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什么是气体灭火控制盘功能及原理

气体灭火控制盘的功能是控制气体灭火设备,具有灭火的控制功能,可实现防火区内的的气体灭火喷洒系统进行控制。它是气体灭火报警系统的组成部分。原理就是报警主机接到火灾信号后,报警主机就会给气体灭火控制盘信号,由气体灭火控制盘起动气体灭火设备。

什么是气体灭火控制盘功能及原理

控制方法:1、手动控制:将气体灭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手动”位置时,灭火系统处于手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发生火情,可按下紧急启停按钮或控制器上启动按钮,即可按规定程序启动灭火系统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在自动控制状态,仍可实现电气手动控制。

2、自动控制:将气体灭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选择键,拨到“自动”位置时,灭火系统处于自动控制状态。当保护区发生火情,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报警灭火控制器即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发出联动指令,关闭联锁设备,经过一段延时时间,发出灭火指令,打开电磁阀释放启动气体,启动气体通过启动管道打开相应的选择阀和容器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3、机械应急手动操作:当保护区发生火情,控制器不能发出灭火指令时,应通知有关人员撤离现场,关闭联动设备,然后拔出相应启动瓶组启动阀上的手动保险夹卡片,压下手柄即可打开启动阀,释放启动气体,即可打开选择阀、容器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如此时遇上启动阀维修或启动钢瓶中启动气体压力不够不能工作时,这时应首先打开相对应灭火区域的选择阀手柄,敞开压臂,打开选择阀,然后打开该区域的容器阀(瓶头阀)上的手动手柄开启容器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气体灭火系统的类型有几种?

? IG541气体是由 52% 的氮气、40% 的氩气、8% 的二氧化碳经过严格的物理方式比例混合而成,喷放到防护区后在短时期内会使防护区内的氧气浓度降低到能支持燃烧的 12.5% 以下,达不到燃烧条件的氧浓度环境下实现灭火,而且对短时间停留在防止区内的人员无伤害。根据国内外长期的医学实验证明,人体在 12.5% 氧气浓度和 2%~5% 的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下呼吸,大脑获得的氧气与在正常的大气环境中 (21% 氧气浓度和 0.03% 的二氧化碳浓度 ) 所获得的氧气量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在缺氧的环境中,如果将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到 2%~5% 就可以使人的呼吸加深加速,在单位时间内使人脑细胞获得足够的氧,而 IG541 气体中含量 8% 的二氧化碳气体就是人为的使防护区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缺氧环境人呼吸所需的 2%~5% 浓度,从而使人员不要因缺氧窒息受到伤害或死亡。因为这一优点,区别于传统的其它惰性气体灭火设备和二氧化碳气体灭火设备及卤代烷灭火设备,IG541 中的 40% 氩气主要是为了加速IG541气体在防护区内扩散和混合,保证防护区迅速达到均匀的灭火浓度。也使防护区内各地方的二氧化碳浓度均匀的达到2%~5% 保证人员的安全。

 IG541气体灭火设备有其独特的优点:灭火剂无任何污染完全由存在大气中的惰性气体组成,喷放后对防护区的设备和环境无污染无损害,完全溶于大气中去无任何残留物从而保护精密的设备及贵重物品;在规定的灭火浓度下对人体无伤害,适用于有人员工作的场所安全使用;另一方优点是可以输送到更远的保护区,采用组合分配方式最多可以连接 8 个防护区。近些年来,为保护大气臭氧层,维护人类生态环境,IG541 气体灭火设备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很广的产品,无论是从环保、安全性、经济成本,普遍得到用户认可

1、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是一种最为洁净环保的灭火剂,具有洁净、低毒、良好的绝缘性,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为零,且灭火效率高的优点。

2、气溶胶灭火系统

气溶胶灭火系统分为S型、K型热和其他型气溶胶灭火系统,常用的主要是S型热气溶胶灭火系统。K型和其他型气溶胶灭系统不能用于除了电缆隧道及自备发电机房外的其他电气火灾。

3、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灭火效能较低,在高压喷放时可能导致可燃易燃液体飞溅及气化,有造成火势扩大蔓延的危险,一般不提倡用于扑救主燃料为液体的火灾。

4、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分为高压和低压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目前唯一能用于局部灭火系统的一种气体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

一、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电气火灾;

2、固体表面火灾;

3、液体火灾;

4、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

注除电缆隧道(夹层、井)及自备发电机房外,K型和其他型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不得用于其他电气火灾。

二、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火灾:

1、硝化纤维、硝酸钠等氧化剂或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

2、钾、镁、钠、钦、锆、铀等活泼金属火灾;

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4、过氧化氢、联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学物质火灾;

5、可燃固体物质的深位火灾。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008529.html