单位: deg,指令 范围: -90.0~90.0deg)

注: Q为法面模数或法面径节;加工直齿轮时,Q、P值可省略。

指令G81进入同步方式时,刀具轴和工件轴之间的同步开始。在同步中,刀具轴和工件轴的旋转,一直保持T(齿数) : L滚齿条数)的比例关系。 同步过程中不管是自动运行还是手动运行,始终保持同步关系。

在同步中没有取消同步又重新指令G81时,可由参数ECN设置是否有效,当ECN设置有效时,将根据新指定的T、L系数重新同步,如果指定有Q、P,则将进行斜齿轮加工。由此,可进行直齿轮和斜齿轮的连续加工。

注意:在同步旋转中重新指令G81时,如果更改了T、L系数,为了按新的同步系数进行同步,

会造成主控轴或从控轴的速度突变。

扩展资料:

滚齿机操作规程

1、操作者必须熟悉本设备结构性能,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独立操作。

2、操作者要认真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 (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3、操作者必须遵守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和维护设备的“四要求”规定。

4、操作者要随时按照“巡回检查内容”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

5、严格按照设备润滑图表规定进行加油,做到“五定”(定时、 定点、定量、定质、定人),注油后应将油杯(池)的盖子盖好。

6、严禁超规范、超负荷使用设备。

7、停车八小时以上再开动设备时,应先低速运转五分钟,确认润滑系统畅通,各部传动正常后再开始工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滚齿机

设备润滑管理的基本方法:

1、设备润滑的“五定”和油品的“三级”过滤

设备润滑“五定”是:

(1)定点根据设备技术规范或图纸指定的润滑部位进行注油、补油和换油。

(2)定质按设备说明书或润滑图表中规定的油品对设备进行润滑,并保证油品质量。

(3)定量按规定的数量对各润滑部位注油。

(4)定人每台设备的润滑都要有专人负责。

(5)定时定时间加油,定期补油,定期换油。

设备换油期的长短不应简单地规定,应参考设备出厂说明书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

油品“三级”过滤:

润滑油品从进库到加注到润滑部位上,一般要经过几次容器的倒换、存储和搬运。为保证油品的清洁,要求从大桶到油库贮槽,从贮槽到油壶,从油壶到设备之间要进行三次过滤。三次过滤网的密度要逐次加密,故称为“三级”过滤。“三级”过滤所用滤网要符合下述规定:

(1)大桶到贮油槽(箱)之间为40—60目;

(2)贮油槽(箱)到加油壶之间为80目;

(3)加油壶到设备之间为100目。

2、编制润滑技术档案

(1)设备润滑图表标明设备润滑部位、油品牌号、加油量及时间间隔。

(2)润滑记录卡注明设备名称、加油部位、油品牌号,加(换)油日期等。

(3)根据装置内设备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设备清洗,换油计划。该计划一般应尽量与设备检修计划相吻合。

3、设备润滑状态管理

(1)设备润滑状态检查设备润滑状态检查是巡检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注意设备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如供油压力,回油流量,油杯或油桶液面,油路是否畅通及油质情况等。对设备润滑装置或润滑系统部件缺损或故障要及时补充或更换。

(2)定期对主要运转设备的润滑油进行常规分析,进行铁谱或光谱分析,检查润滑油中的杂质、金属微粒等,了解设备的润滑状态和磨损情况,常规分析是状态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4、装置润滑油品计划管理

(1)润滑油品计划每年应根据装置润滑油的使用和消耗情况编制年、季度用油计划。

(2)油料存放与检验油品进入装置,必须进行分析化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油库内油品需分类贮存,定期抽检。

(3)油品选配与代用一般机械设备说明书都规定或推荐使用润滑油(脂)的种类、牌号及有关规格指标。选配和代用油品的依据是设备出厂说明书,据此查找相似的油品和牌号。重要设备润滑油的选配与代用必须慎重。要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如转速、轴承载荷、工作温度、润滑方式、环境状况等,提出专业性报告,必要时要经有关技术机构进行代用油的试验,方可进入试用阶段。在试用代用油(脂)期间要严格加强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定期取样进行油质分析,及时检查,试用效果良好的,可由主管部门备案正式作为代用油。

设备润滑管理是指对企业设备的润滑工作,进行全面合理的组织和监督,按技术规范的要求,实现设备的合理润滑和节约用油,使设备正常安全的运行。润滑管理贯穿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需要领导的关注,建立健全企业的组织和制度予以保证。其具体内容包括物质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方面:物质管理是指润滑剂的采购、运输、库存、发放和废油处置等方面的工作;技术管理是指润滑剂的选用、维护、分析检测、润滑故障的分析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0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